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比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不起的盖茨比真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1896-1940)所著的中篇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2013年被导演巴兹·鲁赫曼改编成同名电影,男主角就是我们喜爱的小李子: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电影一经上映顿时名声大噪,并一举夺得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原著小说也就理所当然的被疯狂追捧,书籍销量水涨船高,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盖茨比是个什么样的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盖茨比是个什么样的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1896-1940)所著的中篇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2013年被导演巴兹·鲁赫曼改编成同名电影,男主角就是我们喜爱的小李子: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电影一经上映顿时名声大噪,并一举夺得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原著小说也就理所当然的被疯狂追捧,书籍销量水涨船高。
小说讲述了贫穷小子盖茨(Gatsby)比爱上富家千金黛西(Daisy)的故事。青年的盖茨比由于出身未能与黛西走到一起,五年后盖茨比与黑社会勾结倒卖酒精发了大财,在长岛购买别墅举办舞会,饮酒享乐夜夜笙歌,而这一切只为有朝一日与住在海岸对面的黛西重拾旧情。但双方惊喜重逢后,盖茨比发现她不仅有了家庭也并非他幻想的那样完美,黛西所钟情的只不过是盖茨比的钱财,最终也不愿放弃家庭离他而去。归途中黛西开车意外撞死黛西丈夫的情妇,盖茨比最终替黛西顶罪而死。
这篇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并无新奇之处,却与菲茨杰拉德的亲身经历如出一辙。菲茨杰拉德与盖茨比一样出身卑微,父亲经商失败让这个中产家庭家道中落,连上大学也要靠亲戚资助。1920年因其小说《人间天堂》名声大噪,也获得了出身不凡风流窈窕的泽尔达的芳心。婚后二人挥金如土,讲究排场,在菲茨杰拉德创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时,妻子还在频繁出入舞会结交男性。最终稿费挥霍殆尽,妻子因精神问题进入精神病院,菲茨杰拉德无心创作靠给流行杂志写稿维持生活,最终也因酗酒导致心脏病突发而去世。盖茨比的人生也是菲茨杰拉德的一生,总结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菲茨杰拉德的墓志铭: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1998年,美国现代图书公司选出了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评选小组由纽约公共图书馆(Modern Library)以及兰登书屋(Random House)的编辑组成。《了不起的盖茨比》位列第二名,第一名为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事实上这份小说名单引起了我的质疑,在我看来无论是《尤利西斯》还是《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没有足够的分量排在这个位置上,尤其是在藐视众多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前提下。那么评选小组究竟什么来历能有胆量做出如此的排名?他们的排名依据又是什么呢?
兰登书屋是美国最知名的图书出版商,出版了许多不朽经典,而纽约公共图书馆是美国最大的市立公共图书馆。但实际上纽约图书馆评选的均为兰登书屋出版的作品,至于缘由虽不得而知也可窥见一二。至于评选目的,兰登书屋创始人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表示,“It’s a way to bring the Modern Library to public attention and stimulate sales of its books”[1]。这下可以发现,这个评选在本质上不过是一次商业合作活动,目的一方面在于刺激图书销量,另一方面让纽约公共图书馆更多的走进大众视野,至于图书本身的遴选自然不会在一个商人的首要考虑范围内。兰登书屋在世界出版商的地位却让这份名单变得举足轻重,许多名单上的书籍因被挂上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一的帽子让不明就里的读者趋之若鹜。然而,如果抛开兰登书屋和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商业目的,回到这份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的清单上来,这些小说本身的文学价值又如何呢?以下是部分入选的小说:
作者名称 |
国家 |
作品名称 |
著作年份 |
詹姆斯·乔伊斯 |
爱尔兰 |
《尤利西斯》 |
1922 |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
美国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1925 |
詹姆斯·乔伊斯 |
爱尔兰 |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
1916 |
纳博科夫 |
俄裔美籍 |
《洛丽塔》 |
1955 |
赫胥黎 |
英国 |
《美丽新世界》 |
1932 |
威廉·福克纳 |
美国 |
《喧哗与骚动》 |
1929 |
约瑟夫·海勒 |
美国 |
《第22条军规》 |
1961 |
柯斯勒 |
匈牙利 |
《中午的黑暗》 |
1941 |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 |
英国 |
《儿子与情人》 |
1913 |
约翰·斯坦贝克 |
美国 |
《愤怒的葡萄》 |
1939 |
劳瑞 |
英国 |
《在火山下》 |
1947 |
塞缪尔·巴特勒 |
英国 |
《众生之路》 |
1903 |
乔治·奥威尔 |
英国 |
《一九八四》 |
1949 |
罗伯特·格雷夫斯 |
英国 |
《我,克劳狄》 |
1934 |
弗吉尼亚·伍尔夫 |
英国 |
《到灯塔去》 |
1927 |
德莱赛 |
美国 |
《美国的悲剧》 |
1925 |
卡森·麦卡勒斯 |
美国 |
《心是孤独的猎手》 |
1940 |
库尔特·冯内古特 |
美国 |
《五号屠宰场》 |
1969 |
拉尔夫·埃里森 |
美国 |
《隐形人》 |
1952 |
理查德·赖特 |
美国 |
《土生子》 |
1940 |
索尔·贝娄 |
美国 |
《雨王亨德森》 |
1959 |
约翰·奥哈拉 |
美国 |
《相约萨马拉》 |
1934 |
约翰·多斯·帕索斯 |
美国 |
《美国》 |
1936 |
舍伍德·安德森 |
美国 |
《俄亥俄,温斯堡》 |
1919 |
E·M·福斯特 |
英国 |
《印度之旅》 |
1924 |
亨利·詹姆斯 |
美国 |
《鸽翼》 |
1902 |
亨利·詹姆斯 |
美国 |
《使节》 |
1903 |
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节选,来源:百度百科
可以看到这里除了乔伊斯、菲茨杰拉德还有许多伟大的作家,比如乔治·奥威尔、赫胥黎、福克纳、亨利·詹姆斯(心理分析小说鼻祖)以及数不清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份清单几乎囊括了二十世纪最经典的英文小说。但要说将20世纪文学巨著按照等级划分出前一百名,恐怕历史上无论哪个文学大师也不敢将这些作品分出个一二三四,何况一些图书馆和出版商的编辑,从文学批评上讲也是不专业不科学的,这比将二十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成就排名还要来的不靠谱。另外,目前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的网站上[2]列出的只是清单,并没有进行实际的排序。所以《尤利西斯》被称为“百大英文小说之首”仅仅只不过是这本小说恰好在一个出于商业目而列出的的小说清单上的第一个,《了不起的盖茨比》排名第二自然没有任何文学上的根据。这种出版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行为导致某些作品的文学成就被刻意高估或低估,蒙蔽了读者的眼睛,严重的说是在愚弄读者的审美趣味。再来纵观这份清单,也能发现大部分都是英美作家,而以英美作家代表所有以英语创作为基础的作家,评选狭隘。不过,总的来说,无论是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还是20世纪百大英美小说,兰登书屋尽管有哗众取宠攫取销量之嫌,但还是让许多经典小说进入了大众视野,让普通大众放下娱乐活动来更多地阅读图书,让许多文学爱好者有一份重要参考,it’s a way, indeed, to bring the novel to public attention。
撇清加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假头衔,现在可以开始探讨这部小说本身。先来说说小说的文字,给我个人触动比较深的是菲茨杰拉德所赋予文字诗一般的浪漫色彩,这来源他自小受到文艺熏陶所产生的对文字的敏锐嗅觉,也是化腐朽故事为神奇的关键。小说的叙述者尼克第一次来到黛西家中时有一段梦幻般的描述让我比较欣赏:
我们穿过一条高高的走廊,走进一间宽敞明亮的玫瑰色的屋子。两头都是落地长窗,把这间屋子轻巧地嵌在这座房子当中。这些长窗都半开着,在外面嫩绿的草地的映衬下,显得晶莹耀眼,那片草仿佛要长到室内来似的。一阵轻风吹过屋里,把窗帘从一头吹进来,又从另一头吹出去,好像一面面白旗,吹向天花板上结婚蛋糕似的糖花装饰;然后轻轻拂过绛色地毯,留下一阵阴影,有如风吹海面。
屋里唯一静止的东西是一张庞大的长沙发椅,上面有两个年轻的女人,活像浮在一只停泊在地面的大气球上。她俩都身穿白衣,衣裙在风中飘荡,好像她们乘气球绕着房子飞了一圈刚被风吹回来似的。我准是站了好一会,倾听窗帘挂动的噼啪声和墙上一幅挂像嘎吱嘎吱的响声。突然砰的一声,汤姆·布坎农关上了后面的落地窗,室内的余风才渐渐平息,窗帘、地毯和两位少妇也都慢慢降落地面。
——《了不起的盖茨比》9页,译林出版社
这两段文字没有具体描述黛西和好友贝克,只说有两个年轻的女人,但气氛却烘托得十足,仿佛两个尘世中的精灵一般。首先是动静的烘托,风中一切都在有节奏的律动,草向着屋内涌动,窗帘吹向天花板,飘荡的衣裙,窗帘的挂动声以及挂像嘎吱嘎吱的响声,这一切自然而又平淡,而唯一静止的东西沙发一出现,这个庞大空间便有了中心,一切运动的东西都为了烘托沙发上的两个女人,牢牢地吸引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这体现着菲茨杰拉德扎实的写作功底。其次是梦幻一般的想象,窗帘拂过地毯犹如风吹海面留下了阴影,消除了空间的概念,室内室外浑然一体通通融入自然。把窗帘比作白旗,把糖花装饰比作结婚蛋糕,屋内二人好像刚刚乘坐着大气球绕屋子一周还未平静下来所以才衣裙摆动,在这种环境下是富有诗意而又充满激情幻想的一种浪漫,让人联想到了美国人的探险精神和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此外,文字产生的画境除了体现在对立体空间的描述,也离不开作者对色彩的使用,玫瑰色的屋子,白色窗帘与绿色草地,绛色地毯和袭袭白衣,色彩对比产生奇妙的视觉冲击,虽无画笔,画境已出。直到黛西丈夫汤姆关上落地窗,这一切浪漫与幻想才戛然而止,而此时两位女性还未登场。
此外,作者对于象征手法的使用是较为成熟的。书中有一个重要的物品就是黛西家码头的绿灯:
“要不是有雾,我们可以看见海湾对面你家的房子,”盖茨比说,“你家码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黛西蓦然伸过胳臂去挽着他的胳臂,但他似乎沉浸在他方才所说的话里。可能他突然想到那盏灯的巨大意义现在永远消失了。和那把他跟黛西分开的遥远距离相比较,那盏灯曾经似乎离她很近,几乎碰得着她。那就好像一颗星离月亮那么近一样。可现在它又只是码头上的一盏绿灯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105页,译林出版社
当我坐在那里缅怀那个古老的、未知的世界时,我也想到了盖茨比第一次认出黛西家码头尽头的那盏绿灯时所感到的惊奇。他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上,他的梦一定就像是近在眼前,他几乎不可能抓不住的。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丢在他背后了,丢在这个城市之外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中不知什么地方了…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 ……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了不起的盖茨比》207页,译林出版社
这盏绿灯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首先绿灯即黛西,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盖茨比心中的黛西,她对于盖茨比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他买下别墅整日举办晚会开销巨大,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离他心中的黛西更进一步,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让她发现,盖茨比对爱情忠贞不渝,从这点上来说盖茨比单纯又富于理想化。但书中尼克评价盖茨比道,“但实际上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这并不是由于她本人的过错,而是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青年的盖茨比离他的黛西遥不可及,社会阶层犹如一道铁门将他和黛西赤裸裸地无情隔开,要走到她身边需要突破无数的艰难与险阻,可他实在太微不足道,所以他只好不断美化黛西,让她成为盖茨比的精神支柱也就是那盏绿灯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不断前进。等到最终那盏绿灯离他只有一道浅浅的海湾之时,盖茨比却仍然没有看清那盏绿灯早已不是真实的黛西,而是他无数次美化后的幻想的产物,他为之付出一切代价与努力的不过都是臆想罢了,遑论黛西早已在尘世中改变了自己,更加可悲的是盖茨比也在这洪流涌动中改变了自己,梦也早已不是最开始时候的那个爱之梦。若再重新审视这段文字,这盏绿灯有着更加深刻的含义,因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盖茨比对黛西的痴情,更象征着他努力不懈奋斗获得美好未来的决心。但他却落得如此悲惨结局,最终破碎的不仅是他的爱情,也是他的美国梦。盖茨比梦的破碎也是许多同时代美国人的共同悲剧,自然也包括作者菲茨杰拉德。
美国自十九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后,现代工业化进程高速推进,经济迅速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成为了工业发达在全世界有关键地位的新兴巨头。此时的美国人民正如同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人民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不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这就是美国梦。美国梦象征着自由、平等、民主,是美国精神的核心。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每个美国人民都充满着理想主义,相信他们的国家始终是坚持正义、追求自由与理想的,而一战爆发后美国以人道主义为借口参与战争,刺激了当时无数的青年美国人怀着梦想为了捍卫世界民主前赴后继的奔赴前线,包括著名作家海明威以及菲茨杰拉德(菲茨杰拉德军训时战争已经结束,所以他实际上并未来得及参与战争)。但是《凡尔赛和约》只不过是对战败国德国的进一步掠夺,赔款和割地对于德国人民来说毫无人道主义可言,这给参战的美国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伤痛。战后美国进一步扩张和开放,人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经济的虚假繁荣与人民荒芜内在的矛盾在美国人中从一战结束一直延续到二战,促成了“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主要就是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是一个传奇人物,在一战中因参与救援而被意大利政府授予银质徽章,有过好几段婚姻,一生充满迷茫与彷徨,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以及《乞力马扎罗的雪》。作为同一流派的作家,可以将菲茨杰拉德与海明威作一番比较。与海明威相比,菲茨杰拉德作品显得寥寥,只有《了不起的盖茨比》名声比较响亮,所以以《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合他的人生经历来分析他小说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文学成就还是比较有借鉴意义的。
首先,菲茨杰拉德在对浪漫主义的追寻这点上有别于海明威。家庭传统让他幼年接受艺术熏陶,随母亲出入上流社会,加之并未实际参与战争,对战争的体会自然不及在炮火中颠簸的海明威,一生都在摩登都市的灯红酒绿中度过。美妙的城市生活体验成了菲茨杰拉德小说的主要背景,这对他探索浪漫主义有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菲茨杰拉德完全沉浸于都市生活,在金钱的世界里饮酒享乐,但他也敏锐地察觉到了美国社会追求物质财富背后的巨大问题。第一,拥有财富在美国社会中仍然不能改变固化已久、讲究出身的社会阶级。用尽全力攀爬到上层社会的盖茨比仍然被粗鲁而花心传统权贵的代表汤姆·布坎农所鄙视,因为盖茨比的钱是和黑社会买下许多药房私卖酒精得来的,在他花钱举办的酒会中人们不仅不请自来还对他议论纷纷,怀疑他是否上过牛津甚至还暗地说他涉嫌谋杀。人与人并不像美国政府所吹嘘的那样生来平等,有的人生来就含着金汤匙,也有的人从来没有不考虑过温饱,他们大多数人的社会地位从出生一直到死都不会改变,甚至还要写入他们下一辈的基因里。有的人甘于命运,在政府给他们画的美好愿景中妄想着终有一天能够平等地享受美好生活和他人的尊重;也有人不愿在泥淖中浑浑噩噩度过一生,于是他们不择手段地奋力向上爬,但等他们到了顶峰才发现他理想中的上流社会实际上不仅充满了丑陋和罪恶也不愿意张开怀抱接纳他们。第二,物质财富的积累与自由的获得并不能改变精神世界的空虚,无论是菲茨杰拉德所代表的上层社会还是普通的劳动工人都同样地体会到了他们内心的异化、孤独和绝望。资本主义社会独特的生产方式导致一切都抽象为可量化的概念物,物品只在消费中体现着交换价值,人与具体的现实生活失去了联系[3]。菲茨杰拉德既无法摆脱上层社会的高调奢华,又对没有出路的现实感到迷惘和绝望。浪漫主义的追寻不能解决他对生活的悲观情绪,体现在作品里便是小说理想主义背后浓重的空虚与迷惘,这也是他作品的核心悲剧所在。
总的来说,在文字上,菲茨杰拉德的写作功底较为不错,但没能形成鲜明的风格和有开创性的成就,他的理想追求没能脱离世俗的浪漫主义。在反映社会现实上,《了不起的盖茨比》充分刻画出了美国都市社会的迷惘,不过菲茨杰拉德虽然认清了问题却甘愿沉浸于虚荣享乐之中,将自己给自己创造的人生悲剧完完整整的复制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虽然都为“迷惘作家”,菲茨杰拉德在迷惘中向人生低头,海明威在迷惘中奋力挣扎不肯屈服,这便是他俩文学作品内核精神最大的区别。这本没有什么孰优孰劣的问题,有人在盖茨比的爱情破灭和人生怅惘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现状,有人在老人圣地亚哥对大马林鱼的执着中渴望着理想的自己。然而现实是,多数人终究是向往着美好的,他们的个人喜好在民主原则下形成了价值评判体系;而至于少数人要么向他们看齐,要么在洪流的边缘中挣扎徘徊,最终被淹没,激不起一点点水花。
参考:
[1] Paul Lewis, "'Ulysses' at Top As Panel Picks 100 Best Novels".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20, 1998.
[2] Modern Library, 100 Best Novels, 1998. modernlibrary/top-100/100-best-novels/
[3] 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5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