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1)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这个数字的传统偏好有关。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2)

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3)

“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4)

坐鹿罗汉:端坐神鹿、若有所思 泰然自若、清高自赏。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5)

欢喜罗汉:妖魔除尽、玉宇澄清 扬手欢庆、心花怒放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6)

举钵罗汉: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7)

托塔罗汉:七层宝塔、佛法通灵 威而不怒、道行超群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8)

静坐罗汉:清净修心、神态自若 安详瑞庆、进彼极乐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9)

过江罗汉:身负经卷、东渡传经、跋山涉水、普渡众生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10)

骑象罗汉:骑象轩昂、颂经朗朗、心怀众生、目及四方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11)

笑狮罗汉: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12)

开心罗汉:开心见佛、各显神通、相互比莫、佛力无穷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13)

探手罗汉:安悠自在、呵欠伸腰、神志灵通、自得其乐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14)

沉思罗汉:面相丰腴、蚕眉弯曲、秀目圆睁、敦厚凝重的风姿之中带有逸秀潇洒的气韵。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15)

挖耳罗汉:闲逸自得、怡神通窍、 横生妙趣、意味盎然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16)

布袋罗汉:无量寿佛、乾坤宝袋 欢喜如意、其乐陶陶。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17)

芭蕉罗汉:悠闲隐逸、傲视太虚 仙风道骨、超脱凡尘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18)

长眉罗汉:慈祥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领神会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19)

看门罗汉:威武标杆、警觉凝视 禅杖在握、勇炽邪魔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20)

降龙罗汉: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即是「迦叶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据《法住记》说,以上十六位罗汉是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佛命他们常驻人间普渡众生。

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南无阿弥陀佛(佛教十八罗汉南无阿弥陀佛)(21)

伏虎罗汉: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另一说法是第十八位罗汉是「四大声闻」中的「君屠钵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