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堪舆五则)

常言说:“穷搬家富挪坟。”在我们这里挪坟求发达的人家不少见,有效果的却很少很少。最近我看了一段《葬经》,其中有这么一种观点,子女是父母的骨血,就像树枝和树干。树干所处的环境当然能影响到树枝的生长。但是,如果子女对父母不好,去世了也完全没有悲痛思念的感情,那葬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好坟地也不会给子女带来好处。因为内心没有联系了,就像树枝脱离了树干。

纪晓岚说:“民间流传,喜鹊和蛇相斗的地方就是吉穴,人称龙凤地,祖先葬在那里后代就会大富大贵。我十二岁的时候,听说淮镇孔氏的田里就曾有蛇鹊争斗,孔家把祖坟迁去,但也没什么变化。喜鹊会吃小蛇,小蛇抗争,这是很普通的事。想必是曾有堪舆师傅给人点葬穴,凑巧指到一处蛇鹊争斗处,后辈发达,于是传扬开去。就像神仙给陶侃指牛眠地为吉穴,同样的情况。仙人告诉他山岗前牛卧的地方是个好墓地,并不是说凡是牛睡觉的地方就是吉地。”

(《晋书》记载:陶侃没发达时,母亲去世,要下葬的头几天,他家的牛跑丢了。陶侃四处寻找,一个老翁对他说:“我看到一头牛躺在前山的洼地里,那个地方风水很好,父母葬在那里,后代会位极人臣。”陶侃听从了老翁的建议,后来成了东晋的名将。)

古代志怪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堪舆五则)(1)


我(沧海一粟)家离清永陵四十公里,当地流传着老罕王因占了地气起家的传说。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过去是满族聚居地,明朝末年,好几个堪舆先生发现永陵镇有帝王之气,但是一直没找到具体的位置。

有一天,努尔哈赤背着祖先的骨灰盒路过永陵,在一棵榆树下休息。那棵树枝繁叶茂,中间分叉,他把骨灰盒放在树杈上。再次赶路的时候,却发现骨灰盒长在了树杈上,拿不下来了。原来,帝王之气在地上三尺之处,难怪堪舆先生们找不到。

努尔哈赤把祖先就地安葬(至于骨灰盒是怎么取下来的,没有介绍),就是后来的清永陵。我在年轻的时候曾骑自行车去过两次,那棵大榆树早在清朝末年就被雷劈倒,消息传到北京,慈禧太后震恐。现在又栽上了一棵分叉的榆树,碗口粗细。(现在这棵榆树不是我三十年前看到的那棵,据说屡栽屡死。)

古代志怪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堪舆五则)(2)

《醉茶志怪》里讲:城里张木匠的父亲去世,埋在乱坟地里。他后来暴富,就买了一块地准备挪坟。挖旧坟的时候,挖到一个小池子,水清见底,里面有三条活金鱼。张木匠很后悔,把鱼盛到碗里,准备一起埋到新坟里。半路鱼死了,张木匠逐渐贫穷。

醉茶子说:“风水的事难以琢磨,信与不信任人为之,富贵更是听天由命,岂能是一块地决定的。”

风水的故事还有很多,都很神奇,有一个故事里说,某人葬父,堪舆师给找了一块地,告诫打墓穴的时候不要挖到一丈以下。挖墓穴的工人嫌主人刻薄,特意挖到一丈以下,发现一汪清水,里面有一条金鱼。

古代志怪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堪舆五则)(3)

另外一个故事里,堪舆师找到一块好地,插下一段干柳枝验证,告诉主人明天柳枝就会发芽。被某人听到,黎明去偷换了发芽的柳枝。因为没得到验证,主人弃之不用,那块地被某人买去。

我(沧海一粟)个人认为,秦始皇陵是集全国顶尖的术士,全国最好的墓穴,规模配置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大公子扶苏,秦二世胡亥,秦王子婴都没得善终,秦国江山也瞬间土崩瓦解。


讲一个堪舆师傅看阳宅的故事:某地临湖,烟波浩渺中有一个小岛,大约方圆十亩。东面有冈,蜿蜒起伏,西面有十多个小丘,可以看做亭台楼阁,两条小桥就像开路的仪仗,真是块好地。但是一直没人发现,被农民开垦了土地。

有个姓毛的堪舆先生从江西来,住在姓陶的人家,他卜算如神,宾主很融洽。毛先生经常泛舟湖上,清晨出去,日暮而归。某次他生病卧床,陶翁找来医生诊治,并亲自熬药端上。先生很感激,痊愈后对陶翁说:“感念您的盛德,不知陶翁是想富还是想贵?”陶翁说:“只想致富,没有做官的奢望。”

毛先生说:“湖中小岛可以做宅基地,如果在那盖房子居住,后代会富几百年。”陶翁对他很信任,马上筹集钱把那个小岛买了下来。

开始盖房子的时候,毛先生郑重地对陶翁说:“我本来有二十年的厄运,应当颠沛流离。指点你在这盖房子,触怒地灵,我的眼睛会失明。失明后衣食更是没有着落,您是个讲信用的长者,大富以后,能不能嘱咐子孙供养我呢?”陶翁一口答应,于是,毛先生选了吉日动工,一切方位朝向,尺寸方圆全听他的指挥。

竣工那天,毛先生忽然大叫一声跌倒,扶起来时已经双目失明。陶翁给他单独安排了房间,照顾得很周到。

古代志怪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堪舆五则)(4)

搬家后不久,陶翁看到岸边某处夜间有光,向毛先生请教,先生让他挖掘。挖出十二缸银子,陶家从此大富。

十几年后,陶家两个儿子长大,想进京考试,先生劝阻。陶家儿子不听,坚持进京,都中了举人。回来后,二人对毛先生颇有微词,碍于父亲不敢放肆而已。过了两年,陶家大儿子做了太守,二儿子做了都司。陶家上下喜气洋洋,毛先生默默无言,在无人处悄悄叹息。

又过了一年,陶翁病故,两个儿子辞官守孝(按官府惯例,需要守孝三年)。陶翁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告诫儿子一定要善待毛先生,两个儿子连连答应。但等陶翁下葬后,两个儿子对先生就不在意起来。又加上先生多次劝诫他们要造福乡里,不要作威作福,更让他们反感。

慢慢的,不但供奉越来越差,连仆人也对他不尊重起来。有一天,先生听到一个小童子在他不远处唱童谣:“瞎子瞎零丁,吃了多少死苍蝇。”他听了不由得长叹一声。

某天,一只斗鸡掉到粪坑淹死,陶氏长子戏弄先生,命人洗干净炖了送去。吃完后,小丫鬟于心不忍,悄悄问道:“先生尝出异味了吗?”毛先生虽然没尝到异味,却心里起疑,婉转打听,小丫鬟说了实话。先生不露声色,但心里有了打算。

某天,他向两个公子建议:“这个小岛形如乌龟,在住宅的四周栽上桑树,取绿毛龟之意,更添富贵。”两个公子听从了建议。

桑树栽完,小岛忽然震动了两下,陶家人都很惶恐。毛先生说无妨,又建议在屋后挖小池塘,东西凿深井镇之。完工后,他的眼睛忽然复明,于是告辞道:“承蒙供养二十年,心里很不安,幸好复明,从此告辞。”说完飘然离开。

不久,陶家遭了火灾,财物被焚烧殆尽。两个儿子复职后又因事罢官,穷困潦倒。

故事出自《夜雨秋灯录》,明月竹叶青也讲过这个故事,他改编得比较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