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家长给孩子做了榜样(将自己的物品充公)
开学三个星期了,不少同事又开始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战利品”。老师在课堂上时而会提到拾金不昧,为了鼓励大家养成拾金不昧的优秀品格,特别制定了加分制,如果捡到东西主动上交老师,除了得到表扬以外,还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表现加分。
于是乎,很多孩子通通“大义灭亲”,抛弃自己的铅笔、橡皮擦等等,主动上交给老师,还撒谎称这是自己在教室的某个角落捡到的。可奇怪的是,每周班会的时候,老师拿着这些“战利品”,准备让同学们自行认领,可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老师带来的东西是自己的。
面对同学们的这一表现,老师们也苦恼了,本来是想引导孩子拾金不昧,没想到现在每天除了频繁的登记以外,还得专门腾一个箱子来给孩子们装“捡来的东西”。而家长们也郁闷,孩子总是隔三差五就说铅笔掉了,橡皮擦掉了,还急着要换新的。
培养孩子拾金不昧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但面对孩子总是习惯性把自己的物品上交给老师为表拾金不昧,在这看似萌萌哒的背后,家长和老师都可以这样引导引导,以免孩子对拾金不昧的理解有失偏颇。
(1)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表示拾金不昧而撒谎拾金不昧,出自清·吴炽昌《 客窗闲话·义丐》:“乃呼里长,为之谋宅于市廛 ,置货立业且表之以额曰‘拾金不昧’。”它指的是良好的人的道德和社会风尚。
为此,还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千百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直把拾金不昧作为一项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传承。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明确的告诉孩子,用撒谎的方式来获得拾金不昧的表扬和赞赏,就等于对拾金不昧的理解变味了。如果为了显示自己拾金不昧就习惯性撒谎,这可以说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表现。
(2)把“拾金不昧”记在自己心里,成为丰富自己内涵的一大能量
“拾金不昧”不是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它存在一定的几率性,可能会在下一刻发生,但绝对不是一定会在下一刻发生。把拾金不昧的精神刻在自己的脑海里,成为约束自己不强占别人的物品的一种能力,让它成为丰富自己内涵的一大能量。
时刻告诉孩子“捡的要还,买的要钱”,不是自己的,绝不占为己有,捡来的东西应该如实上报或上交,如果孩子刚开始只是把捡来的东西当做自己的使用,当孩子尝到甜头后,很有可能就会故意把别人的东西偷来当做自己的东西,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好奇心。
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我们都不应该把孩子“将自己的物品,上交给老师当做拾金不昧”的事情,看成是萌萌哒的一种表现。我们更应该让还明白拾金不昧的真正含义,别让孩子一直误解下去。
————————
你的孩子有拾金不昧的习惯吗?快分享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点点赞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