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学生上课戴口罩吗(上课佩戴口罩每班不超30人)

成都学生上课戴口罩吗(上课佩戴口罩每班不超30人)(1)

3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初三、高三年级率先开学,37.1万学子开学复课,全力以赴备战中考和高考。

佩戴口罩 有序入校

6时30分,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在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门口,交警在外围指挥车辆有序行驶,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在学校门口,安保人员及老师就位,校门口拉起了红色的隔离警戒线,门口的工作人员还准备了口罩。

从6时30分开始,第二中学高三的学生陆续进校园,学生全部佩戴口罩。学校大门口,有统一的工作人员协调学生有序进入。在进入学校之前,必须通过门口搭建的帐篷,是对所有进校学生及其他人员进行体温测量,里面有专门负责查看体温的工作人员。同时,在外面设置体温复查点。

“为了让检测体温更有序进行,不要产生人员聚集现象,首先和家长做了宣传、引导工作,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四批到校,前后延续40分钟,每一批学生到校时间间隔10分钟。”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防控办主任孟志坚说。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有29个班,有学生1550人,住宿生有全住生221人,半住生46人。疫情期间,校区师生上班、上学从北门进入,步行的教职员工也要和学生一样从体温测量通道进入校园,开车人员由门卫用手动体温测量仪测量体温后进入,放学时西门也同时开放。

孟志坚介绍,在做准备工作时,已提前14天摸排学校高三年级的全体老师以及学生的健康情况,根据摸排情况,高三全体教师健康。截至27日21时,高三学生未返呼市22人,其中有21人家在周边居住,呼市无房,需要在校住宿。另1人在北京集训,近期不回呼市。周边居住的21人也于3月29日返回呼市。

就餐时排队间隔1米以上

针对学生、教职员工食堂就餐问题,孟志坚说,为避免聚集,餐厅准备了一次性餐具,学生就餐时在餐桌贴有指示,职工餐厅也要隔座就餐,师生在就餐时自觉排队间隔1米以上。师生尽量自备餐具,可以带回宿舍和办公室用餐。

成都学生上课戴口罩吗(上课佩戴口罩每班不超30人)(2)

住校学生要配合宿管老师,进入宿舍时检测体温。每日上课前,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门窗同时打开对流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宿舍垃圾日产日清。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获悉,针对普通发热学生,要进行居家隔离、对症治疗,体温正常后可返校上课,必要时学生也需凭医院诊断证明返校上课。疑似感染者,送至指定医院,班主任跟踪学生身体变化情况,与家长保持联系,学生痊愈凭医院诊断证明返校上课。

“我们每一个星期都有一节班会,除了班主任老师安排一周的事情之外,还加了心理辅导、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开学后,高三学生进了校园,我们都按照正常的课程进行,网上授课就停了。学生到了学校,都是单人单座、拉大学生与学生间的距离,其他的课程安排,都是按照国家教育部安排的,除了高考科目外,还有几节自习课及两节体育课。每天上午一个课间,下午一个课间。”孟志坚说。

六人宿舍改为最多三人一间

晨报融媒记者6时30分来到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看到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都已到达工作岗位,学生们排队接受体温检查后进入学校。

成都学生上课戴口罩吗(上课佩戴口罩每班不超30人)(3)

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的学生正在进行体温检测 许战国摄影

记者了解到,今天,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高三、初三共有563名学生到校复课。为避免学生扎堆,学校安排错峰入学。

6时30分到6时50分,高三年级的308名学生到校;6时50分到7时10分,初三年级255名学生到校。所有入校的学生和老师都要经过体温检测后才能入校。

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副校长冷海东介绍,学校每天对教室和走廊,办公区、其他功能区域进行两遍消毒、三次通风,对学生食堂,每天进行三次消毒并配备免洗手消毒凝胶,学生打饭窗口用隔离带分离,一个窗口一排,在地上有距离标识,表示保证学生之间间隔1米,就餐时每张桌子只坐两人,对角坐。

因为有一部分学生住校,以前是6个学生一间宿舍,现在改成最多三个学生一间宿舍。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吃饭、睡觉都要戴口罩,学校的每一个位置都有专人负责消杀,学校的室内文体场馆暂时不开放,只开放学生实验室。

在线上教学时,学校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主要是对学生调整心态的疏导以及对防控疫情知识上的掌握。在开学前两天,学校就以电子版的形式发放了告家长一封信,今天开学的孩子要将近14天的体温记录和出行记录登记好家长确认签字交到学校。

开学后,学校师生进入校园的流程会和今天一样,做到每进入一人都要按要求进行检查,不接受检查不允许进入校园。

每班人数不超30人

“间隔1米,不要聚集 ”……今日一大早,呼和浩特市六中初中部,初三的学生戴着口罩有序进入校园。

成都学生上课戴口罩吗(上课佩戴口罩每班不超30人)(4)

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的学生排队有序进入校园 弓小立摄影

晨报融媒记者在校门口看到,学生与学生间隔1米,白色帐篷内红外线测温仪前短暂停留完成体温测量。

上午7时,班级里,学生听着广播里的国歌进行虚拟升国旗仪式。7时20分,每个班级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动员学生齐心防“疫”,做好自身防护,迎接新学期的第一课。同时,学校在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了“防疫措施”“疫情防控流程图”等防疫知识海报。

同时,为确保学生正常上课,学校提前调整师资力量,优化教学计划,实现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与原定春季学期教学计划有序衔接。

成都学生上课戴口罩吗(上课佩戴口罩每班不超30人)(5)

复课后的第一课 弓小立摄影

目前,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初中部已有500多名学生返校复课,初三年级从之前的10个班级分成20个班级进行教学,班级合理分配人数,以小班为主,不超30人,实行单人单桌,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最大化,门窗保持常开状态。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专属座位,小班化教学讲台课桌间隔1米以上,讲课时,学生和老师统一佩戴口罩,确保安全教学。

在学校的物资储备室,喷壶、口罩、消毒液、洗手液都已配备到位。每个班级门口都放有洗手液,学生下课后排队洗手消毒。

“复课前,班主任、行政人员、保洁人员进行了培训消杀工作,教室公共区域每天进行两次消杀,消杀工作由班主任和保洁人员共同完成。”副校长李海滨介绍。

物资储备齐全

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副校长冷海东介绍,学校准备了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共计7000个,弱酸性次氯酸消毒液、免洗手消毒凝胶、84消毒片、洗手液、84消毒液、复方甲酚皂消毒液的储备量可以满足学校使用30天左右。学校还提前配备了两台红外线体温检测仪、11把额温枪、6间隔离室。

晨报融媒记者从呼市第二中学也了解到,学校根据情况选择了84消毒液、消毒粉、84泡腾片、75%医用酒精及紫外线灯进行消杀工作。教学楼外围、楼道由物业安排专人进行消毒。班级教室、办公室卫生及消毒,由值日生负责。开学后,每班要配发84泡腾片,专人保管,每日中午、晚上放学后完成。需要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湿式拖拭讲台、课桌椅、窗台、开关、门把、地面。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门窗同时打开对流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同时要注意保暖。垃圾要日产日清。卫生间消毒“一课一过”,同学们去卫生间时要有序排队,保持1米以上距离。

孟志坚表示,学校设立了独立的观察隔离室,用于留观发热和可疑症状者。

部分学生有从医想法

30日上午,晨报融媒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呼和浩特市铁路第二中学采访。

成都学生上课戴口罩吗(上课佩戴口罩每班不超30人)(6)

 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红外线检测体温 张慧敏摄影

即将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表示会紧张、焦虑,但是会努力克服。记者了解到,因为这次疫情的发生,也有部分学生表示会在将来选择学医。

记者随机采访了复课的三名学生。

白丽娟说:“之前有过从医的想法,经过这次疫情,看到那么多一线的医护人员在前线奋斗,我就想到了那句,‘不是岁月静好,而是有人替你负重砥砺前行。’这句话让我感到非常励志。”

学生严格说,因父母都是医务人员,所以从小希望做一名医生,长大以后可以救死扶伤。

王晶说,希望以后会从事和医学有关的工作,以后国家需要的时候,她也可以站在一线,去挽救更多的生命。

上网课时体育课最有意思

正在等公交车的呼和浩特市第26中学初三学生武泽蓉说,她觉得返校上课要比上网课好很多。

回想居家上网课的日子,武泽蓉觉得体育课最有趣,因为体育老师会带领同学们视频跳远、蹲起、跳绳和仰卧起坐,同学们在家也能锻炼身体。

经历了这次疫情,她认为医生和护士十分伟大,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治病救人,她希望多年后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为社会做出贡献。

呼和浩特市第27中学初三学生王宇在校门口等待同学,他的家距离学校三公里左右,早上是父亲开车送他来的。

对于开学,王宇既期待又忐忑。

王宇说,开学后马上就要进行一模考试,他有点担心自己的成绩会因居家复习效果不好而受到影响,他平日里成绩优异,能在班级排到前五名。

开学后,王宇认为,同学们应该放平心态,不能慌乱,在保证学习的同时也要把学校要求的防疫工作做好,二者缺一不可。


来源:内蒙古晨报融媒记者综合报道

责编:赵鹏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