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杨家将家谱 杨六郎之死

看过《杨家将》的人都知道,杨家将集体出征辽国,金沙滩血战辽人。杨继业撞死李陵碑,大郎二郎三郎战死,四郎被迫娶了辽国公主,五郎出家去当和尚,六郎逃出生天继续抗辽,七郎突出重围搬救兵被潘仁美害死。后来的佘太君等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杨宗保挂帅出征。还有后来的杨文广平定边患,这些民间传说和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真正杨家将家谱 杨六郎之死(1)

杨业-杨老令公​

其中的杨六郎更是北宋的传奇人物,历史上流传着很多他的英雄故事。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版由秦淮墨客所著的《新编全像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里讲述了杨六郎之死的前因后果:六郎因孟良焦赞去辽国盗杨令公尸骨而亡伤心不已,渐染重疾不起,一日梦中化身为白虎入汴梁,八王不知白虎是他的化身,为救百姓搭箭射向白虎,杨六郎被八王误射中脖颈,醒来脖疼难忍而死,演绎的颇有神话色彩。那么八王的结局如何呢?下文也有交代。

真正杨家将家谱 杨六郎之死(2)

以下文字摘自《杨家府演义 第六卷》

【 却说八王从幽州回时,路感风寒,疾作卧床。真宗不时令寇准等问安。八王谓寇准曰:“我与先生辈相处数十年,不意从此永诀。”寇准曰:“殿下偶尔小恙,何遽出此言也?值今四海清平,殿下正好燮理朝纲,致治太平,使臣等坐观雅化于来日也。”八王曰:“莫之为而为者,命也。此命定矣。人岂能逃!”准等辞别,入奏真宗,请析禳北斗之星以保八王。帝允奏,令寇准、柴玉主坛。准等领旨,令人去请华真人来禳,建坛于禁宫。祈禳二日之后,真人对寇准言曰:“坛上本命天灯不灭,八殿下可保无虞。”寇准登坛看之,只见本命之灯明晃晃的,寇准心中暗喜。醮事完满,疾病果愈,满朝文武俱往八王府中称贺。八王入朝谢恩,真宗亲接上殿,面谕之曰:“卿之安危,系社稷之安危也。今日病可,社稷有托,乃朕之大幸焉。”于是命设酒筵庆贺。与席朝臣尽皆欢饮。

  饮至日将晡,众臣罢宴,拥送八王出朝,来到午门之外。喝道军校慌忙回报:有一个白额金睛猛虎,忽从城东冲入街市,百姓无不惊骇奔走,真敢当抵,今直到午门而来。八王听罢,出车视之,果见市中之人四散奔走,却有一虎扬威咆哮近来。八王急令左右取过雕弓,搭箭抠弦射之。一箭射中其虎颈项,其虎带箭跑回。众军奔忙追赶,跟至金水河边不见踪迹。军人回报八王,八王惊疑半晌。归至府中,心神恍惚,旧疾复作,后再不复起卧榻矣。

真正杨家将家谱 杨六郎之死(3)

  却说杨六郎因忧伤孟良、焦赞,遂染重疾。太郡报知令婆,令婆与延朗、八娘、九妹俱至卧榻之前看之。六郎谓令婆曰:“儿此疾自料难愈。”令婆曰:“我儿小心,待请良医来治,或可安全。”六郎曰:“昨日当昼而寝,偶梦入朝。行至午门外,适逢八殿下与众朝臣出来。不知八王因何拈弓搭箭射我。其箭恰中儿之头项,忽然惊醒,甚觉项下疼痛难禁。想应命数当尽,以致梦中有所伤损。儿死之后,但乞母亲保重暮景,勿因不肖之故,哀恸而伤神也。”又唤宗保谓之曰:“汝延德伯深知天文,曾对我言,大宋兵革之灾,代代不绝。倘圣上命汝征讨,须当仔细,务宜忠勤王事,不可失坠我杨门之威望也。”宗保再拜受命。六郎嘱咐已毕,渐渐瞑目。忽又张目回顾延朗曰:“小弟不幸,今与家人相抛。望四哥善事母亲,抚恤子侄,撑持门户。弟死九泉仰戴。”言罢而卒。有诗为证:

塞北惟公一柱擎,

忽闻华表鹤飞鸣。  

寒蟾没入少微去,

朝野哀伤涕泪零。

  六郎既卒,令婆等一家号哭,声震京师。军民闻之,无不下泪,延朗进奏真宗,真宗叹曰:“皇天不欲朕致太平,而使擎天之柱先折。”满朝文武无不感伤。真宗正悲悼间,近臣又奏八王听知杨郡马已卒,惊愤大恸,昨日终于正寝。真宗闻奏,倍加哀伤,遂辍朝三日。寇准等会议奏请八王、杨郡马谥赠。柴玉曰:“杨郡马忠贞良弼,捍边功绩,国朝第一。今宜谥赠为公。明日列位一同请旨。”寇准曰:“柴大人斯言甚当。”商议已定,次日会同满朝入奏真宗。真宗曰:“朕已蓄是心,特未出旨。今卿等所见既同,朕当亲书敕旨。”乃追封八王为魏王,谥日懿。杨景为成国公。命有司俱用王礼葬祭。寇准等领旨,同百官调度行之。杨宗保入朝谢恩,自后致仕于家。】

真正杨家将家谱 杨六郎之死(4)

真正杨家将家谱 杨六郎之死(5)

​题內之外

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号杨六郎,大中祥符五年(1012),因避宋真宗所臆造的圣祖赵玄朗讳名改,杨业之子,宋朝名将。 太平兴国四年杨业归宋后,杨延昭以父荫补为供奉官,从杨业征战疆场。

雍熙三年(986)宋军大举攻辽,杨业任西路军副统帅,进攻应州、朔州,杨延昭任先锋,在围攻朔州的战斗中,“流矢贯臂”而“斗益急”。 同年,杨业殉节,杨延昭升为崇仪副使任景州知州;后因江、淮地区凶年歉收,改任江南、淮南都巡检使。

又升崇仪使、知定远军(由景州改),改保州缘边都巡检使。 咸平二年(辽统和十七年,999)九月,辽圣宗、萧(绰)太后率军攻宋。十月,攻遂城(今徐水西),保州缘边都巡检使杨延昭适在遂城,遂城“城小无备”,萧太后亲临遂州城下,围攻数日,“众心危惧”,杨延昭“集城下丁壮护守,偶大寒,命汲水注城外,及旦悉为冰,坚滑不可近”,杨延昭以冰城智守遂城,辽军只得撤围退兵。

次年二月,杨延昭以功升莫州刺史。咸平四年四月,杨延昭升本州团练使。七月,宋以王显为都部署、负责河北西半部防务,杨延昭任前阵钤辖。十月,萧太后、辽圣宗再次亲率军侵宋,杨延昭与杨嗣等会师威虏军(遂城),都部署未出兵,杨延昭与杨嗣等伏精兵于羊山之西,自北掩击,且战且退,诱使辽军进入伏击地,伏兵突起,“比时方积雨,契丹以皮为弦,湿缓不能用”,辽军先胜后败,杨延昭、杨嗣等部队损失也不少,辽军虽进至满城(遂城西南,今保定西北),不得不“以泥淖班师”。

咸平六年(辽统和二十一年)四月,辽军攻宋,“望都之战”宋军大败。六月,杨延昭改任保州、威虏军、静戎军(今徐水)缘边都巡检使,驻保州,负责河北路西北部防务。 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春,杨延昭改任宁边军(今蠡县)部署,并增加兵力至万人。

同年闰九月,辽圣宗、萧太后又率军大举攻宋。 十一月,在宰相寇准坚请下宋真宗亲征,北上澶州,辽军也进至澶州城北,杨延昭审视战略形势,向宋真宗建议:“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一心求和的宋真宗不予答复,杨延昭“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酋甚众”。 同年十二月,宋辽于澶州订立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景德二年正月,宋真宗部署宋辽和议以后的河北防务,杨延昭改任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止令在保州,遣同巡检往来巡警”,如遇军情,再率部下赴援。次年,升领防御使,后又改任高阳关(今高阳东)副都部署,连任九年。

大中祥符七年(1014)死,终年57岁。 杨延昭与士卒同甘苦,智勇善战,号令严明,身先士卒,深受士卒的拥戴,镇守河北边关20余年,威震辽境。杨延昭像他父亲杨业那样智勇善战,能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深受士卒爱戴,威名也为契丹人所畏,被契丹人称之为“杨六郎”。其实杨延昭在家排行长子,为什么被称“六郎”呢?因为辽人自古传说天上的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门克制辽国的,而杨延昭身为抗辽名将,辽人对他非常害怕,认为他就是天上克辽的那颗星下凡来的,所以称其为“杨六郎”。

他死后,河朔之人多望棺而泣,就连敌方契丹人也举哀致敬。有子三人:传永、德政、文广。

真正杨家将家谱 杨六郎之死(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