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如果心中有方向)

#颜读论语#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如果心中有方向)(1)

昨天讲了君子不重不威,无友不如己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知错就改,接下去有个结论性的论述。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认真对待结果,慈悲地对待生死,一切从长计议,而不只顾眼前,鼠目寸光,民风才能醇厚有仁。

这句话历来的解释很多,有的解释为认真对待父母的葬礼,追思他们的过往,守好最后的孝道,民风就淳朴了,这是理学派基于孝道之理的解读;还有的解释为,想清楚生命的意义,不断学习传承往圣先贤的智慧,民风就淳朴了。

如果联系上下文,仅仅讲守孝这件事,有些狭隘突兀,太多人把论语学而的每句话当做独立的只言片语,当做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微博语录;其实,都是一个有内在逻辑,相互呼应的,把每句孤零零去看待和理解,也太辜负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了,没有真正悟到论语教导的精髓。

慎终追远,是对君子不重不威,无友不如己者的总结。为人处事要归于仁道,就是要爱己爱人,才能有好的结果;一个人如果做事不考虑后果,冲动鲁莽,急功近利,自私狭隘,唯我独尊,是不可能归于仁道,有好的结果。慎终追远,是善始善终的意思。

做人的善始善终,就是要明白这辈子的使命,活着的意义,然后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最终做到无怨无悔,不留遗憾。孔子对做人的追求,就是仁道。在追求成仁的过程中,就要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忠信合。 就是要三省吾身,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有错必改,这是为了仁这个终,而要追的远。

这个远,我更愿意解释为渊源。一个人怎么看待死亡,看待人生,也决定了怎样去活着,认为人活一世只为自己快活,把为人当做度假享乐一回的话,自然做事不会从长计议,就像我们出去旅游一样,走马观花。

只顾享乐,不会过多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有什么影响,随手扔垃圾、随处刻字、攀爬雕像照相;如果人生就是来享乐的,单一追求短暂的快乐,那么钱权交易、肆意妄为、挥霍无度、骄奢淫逸就变成他们的追求,即便明天去死今天也要如此快乐。

其实,保险业里这种风气也是有的。不问明天只管今天,不管续期只管签单,不管留人只管找人,什么人都要,什么单都签,要的就是现在的荣誉或考核,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不考虑严重的后果,做不到慎终的人大多不会追远。

因为他们的结果就是大不了不干了,把做保险当做跳板,人脉变现的一时之举,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撤。一个保险业的过客又怎么能期待他能踏踏实实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知错就改呢?这样浮躁功利的人又怎么可能修得仁道呢?

我们走进真正的农村,常会用民风淳朴去形容村里的人,而我们常用市井之人形容鼠目寸光世故圆滑斤斤计较的人。为什么城市和农村的民风如此不同呢?因为城市里多是商业是交易,是追求快速要结果的,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择手段;而农村里多是农耕文明,没有商业的戾气,讲究因时而作,春种秋收,不能拔苗助长。

因为他们能如此追远,所以才更珍惜收获的结果,农民的慎终就是看中秋天的结果,追远就是好好春播夏耘,再等待秋收,还要冬藏,为开春做准备;所以,农村民风普遍比城市里淳朴厚重。

要想做一个好人,君子,岂是一朝一夕就能修得的?你越重视的结果,就越要认真对待从长计议。孩子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这个结果重不重要?如果重要,非常重要,就要追远,从长计议,不能有任何功利的想法和做法;如果你的保险事业你很看重,也一样要从长计议,不能浅尝辄止鼠目寸光;如果一段感情值得你珍惜,也要从长计议,不能总是自顾自快活,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如果一个客户值得你珍惜,也要从长计议,真正把客户长远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误导欺骗获得一时的业绩;如果一个组员值得你珍惜,也要从长计议,从各个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培养他独立自主,敬业专业。

农民知道生命的历程只有付出和等待,相比他们,我们大多数人真的是无知,要么不肯付出就想要结果,要么付出了等不及结果,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厚德呢?

慎终追远,可以作为每个人的座右铭,可惜几千年来,这个成语大多都被写在令堂和家族祠堂里,变成了追思先祖的专用语,实在是对圣贤教导的误解误读。希望大家要正确理解这句话,慎终追远,善始善终,从长计议。

早课结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