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嘎牙路中文怎么说(日本人爱骂的八嘎呀路)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远洋奉贡朝贺…帝赐以印绶。”在《后汉书.东夷传》对这一事进行记录之前,日本同中国的交往止于传说,如徐福东渡,成为日本神武天皇等。基本上从这以后,日本就一直同中国有来往。六世纪以前,朝鲜是日本向中国学习的中介,许多当时中国的东西都通过朝鲜传递给日本,如佛教和道教等。

六世纪以后(唐朝),日本逐渐呈现出统一的趋势,地方势力有能力派遣学者到中国学习,将中国的宗教、文化、制度和生产技术等引入日本,对日本从落后社会状态向封建社会转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八嘎牙路中文怎么说(日本人爱骂的八嘎呀路)(1)

这一过程中,中国也受到日本的影响。前期比较轻,但进入近代以后,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让中国深受其害。其中,语言文化的影响最深,如“八嘎呀路”等极具侮辱性的词汇令中国人难以忘却。

统计下来,国人最难以忘却的日本词语还是“八嘎呀路”。那么,这一词汇指的是什么含义呢?据说是来源于中国。

民族恨让国人自主学会日语

“八嘎呀路”是日语“ばかやろう”(bakayarou)的音译,由日本侵华时期传入我国,所以被国人时刻铭记,被认为是日本在中国留下最印象深刻的一个词语。所以,“八嘎呀路”是日本人挑起的仇恨所留下的标记。

八嘎牙路中文怎么说(日本人爱骂的八嘎呀路)(2)

在日本,男权主义至上,武士道精神是男人们留在内心深处的最低底线,人们是不会随意说出“八嘎呀路”的。一旦有某一人对某一人说出这一句话,就表示说出者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听着处在被动地位,任人宰割。

为保住尊严,听者一般表现极为愤怒,会想尽办法报仇。如果不能做到,最后只能切腹自尽以谢祖先和家族的荣耀。虽然这一套价值观在明治维新时期已经产生不了作用,代之的是人们的虚荣和虚假之心,但也有人在遵守着。所以,日本人是不会随意说出“八嘎呀路”的,否则会遭到不必要的麻烦。

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中国人和东亚的其他人被日军深刻歧视,认为他们都是“低等人”,因此动不动就呵斥所侵略之地的民众,以“八嘎呀路”羞辱之。

八嘎牙路中文怎么说(日本人爱骂的八嘎呀路)(3)

久而久之,“八嘎呀路”成为日军侵略者的标签,同时也被深刻地铭记在民族之恨中。当中国人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第一反应并不是对其进行翻译,而是脑中浮现出日本侵略者的形象和侵华战争。

因此只能说,“八嘎呀路”之所以被中国人所众知,与日本人当年的侵略行径有非常大的关系。基本上从日本人侵略、屠杀和羞辱中国人的那一刻起,“八嘎呀路”已经被铭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中。

那么,这个词汇在日语中是什么含义呢?

八嘎牙路中文怎么说(日本人爱骂的八嘎呀路)(4)

“八嘎呀路”的深层次含义

“ばかやろう”(bakayarou)在日语中为“马鹿野郎”,是“马鹿”和“野郎”的组合体,翻译成中语的意思就是:“混蛋”、“混账”、“蠢蛋”、“傻瓜”、“蠢猪”等,句意为“你这个混蛋!”

“马鹿”和“野郎”都指混蛋、混账等,而两者组合到一起之后,其语气更强,表示最高级的藐视和羞辱。其中,“野郎”的语气更强,表示被骂者无可救药、病入膏肓地愚蠢,且经常无痛呻吟,让医生有“不懂治、不想治和治不了”的尴尬局面。

现实生活中,一向喜欢掩藏自己真实内心想法的日本人通常很少将“马鹿野郎”说出来,除非临近崩溃或忍无可忍,不然把想骂人的话都憋屈在心里面,然后到别的地方去宣泄。

八嘎牙路中文怎么说(日本人爱骂的八嘎呀路)(5)

就如今来看,“马鹿野郎”在日式漫画对话中被誉用得最多,网络流行语中也盛行,但很少见于日常对话中,就算是影视片也很少用到。因此,“马鹿野郎”给人带来伤害的程度就已经知晓。

在日本传说中,“野郎”一指山野村夫,不识大体、礼数及没见过大世面的人;二指“白臀鹿”与人类的结合物。

有人认为,它就《封神演义》中的传说的太公望骑的“四不像”。但相比之下,《封神演义》是明朝时期才有的作品,而作为一个词汇,“野郎”不可能是日本在明朝时期才形成。所以,这个说法有些牵强附会。

八嘎牙路中文怎么说(日本人爱骂的八嘎呀路)(6)

也有人说,“野郎”与欧洲童话作品“姆敏村”里面的“姆敏”(河马形象)非常相似。这一说法更扯,日本与欧洲的联系非常晚,童话“姆敏村”诞生的时间更晚,怎么可能跨大半个地球到日本去形成一句骂人的话?

因此只能说,“野郎”是日本人传说中的某一种生物,个性比较愚蠢,因此被用来指代那些愚蠢或混账的人。在这里,同“野郎”相组合的“马鹿”就不是产生于日本,其来源应该是中国。

源于中国

“马鹿”原来指代的不是混账、蠢蛋、笨蛋等意思,其出处在中国的《史记》中可以找到。就是说,是由“指鹿为马”而来。那么,“马鹿”最初的含义应该同指鹿为马相同,指代的是颠倒黑白、是非不分。

八嘎牙路中文怎么说(日本人爱骂的八嘎呀路)(7)

如此说来,指鹿为马在日本是另外一种解释。其指代的对象应该是秦二世,但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承认事实的大臣们,具有非常强的讽刺意味。

而经过长时间使用以后,指鹿为马的含义逐渐发生转变,特别用来形容那些不识大体、相当愚蠢的人。有人说,马和鹿混在一块之后,两者都会失去方向,因此愚蠢到不能逃跑。

对于这一说法,应该是将指鹿为马形容为产生于日本本土,而不是来源于中国。无论如何解释,两种说法的含义都非常相似。所以,“马鹿”来源于中国也是有可能,目前许多学者都支持这一说法。

八嘎牙路中文怎么说(日本人爱骂的八嘎呀路)(8)

结语

文化的传播有多种形式,经济贸易、学习交流、旅游和外交等都是重要的传播形式。然而,日本在对我国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采用的却是奴化教育和战争手段,两者都能够带来极其严重的损害。

第1种可以完全去除中华文化,让中国人沦为日本人的奴隶和文化载体,是釜底抽薪的狠招;第2种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过屠杀、压迫和奴役,让中国人被动接受日本文化,从而屈服于日本的统治。不过,中国有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上就从未间断过,日本人的目的自然达不到。

尽管如此,中国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日本的影响,“八嘎呀路”等极具侮辱性的词汇不仅在中国传开,而且让世代中国人都铭记于心。如果忘记当时日本是如何辱骂中国人的,那就等于忘记那一段痛苦的历史,所以正视历史,警钟长鸣才是正确的做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