山西长治襄垣和黎城为什么成亲家(襄垣人和黎城人互称)

“姻亲以县结,风俗独中华,悠悠数百载,代代呼亲家。”

山西长治襄垣和黎城为什么成亲家(襄垣人和黎城人互称)(1)

在晋东南各县中,黎城县和襄垣县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就是黎城人和襄垣人互称“亲家”。不管是黎城人见襄垣人,还是襄垣人见黎城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生人、熟人,都是开口便骂,并动手打闹。黎城人开口就叫襄垣人是“小舅子”,襄垣人则叫黎城人是“小外甥”,但从来都是骂不翻脸“打”不记仇。一提“亲家”二字,马上和好,甚至互相间可以吃饭不算账,住宿不付钱,就如一家人一样。

广志山,巍峨险峻,峭壁如削, 峰头耸入天际。山中苍松翠柏,松木参天,是襄黎两县的界山。广志山俗称广志垴,又名中阳山。晴天丽日,在此登高望远,百里之内,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胸志开豁,从黎城乘车西北行30公里,便可以到达广志山的山腰。这里腹地坦阔,草绿如茵,林泉相映,环境幽美。古老而幽静的庙宇若隐若现,藏于林海之中;飞禽走兽遍及山间,野生药材种类繁多,比比皆是,故有“宝垴”之称。春末夏初的广志山,草木葱郁,鸟语花香,置身其中,风景迷人,为夏季避暑胜地。

山西长治襄垣和黎城为什么成亲家(襄垣人和黎城人互称)(2)

广志山,做为黎城襄垣的界山,是黎城襄垣两县百姓的友谊山,“亲家”山,大山里的望乡会几百年来一直以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地方民俗中。时过境迁,纵然望乡会现已物是人非,但“望乡会”却作为古老民俗延续至今,伴随其流传下来的除了地方民俗风情,更多的便是黎城、襄垣两县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和谐之举。据说,清嘉庆年间,襄垣县北关王家夫妇上黎城县广志山奶奶庙上香拜祭,其女王雪梅年方一十八,不顾礼教的约束,尾随父母身后游山踏青。待夫妇跪拜毕,一回首见女儿站在身后,便随口骂曰:“我的小奶奶呀,你可死呀,谁教你来这里嘞?”雪梅应声而倒,及扶之,已气绝身亡。时社首乡老,无以处置,遂声称老奶奶(女娲神)抬其双侍,已入仙籍,而事始息。之后望乡会渐演为两县共同民俗至今。

广志山建筑群中,列圣林立,襄垣小奶奶只是娲皇圣母驾前的一位使者,神位最卑,但由于她是黎襄关系的奠基人,深受黎、襄两县人民敬重。

每年四月十八和十月初一为她举行两度庙会(四月十八是她成婚的日子,十月初一是她的生日)。其中十月初一的规模最大。十月初一庙会的主要内容是小奶奶望家乡。每年九月二十六日,襄垣北关小奶奶娘家的人就提前上了广志山,请油匠把小奶奶塑像抬到位于现在梳妆楼北面小奶奶梳妆楼上,重新彩画小奶奶的面部。襄垣娘家的女人要认真地为小奶奶进行梳理,之后还要将小奶奶凤冠霞披全部更新,为了以理待人,广志山附近的村民每年要付出四石米的代价招待襄垣亲家。九月三十日晚上开始唱戏,这天晚上附近百姓前来看戏,四方香客前来进香,还有不少远方客人为了亲眼目睹“小奶奶望家乡”这一盛举,不辞辛苦,连夜爬上广志山。凌晨,襄垣娘家人便把小奶奶塑像从梳妆楼上抬下,由请来的所有音乐剧团吹奏着,缓缓走出二道山门,上望乡台望家乡。各家音乐剧团围绕四周扎下场子拼命地吹奏,襄垣娘家的人按照辈分依次跪下。据说从小奶奶的表情中可以知道下一年的年景如何,如果她笑容可掬,下一年一定是丰收年,围观者也都笑逐颜开。如果她愁容满面,有人说她甚至会掉眼泪呢,那就预示着来年必定多灾多难,娘家人就会伤心地痛哭流涕,围观群众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也会跟着哭泣,整个山头哭声震天。

山西长治襄垣和黎城为什么成亲家(襄垣人和黎城人互称)(3)

望家乡仪式必须在日出前结束,所以悲也好,喜也罢,他们都必须听山上主持的号令,按时将小奶奶塑像重新安放在开山殿内她原来的位置上。望乡会起源的年代,距今约二百年左右。两百年间,黎、襄两县人民为王雪梅建庙奉祀,深受两县人民的敬重。而“望乡会”这一传统民俗延续至今,除了地方民俗风情,更多的便是黎、襄两县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和谐之举。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黎、襄人民见面,无论认识不认识,不分男女老幼,年龄大小,都会互相帮助,亲如一家,彼此亲切互称为“亲家”。这种亲情在打闹嬉戏中愈演愈浓,在抗日战争时期,两县人民曾携手多次击溃日军,为太行山抗日斗争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此后的文化交流中,两县人民也有多次合作,以独特的方式流传至今,这一悠久的民俗深深地蕴涵着质朴和谐的民俗文化内涵。 我们参与望乡会,感念望乡会,愿望乡会这种难得的友谊乡会,友谊风俗,愿两县团结友爱模式、和睦相处的地方民俗,永远传承并发扬光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