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京郊(北京一府二县图说)
这一回咱们从宛平县说起,这个县在北京历史上存在了940年,曾经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县,辖区面积相当于现在的北京西城区、石景山区、丰台区、门头沟区及海淀区的一部分,曾是北京最大的一个县。宛平县建立于辽开泰元年(1012年),县名取自东汉刘熙的《释名》:“燕,宛也,北方沙漠平广,此地在涿鹿山南,宛宛然以为国都也。”宛的本义是碗,宛平是“宛然以平”的简写,可以理解为像碗底一样的平地。北京地区三面环山,东南是华北平原,历史上在此建都的主要朝代都是北方民族,他们的视角都是从北往南看,从山里钻出来看到的就是南面的一马平川。
河蚌绘·清代顺天府全图,领五州十九县。
宛平县的前身是设于唐代的幽都县,幽都县前身是秦朝设立的蓟县,蓟县的前身就要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了。《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建立西周,旋即封其弟召公姬奭于燕,封黄帝之后于蓟。燕城位于今房山董家林,因燕山而得名;蓟城位于今广安门一带,蓟指的是一种长刺的野草,北京土话叫“刺儿菜”。燕、蓟二城就是北京建城的滥觞,后来燕国灭了蓟国,迁都于蓟,北京自此有了燕京之名,到了战国时期,燕国将都城迁至河北易县的燕下都,这是为了更靠近中原,参与群雄逐鹿。
河蚌绘·北京三千年城变迁图,颜色越深区域持续时间越长。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北京由蓟城改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两汉及西晋沿袭。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的鲜卑族首领慕容儁建立燕国,史称前燕或慕容燕,定都于蓟,这是北京第二次成为燕京。然而这个慕容燕国仅持续了十多年,灭亡后皇族四散,成为后代小说家的素材。唐朝建立后,在北京地区设置幽州范阳郡,为了防御北方的奚、契丹等民族,因城区面积扩大,所以分蓟县之地设置了幽都县,北京两县管一城的建制从那时就开始了。
北京现存最早的一张地图《燕京府图》,燕山府是南宋对于金中都的叫法。
不过后来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在发动叛乱,在北京自称大燕皇帝,跟随他起兵的多为契丹和奚人。后来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但北京周边已经成为农牧混合的区域,当日几大望族中回纥、奚、契丹、高丽占了一半,这也为后来北方民族在此建都打下了基础。辽会同元年(938年)幽州升级为南京析津府,幽都县改名宛平县,蓟县改名析津县,两县依旧同驻一城。金贞元元年(1153年),析津府改名大兴府,是为金中都,析津县改名大兴县,自此宛平、大兴两个县全都出现了。
金中都复原图。
明代北京顺天府,一座真正的边境城市元代初年,废弃了中都旧城,在其东北郊建大都城,这就是今日北京旧城范围,宛平、大兴仍为其的管辖县。明永乐元年正月(1403年),朱棣下令升北平府为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形成两京制,后来南京只作为留都,用来安置一些不受待见的老干部,比如海瑞这样儿的。明代顺天府领五州二十二县,地域辽阔,襟山带海,五州为通州、涿州、霸州、蓟州、昌平州;二十二县为宛平县、大兴县、良乡县、昌平县、顺义县、密云县、怀柔县,房山县、平谷县、丰润县、玉田县、遵化县、三河县、武清县、宝坻县、漷县、文安县、大城县、固安县、永清县、香河县、东安县。
明代京师顺天府,领五州二十二县,既是国都,也是边境。
明代顺天府辖区远远大于今日北京市范围,现在的燕郊、固安、霸州、廊坊、唐山的一部分、天津宁河在明代都属京师管辖。顺天府而且西北有群山峻岭,东临渤海湾,南面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明人李时勉在《北京赋》中写道:“北都在冀之域,右挟太行,左据碣石,背叠险兮重关,面平原兮广泽。冠九州之形胜,实为天府之国。”
明嘉靖年间绘制的《京城宫殿图》,看着非常热闹。
明代前期,武力强盛,朱元璋几次北征基本消灭了蒙古人在东北的残余势力,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大宁都指挥司,治所大宁卫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宁都司管辖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等地,相当于在长城以外的草原上设了一块前哨阵地。朱元璋封第十七子朱权为宁王,与燕王朱棣一起镇守北方。《明史》记载:“大宁在喜峰口外,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然而朱元璋死后,朱棣北上夺取了宁王兵权,将兵马全都调进关内,发动了“靖难之役”。
明代绘制的京师五城坊图,是北京现存最早的一张街巷图。
成功上位后,朱棣恐其北方再出现重兵威胁,就将大宁卫迁到保定,自己亲自来北京戍边,从这时起,北京顺天府成为一座真正的边境城市。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将首都设在边境线上的王朝仅此一例。永乐年间,长城外面虽不设防,但此时明军强盛,朱棣率军五征漠北,蒙古人大都望风而逃。到了正统以后,北元逐渐缓过来了,攻守形势发生了变化,这才有了“土木堡之变”,皇帝被瓦剌抓走。之后明朝开始在北京周边重修长城,设置军堡、形成了密集防御阵势,现在北京周边的长城都是明代中期以后修建的。长城绵延万里,北方各个省份都有,为何人们还是大老远跑到北京来看,就是因为北京地区的长城地势险峻、设计巧妙、建筑精良、城关密布,是全国之冠。
明代画家王绂画的《北京八景图》卷,此为居庸叠翠,现藏于国博。
顺天府衙今何在?在中国的几大古都中,西安、洛阳和开封都位于北纬34度线上,南京位于北纬31度,杭州是北纬30度,而北京则接近北纬40度,这几乎已经是古代农耕文明的极限了。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北京建都的朝代大都是北方游牧民族了,以汉族为主的明朝在这儿建都,确实需要很大勇气和魄力。
乾隆年间绘制的《京师全图》,已经非常细致地标明了每条胡同。
明代北京归顺天府管辖,府衙位于鼓楼东大街,现在的东公街45号。顺天府衙前身是元代大都路总管衙门,元初蒙古人修了大都城,但不知为何却没盖个市政府,当时官员只得租了个大庙,在里面办公。一直到至大年间才从朝廷要了一笔专款,以42500贯钱的价格在鼓楼东大街买了20亩地,盖了这座大都路总管衙署,明清后改称顺天府署。顺天府署南起鼓楼东大街,北到分司厅胡同前有三重大门,左右照壁,中轴线上依次为大堂、二堂、后堂,左为经历司,办理往来文书,右为照磨所,受理签发案宗,小经厂这个地名貌似就源于经历司所在地。
东公街顺天府大堂。
自元至清的七百年间,顺天府衙就一直在这里,府衙南面不远的顺天府学,就是现在的府学胡同小学。解放后顺天府署改为东城教育学院,大堂中轴线就是现在的东公街,顺天府大堂至今犹存,面阔五间,悬山顶,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该这里是提审犯人的地方,上悬“肃清畿甸”匾额,内有雍正皇帝的训词:“首善之区,必政肃风清,乃可使四方观化。”
顺天府学。
1928年北洋政府倒台后,北京改名北平,辖区面积骤然缩小,只保留了城区和近郊一小块,剩下都回归了河北省。当时的北平市东到东坝,西到三家店,北到立水桥,南到西红门,现在定福庄朝阳路边上保留着一块通县界碑,那会儿从这儿往东就是河北省了。解放以后,北京重新收回了密云、昌平、怀柔、平谷、大兴、通州、延庆、门头沟等区县,但相比昔日的五州二十二县的顺天府来说,还是小了一半,而且再没有出海口了。
民国年间北平地图,这就是当时北平特别市的范围。
下一篇:北京一府二县图说(2)·大兴县、宛平县千年记,昔日衙署今何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