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教育活动(邗城抗疫教育有我)

8月9日,汊河中学教师抗疫志愿服务队再次承担起玉盛公园和汊河中学两个核酸检测点的志愿服务任务。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将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的32人,进一步优化分工安排,力争抗疫工作更加高效,更加有序合理。学校的教师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写下了一则又一则战“疫”日记。

抗疫教育活动(邗城抗疫教育有我)(1)

刘载玉老师:人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你做过什么

疫情肆虐,多方告急。当得知学校组织抗疫志愿服务行动时,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五轮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我都积极参与其中,在校领导的指引和安排下,在不同的岗位,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我做过引导员,头顶烈日、身耐酷暑,不厌其烦地解惑答疑,尤其是面对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群体,更是要耐心地帮助他们。我做过记录员,细心认真地做好每一名受检者的信息登记,不敢有丝毫错误,一写就是半天。写到最后,不仅手不听使唤,连脖颈都僵硬了。我的同事汤子丹更是写到指尖都肿了。我做过检验拍证工作人员,和张定成老师搭档,张老师穿上防护服、全副武装,一工作就是三四个小时,虽然腰酸背痛、闷热干燥,他却说“这样的辛苦,让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每次的志愿服务,虽然很苦很累,但我时刻提醒自己,身为党员,要践行党员誓言,不在乎你得到什么,更应该是你做过什么。为扬州战“疫”,我必须全力以赴!

抗疫教育活动(邗城抗疫教育有我)(2)

薛爱霞老师:抗击疫情,是我们教师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像一枚炸弹,瞬间打破了扬州人舒适与宁静的生活,医护人员立刻投入这场与病毒的斗争,作为扬州人、作为一位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为扬州抗疫出一份力。

虽然我们主要负责的是秩序维持、体温监测、苏康码检查,以及数据登记、核酸采集等,不像医护人员那么专业,但也需要我们付出细心、耐心、爱心。我们不断提醒来检测的人们保持一米线距离,正确戴好口罩,准备好身份证,打开苏康码,有序排队,避免交叉感染等。对老弱等群体,我们设立单独通道进行核酸检测,并关注他们的身体情况,及时提供帮助。烈日酷暑之下,我和胡开梅老师一遍遍提醒、一次次解释、一回回帮助,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一位老太太情不自禁地说:“还是共产党好,为我们老百姓着想,检测不要钱,看病不要钱,还有这么多人为我们服务。”

同样和我一起参与志愿服务的张玉妹老师说:“没想到新冠病毒会肆虐于扬州,作为扬州人绝不可能置身事外,我虽然55岁了,但做一个抗疫的志愿者还是能胜任的。我们一定会取得这场战“疫”的胜利!”

抗疫教育活动(邗城抗疫教育有我)(3)

陈福海老师:参与志愿服务,我们充满热情

连续参加了五轮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工作,我深深感受到了抗疫的艰辛和紧迫。这项工作不仅时间长,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我们教师志愿者无怨无悔,克服身体和家庭多方困难,尽心尽力地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

核酸检测一般在早晨6点开始,我们志愿者5点20就要参加检测前的培训。于是,我就把手机闹钟设定在4点半,要求自己每次都要在培训之前到达学校。可往往等我到达学校时,发现同志们来得更早,大家对志愿者服务工作都充满了热情。烈日酷暑中,大家的脸上满是汗水,厚厚的防护服下的衣服早已经湿透,但大家没有一个退缩,更没有一个叫苦。有困难就上的李忠金老师,总是给自己鼓劲说:“相比人家医务人员的付出,我们的工作根本不值一提。”

抗疫教育活动(邗城抗疫教育有我)(4)

刘桂明老师:我和95后并肩作战

坚持,再坚持,扬州市第五轮核酸检测工作终于结束了。面对这一波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年龄偏大一些,就可以袖手旁观。作为一名工作了30多年的汊中人,我觉得:在这特殊时期,我有义务、更有责任,尽我所能去听从学校召唤,协助社区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今天,是我又一次参加志愿抗疫服务工作。一天忙下来,对我这个60年后来说,还是很累人的,尤其是椎间盘突出的老腰,到晚上基本直不起来了,但比起那些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来,这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才更加辛苦,更加的了不起!

95后的朱旭老师穿上了防护服,协助医生进行核酸采集。年轻的小伙子干劲十足,完成了自身工作还主动帮助他人。他坚定且乐观地说:“扬州八月的天,热得如同时间静止了一般。可是无论多么闷热、多么寂寞、多么困难,都无法阻挡下一个‘烟花三月下扬州’!”听到这样的话,我心想,小伙子好样的,我们一起加油!

抗疫教育活动(邗城抗疫教育有我)(5)

在这场战“疫”中,他们是带着红袖章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他们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他们的辛苦和努力,一定会让大家早日相聚在瘦西湖畔,欣赏那“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美景!(屠义明 姚美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