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

文尾附一线制图标准丨图层、线型、制图标准。

领取方式, 转发 关注 后私信 “ 素材”联系小编获取资料!

你需要先知道这些

图层是什么鬼?

通过将你画的东东指定到图层来分类对象,会让你思路更清晰。

当图形看起来很复杂时,可以隐藏当前不需要看到的对象。

像下面这个图: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1)

布局绘图

在下面的图形中,已通过关闭其图层来显示原始结构图。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2)

原始结构图

通过你所绘制的对象类型来分图层,会方便很多。

如果把图层看作是透明的塑料纸可能会好理解一点: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3)


图层的用处:可以给对象分类、显示和隐藏相关对象,以及执行线型、颜色和其他特性标准。

不要想在一个图层上创建所有对象,这个思想很危险。

第一章 图层的使用

可以在命令窗口中输入 LAYERLA

也可以单击功能区中的“图层特性”工具。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4)

随后你会看到图层特性管理器: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5)

像上面的图中,图层 10 WALLS 前面打了,意思是当前图层。

所有新建的对象都将自动放置在该图层上。

在标签为“打开”的列中,请注意,两个图层的灯泡图标都是暗的,意思是已关闭这些图层以隐藏上方的楼层平面中的门和电线。

技巧预警

注意图层名:每个图层名都以两位数的数字开始。依照这个规则,我们可以用数字开头命名图层,轻松控制图层的顺序。对于复杂图形,可能要考虑更复杂的图层命名标准。例如,图层名可以以 3 位数开始,后跟命名代码,该代码包含建筑中的多个楼层、项目编号、测量设置和特性数据等。

实用建议

  • 图层 0(零)是在所有图形中存在并具有某些深奥特性的默认图层。最好创建自己的具有有意义名称的图层,而不使用此图层。
  • 任何包含至少一个标注对象的图形将自动包括保留图层(称为 Defpoints)。
  • 为后台构造几何图形、参考几何图形和通常不需要查看或打印的注释创建图层。
  • 创建一个所有图案填充和填充的图层。它可使我们在一个操作中将它们全部打开或关闭。

第二章 图层的设置

以下是图层特性管理器中最常用的图层设置,单击图标就可以启用和禁用设置。

关闭图层。绘制复杂图形时,关闭图层来降低图形的视觉复杂程度。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6)

冻结图层。冻结暂时不需要访问的图层,当你的图很大时卡的不要不要的,用它来提高CAD性能吧。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7)

锁定图层。用来防止意外更改这些图层上的对象。另外,锁定图层上的对象显示为淡入,这有助于降低图形的视觉复杂程度,但仍可以模糊地查看对象。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8)

设置默认特性。可以设置每个图层的默认特性,包括颜色、线型、线宽和透明度。创建的新对象将使用这些属性,除非替代它们!

第三章 图层特性管理器中的控件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9)

要创建新图层,就单击上图指示的按钮并输入新图层的名称。

要将其他图层置为当前图层,请单击图层,然后单击指示的按钮。

第四章 快速访问图层设置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10)

图层特性管理器会占用大量空间,而且我们并不总是需要所有选项。

若要快速访问最常用的图层控件,请使用功能区中的控件。

当未选定任何对象时,“常用”选项卡上的“图层”面板将显示当前图层的名称。

技巧预警

请养成随时检查(瞅一眼)图层,以确保创建的对象在正确的图层上。新手很容易忘记执行此操作,虽然简单但很重要。

要结合图层设置对象特性(线型、线宽、颜色等),不必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单独修改对象的特性!下面是关键内容来了。

领取方式, 转发 关注 后私信 “ 素材”联系小编获取资料!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11)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12)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13)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14)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15)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16)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17)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18)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19)

图层混合基础知识(图层用得好效率至少提高20)(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