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给我带来最大的利益(在学习的道路上)

学习给我带来最大的利益(在学习的道路上)(1)

谈到学习,很多人就以为那是学生要做的事,成人只需要懂得赚钱即可。

学生时代的学习,是因为国家强制要求必须9年义务教育;而后,也可以在自己或者父母的期望下进一步的深造。

很多人以为毕业后出来工作就可以开始与学习划清界限了。但我不认可这种看法。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都是从不会到会,一开始从自己模仿,或者幸运的话,有人教。这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不过再也没有人逼着我们坐在教室,拿着书本一页页的教我们了,甚至逼你考试。

社会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我们也从社会上学到很多东西。

学生时代,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大不了考试垫底,回家挨批。但是如果出社会了,我们还不好好学习,或者压根不会学习,那么恭喜了,你会遭到社会的“毒打”。

当然社会不会真的打人,只会以其它隐秘的方式让你去体会。如果你没被“毒打”过,说明你真的非常优秀,但是还可能的情况,你还在梦中。

学习这个词,范畴太大了。而基本每个阶段的人,其实都有学习的需求,不管自己有没有发觉。

那么学什么呢?学自己本行业所欠缺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有更好发展前景的,太多了。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学的是自己谋生的行业,如果谋生的主业做好了,再考虑更高层级的。而现实是,很多人谋生的主业还没学好,以为自己全懂了,就迫不及待地想发展自己的副业。结果就是主业赚不到钱,好像副业也就一般般。

建议大家去多打听一下自己行业做的非常优秀的人,他们的收入是多少?自己与他们的差距有多大?

我想大部分的普通人,一定会发现自己与本行业最优秀的人有着非常大的收入差距。那么为什么会有差距呢?我想肯定是自己在某些方面是有欠缺的。

这就回到了起点,先学好自己本专业的东西,不能好高骛远。

我自己曾经走入过一个误区。我认为自己本专业没有前途,哪怕再努力的学,大家薪水也差不了太多。俗话说,男怕选错行,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工作了好几年突然要换另外一个行业,沉没成本太大了,而且也很难转行。

我一开始心态没摆正,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只学了点皮毛,其它行业好像更是觉得啥也不会。于是,反馈在薪水上数字就很不好看了。

随着近几年眼界的开阔(其实也是听来的),发现我这行做的好的人也是大把的存在。他们有点像处在金字塔的上端,外人很难窥探。哪怕知道他们的存在,也更多是传说。

因为他们有着一般人非常欠缺的一项技能,就是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这行学校是没有对应的专业课程,大家都半路出来误打误撞进来的。而这批人大多数都是当年实在找不到好工作才无奈选择这一行。

我们上班基本不会用到英语,没出几年,英语就废了。而那帮厉害的人,正是凭着这项技能可以俯视我们。

知道了自己的弱项,再看看人家的薪水是自己的三五倍,也算是找到了奋斗的目标。

于是兴冲冲的买回来英语教程,开始从最基础的单词开始学。但是学习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我也一样,有时突然感觉自己没有一点学习的欲望。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找个借口先刷刷抖音之类的逃避一下。最后,抖音刷上了瘾,忘记了时间,等想起来今天没还学习,睡觉时间又到了。周而复始,结果一定是放弃学习。

因为有了前面几个月的每天坚持学习,我已经养成了必须逼自己学习的习惯。分享一个经验,如果真的想学东西,比如通过看书学习。千万不要定太高的目标,可以要求自己每天只要看2页即可。

目标小,容易达成。如果状态好,看完这2页你肯定还会继续多看很多页的。如果状态不佳,就逼自己完成最简单的2页的读书目标。

我自己昨天学英语时,一开始感觉特别不想看书,晚上9点就犯困想睡觉。但是任务没完成啊,还是逼着自己看。结果看着看着,突然状态回来,我趁机把前一周学的东西赶紧复习巩固了一遍,感觉效果特佳。

或者用另外一种比喻你更容易接受,就是把学习当做每天吃饭。一天不吃容易饿的慌。但是,如果把不学习当然一天不吃饭呢?或者说借口说平时没空,只有周末有空学习。难道我们都会攒到周末才吃饭吗?

饭要每天吃,学习也是要每天学,掌握知识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人可以一口吃撑胖子。除非这人本来就是胖子。

大家都成年人了,如果要想学习提升,什么事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如何做?心里都应该有杆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