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个皇帝的谥号(随着历史的进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帝王、皇后、诸侯、大臣及其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他们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们一生的所作所为,给他们评价出一个称号来评判他们的是非功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谥号,可以说谥号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生平的概括。

上古时期,大家对帝王的称呼都是直呼其名,例如"尧、舜、禹",后来为了表示尊重,就不好再直呼其名了,甚至还要避讳皇帝的名讳,历史上也曾有因撞了皇帝的名讳而改名的。而且皇帝的名字大多为偏僻字不好称呼,因此对皇帝的称呼往往与谥号、庙号、和年号联系在一起。谥号是在周朝开始的,周朝时期,周公旦与姜子牙对周王朝有大功,因此他们死后得以获谥,这是谥法创立的开端。

《逸周书·谥法解》曾记载道:"谥者,行之迹也。大行受其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号也分好坏,像文、景、昭、睿、庄、烈等这些都是好的谥,赋有褒扬意义,例如汉文帝、汉景帝。而炀、历、灵等这些是不好的谥,被称为下谥、恶谥,赋有贬低意义,是对统治者的批评,例如为世人所熟知的隋炀帝、汉灵帝。除了这两种谥,还有一种被称为中谥,用来表达同情,例如哀、思、怀等,其实这些谥并不属于不好的谥,只是拥有这个谥号的皇帝实在不行。例如"慧",它的谥法是:"爱民好以曰慧,柔质慈民曰慧。"由此看来这个谥挺不错的,但历史上拥有这个谥的例如汉惠帝、晋惠帝(“惠”通“慧”)实在是没有什么能力,后世渐渐的也就不用这个谥了。

古代各个皇帝的谥号(随着历史的进展)(1)

随着朝代的更替,谥号变得越来越长,汉景帝刘启谥号是"孝景皇帝",至唐朝时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可以看出谥号字数在逐渐增多,到清朝时期,谥号已经达到二十一个字了,例如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他的谥号是"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不得不说,这么长的谥号,恐怕没几个人记住吧。

归根结底,谥号越来越长也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等级制度的影响。

在古代,不是只有皇帝才有谥号,有些大臣及社会地位高的人也会有谥号,而中国历史上又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阶级制度,他们把皇帝称为"天子,"作为最高统治者,谥号自然不能与平常大臣一样,因此谥号中会有越来越多的褒义词,用来褒奖统治者的丰功伟绩。谥号不是自周以来一直都有的,秦始皇时期曾中断过,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统一天下的他认为没有人能评判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因此在秦朝时期没有谥号。直到后来的汉朝才重新开始追封谥号。

自周朝分封制开始,中国就存在严重的等级制度,西周时期将贵族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各阶层之间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诸侯必须服从天子,还要按时对王室纳贡,并保卫王室的安全。这种等级差别还体现在制度方面。都城的大小、堂的高度、门的重数以及宗庙的室数逐级递降。天子 宫室门外建一对阙,宫室的影壁建在门外,宫室、宗庙可建重檐,柱用红色、斗、瓜柱上加上彩画。而诸侯的宫室门内只能建一单阙,影壁建在门内,士大夫只能用帘帷,不能建影壁,他们只能建两坡屋顶,柱子所涂颜色也有严格差别,诸侯涂黑色,大夫涂青色,士涂黄色,而且连柱子的加工精度也有严格差别。

古代的等级差别在建筑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皇宫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民间所没有的,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规矩,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对待。就拿古代的皇宫和王府相比,很多皇宫有的东西,王府是没有的,很多东西皇宫可以随便用,但王府却碰都不可以碰。皇宫的屋顶通常使用黄色琉璃瓦,王府却只能用绿瓦和黑瓦;皇宫的屋顶造型是气势恢宏的歇山顶式,王府自然不能压过皇宫的气势,只能使用气势较弱的硬山顶,但它可以用脊兽进行装饰,只要在数量上不超过九个。除此之外,门前台阶数量、高低也是有明确规定的。

古代各个皇帝的谥号(随着历史的进展)(2)

《明会典》中曾记载:"王宫门地高三尺二寸五分,正门、前后殿、四门、正门以红漆、金涂、铜钉,亲王宫殿门庑及城门楼,皆覆以青色琉璃瓦。"

不仅建筑的要求要按等级,连官员的住所也要按等级。唐朝时期曾规定,只有宫殿可以建庑殿顶。五品官员以上的住宅正堂宽度不能超过无间,可以建歇山顶,可以进行一些装饰,而平民的住宅正堂宽度不能超过三间,只能用悬山屋顶,不能加任何装饰。除此之外,唐代的城门也有严格的等级色彩,都城城门开三个门洞,大州开两个门洞,县城只能开一个门洞。

在古代,我们知道很多富商大贾即使有万贯家财,也不敢在居所上炫富,就是因为朝廷有明确的规定,他们虽然钱财众多,但在社会地位上还是不能和朝廷官员相比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商宅的门上是不能设雀替的,因为雀替是官职的象征。那这些规矩可不可以僭越呢?

古代各个皇帝的谥号(随着历史的进展)(3)

答案是不能,只可以减等建造,不可以僭越建造,违反者属于犯法行为。唐朝时违规建造杖责一百,还要进行拆改,明朝伊王府因门楼多设三层被拆毁,汉代霍光建三重阙墓地被列下罪状。更有甚者摹仿宫殿引来杀身之祸。南宋初秦桧仿建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被判僭拟宫禁之罪,违规建造不仅会受到处罚,还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由此可见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些恰恰体现出了皇帝的权威。正因如此,皇帝的谥号才会越来越多赞美之词,以此来突显统治者的光辉形象。

古代各个皇帝的谥号(随着历史的进展)(4)

二、时代的影响。

一开始皇帝的谥号并没有这么长,也就三五个字,改变这一局面的应该是在唐朝时期,自唐朝始,谥号字数就变得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呢?

众所周知,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度繁华的时期,经济繁荣、文化鼎盛。三省六部使官员分工明确,减少了冗官,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平民子弟有机会入宫为官,除此之外,宰相的任命不再仅限于三省里的长官,宰相成员也开始增多,这样就避免了一人专权局面的发生,此外还设有殿中省、秘书省、御史台等,种种措施极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皇权过度集中,就使得皇权至高无上这些词应运而生,也就出现大家用过度溢美之词去褒奖皇帝。

提到唐朝,就不得不提一下另一位大人物,她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女帝武则天。唐朝皇帝谥号字数不断增加与她也有一定的关系。她开创了皇帝可以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正因如此,唐高祖李渊的谥号一开始是"太武皇帝",后被追封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最初谥号是"文皇帝",后被追封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高宗李治的谥号也由"天皇大帝"追封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不仅如此,她还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溢美这一先例,这一措施给了不少谄媚之徒一个机会,他们为了官位绞尽脑汁的为皇帝加尊号。谥号是对一个人总的评价,但随着不断的发展似乎已经成了满足虚荣心的工具。

古代各个皇帝的谥号(随着历史的进展)(5)

三、历史观念的影响。

在古代,"孝"这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古代自古以来都是百善孝为先,官员在父母死后必须回家服丧三年。"孝"在当时似乎已经成了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其实这也是统治者的一个政策,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是小农社会,自给自足,靠耕田为生。而小农经济自古以来就是统治的根本。统治者想要维护小农经济,就必须要留住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给他们灌输"孝"观念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因为父母年迈,必然需要人照顾,这时在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下他们会选择照顾年迈的父母,自然也要过着农耕的生活。"孝"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也不会有流传至今的"二十四孝"。

仲由为了满足父母想吃米的愿望,翻过几道山去亲戚家借米;汉文帝在母亲病重时天天为母亲煎药;王哀因母亲害怕雷声,每次打雷都到母亲坟前陪伴,种种孝行令人敬佩。统治者是十分注重"孝"的,汉朝时曾在察举考试中设立孝廉这一科目,以此来作为一种选官制度,足以见其重要性。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统治者自然要以身作则,践行"孝"这一行为。

谥号是有一定的评选标准的,皇帝的谥号是由下一任皇帝给的,大臣的谥号是由朝廷评定的。在这一情况下,统治者给上一任的谥号自然坏不到哪去,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皇位大都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就相当于是儿子给父亲谥号,强调"孝"的统治者自然要践行这一原则。给自己父亲一个好的谥号,既是给了父亲一个好的名声,又彰显了自己的孝心,同时也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方便自己得民心,更好的统治国家。

古代各个皇帝的谥号(随着历史的进展)(6)

谥号越来越长是古代的一个趋势,这也是清朝时称呼年号而非谥号的原因,如"乾隆三年"、"同治元年"等,主要就是因为谥号太长不方便记忆,只好用年号来称呼。清朝时曾对谥号字数有专门的规定,其中规定皇帝的字数可以达到二十几个字,看来清朝谥号字数空前绝后的长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政策放在那。

谥号随着不断的发展,已经渐渐不再是当初的意义,它本是对一个人一生作为的客观、中肯的评价,起初还会有上谥、恶谥、平谥之分,但从宋朝实行美谥开始,几乎就没有恶谥了,有的只是无尽的夸赞,谥号的评价也渐渐失去了其客观性和中肯性。

参考资料:《逸周书·谥法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