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专家(教育即思维生长)
教育即思维生长,教育即智慧生成。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科学的发明和创造是靠人的思维来实现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从哪里来?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从本质上讲,教育从来就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目标。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文章选自《为思维而教(第3版)》前言,前言共六小节,分别为:
1.教会思维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2.教育对人的思维方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3.考试成绩多大程度上代表思维水平
4.知识与思维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5.不会思维则不可能构建完善人格
6.教育应指向人的智慧生成
今天为大家介绍“不会思维则不可能构建完善人格”和“教育应指向人的智慧生成”。
1、不会思维则不可能构建完善人格
除了对知识有一个合理的态度,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构建。也就是说,教学虽然与“知识”问题密切相关,虽然负载了传递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任务,但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所谓的“双基训练”,而在于引导学生在“使用”知识、“欣赏”知识、与知识“打交道”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按照杜威的意见,对学校来说,它所能做的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因此,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持久的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种种条件上”。过去的教学习惯于让学生不容置疑地跟从教师的思路获得规定的标准答案,于是“学生的脑子习惯了只是在别人的脑子走过的路上活动”,根本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当下教学的使命,是恢复被遗忘了的教学价值,在传递基础知识和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重视对学生基本能力与基本态度的教育,使学生为发展思维而学,教师为发展思维而教。
在传统教学中,与忽视学生思维发展相并行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学生的人格被忽视,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不受重视。学生常常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总是被要求只能做和不许做什么样的事情,无条件地执行教师的指令,而受到教师喜欢的往往也只是那种循规蹈矩、听话顺从的孩子。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离不开批评、呵斥、指责、嘲讽甚至辱骂、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教学面向的是大多数学生,强求一律,单调、僵化,较少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对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也视而不见,学生“天资的不同水平,被淹没在泥浆之中”。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但得不到充分发挥,反而被统一的要求扼杀。学生在划一的教育要求下不得不被同化,最终集体趋同。在一个缺乏自主性和独立人格关怀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失去了可靠的根基。
所以,在谈论发展学生的思维时,除了需要对知识保持合理的态度之外,教学理所当然地还应当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因为,“通过接受教育从而获得反思和辩驳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具有高尚人生境界的一种标记。无知之人对真理狂吠不止时,哪怕他是皇帝,我们都可以对其嗤之以鼻,而将其看作未受过教育启蒙、灵魂干瘪苍白的粗鄙之人”。对此,世界各国在自己的教育改革中都已经有所体现。如瑞典教育家胡森这样说:“学校教育旨在达到的目标在所有国家的教育中,都是从性格形成和个性发展这个角度来表述的。人们期望学校给予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局限在认知领域。”也就是说,教育对人的培养,并不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更重要的是指向学生作为主体的人格特质,这也正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我国也有学者极力提倡“‘全人格’的教育”,“全人格教育的要义就是:教育通过知识培养人的认识能力,然后转识成智,开发人的思维能力,形成创造性,最后化智成德,养成德性,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全人格的人”。总之,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的人格的培养,离开了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完整、不充分的。而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一定首先是一个会思维的人。不会思维,则不可能构建完善高尚的人格。
独立的思维能力与独立的人格一起构成了人之为人的根本。而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人生价值的体现,更加需要人格的生成和完善。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一个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首先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因为,“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没有独立的人格,也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更谈不上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完善的人。“人格作为主体性的体现,早已被认为是同创作、精神修养和克服时间地点的限制分不开的,而无人格则总是同消极被动、不自由、心胸狭隘和没有尊严联系在一起。”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即依赖性逐渐减弱、自主性日益彰显,对外界现实的自由度不断扩大的过程。教育只有在尊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唤醒、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会使学生由自在的主体转变为自主的主体,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自身的发展与建构中来,其创造性潜能的充分挖掘和发挥才会成为可能。因此,独立人格的塑造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世界各国在确立本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目标时,都把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有人认为独立的人格是独立思维的基础,也有人反过来说独立思维是独立人格的前提。实际上,人格与思维是互构互动的关系,人格与思维互为原因和结果,相互推动。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有赖于人格上的资助,学生独立人格的构建也有赖于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限于篇幅,《为思维而教(第3版)》一书主要从知识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切入主题,但始终以“人格与思维的互构关系”作为隐含的前提性假设。
2、教育应指向人的智慧生成
当苏格拉底在2000多年前大声疾呼“知识即美德”,当培根因“知识就是力量”闻名于世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所真正期待的,是用知识来武装世人的头脑,用知识来点亮每个人的人生。但现实的发展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知识没有自然而然地成为美德,仅有知识也不一定能够必然获取力量。相反,知识的急速增长和扩张有时反而成为人类的一种缚累。当今教育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一,就在于知识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培养和塑造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的“知识人”成为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始终指导和制约着教育的实践。“塑造‘知识人’的教育认为:知识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整个世界都被概念、逻辑所支配。所以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受教育者构建一个丰富的知识世界,学生的目的在于追逐和获取知识。”
在以知识为目的的教育体系中,受教育者被当作没有主体意识的知识容器,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各种知识内容的灌输、挤压和充塞。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知识而开展,也都以知识为最高的标准。教师为传递知识而教,学生为接受知识而学。学习的过程则呈现为知识不断被复制、转述、接受、记忆的过程,“灌输—接受”成为基本的模式,注入式的讲授和被动的静听成为主要的方法;知识的多寡和准确程度成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久而久之,学生的发展仅仅局限于那些来自书本记载和教师传授的、静态的、与生活毫不相干、考完即忘、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知识量的增加,每个知识点和知识块之间也难以发生联系、建立结构,更谈不上成为学生人格完善与潜能开发的动力。
然而,随着人类知识数量和信息总量以突飞猛进的速率增长,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使得人类总想尽可能多地获取和掌握知识的传统梦想变得幼稚可笑。因为,人类接受和掌握知识的速度与知识本身更新和增长的速度相比较,无论如何都是难以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重要的不是知识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能否找到有用的知识,是否善于运用知识。就发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言,它已经走出了知识的数量的标准,转化为对人的思维的要求与智慧的审视。
唯有当知识被用来开启心智,知识被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时候,知识才真正找到了通向美德的通途,才能够转化成人生智慧的力量。而当知识仍然充塞着教育的全部,占据着教育的中心之时,智慧便只能被驱赶或冷落在边缘,或许偶尔成为教育者口中的目标与心中的梦想,却无法通过实践内化到受教育者的生命之中,成为每个人的生命内涵。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书本和考试围困在了获取知识的狭窄空间中,任凭知识填满了头脑,灌注了身心,却最终难以成为有智慧的人。
何谓有智慧的人?智慧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自从有了人类的文明,就有了对智慧的向往和追求。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对智慧有了充分的思考和探讨。赫拉克利特认为智慧存在于对基本定则的掌握之中,而这个定则又适用于一切事物。“这个定则就是对立面的和谐,虽然它无处不在,人们却未能认识到它。”“我所谈到的定则,人们或许听说过,或许没有,但他们都未能掌握。因为,虽然万物皆据此而产生,但人们从未有过体验。即使当他们去感受我所解释的这些言辞和行为时,即使当我分门别类地将每一事物区分开,并剖析其中缘由时,他们也不甚了了。”罗素还认为,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个定则,那么任何学习将变得毫无用处。因为“学习了许多事物并不等于学会了理解许多事物”。在罗素看来,智慧需要通过抓住事物的基本原则来获取。
在赫拉克利特之后,不同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智者们都对智慧进行了沉思和追索。在当前,比较多的学者倾向于采用一种简明的观点,认为智慧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对世界和人生的一种理解和态度。智慧一方面可以用语言表达,另一方面更要体现为行为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智慧是人们获取、应用、创造知识,以及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谋略和思维方式。智慧建立于知识基础之上,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理性、情感、意志的综合。在教育中,每一个人皆有智慧的潜质,通过知识的获取、思维的训练、实践的锻炼、教育的启发,人人都能发展智慧。”正是由于智慧的发生和存在,人类超越了动物,超越了自我的本能,成为具有理性和思维、能够思考和创造的文明人。
那么,教育如何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为思维而教(第3版)》一书试图围绕观念与行为、理论与实践,从课程与课堂、教师与学生等不同的维度,做一些探索与思考。
本文节选自《为思维而教(第3版)》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
“推荐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