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列车三次拒绝戴口罩后续(一句话一天重复上千次)

“请您站在一米线后,与前面旅客保持距离。”今天,春运首日,北京西站北广场进站安检处,工作人员不断提示着没注意到脚下黄线的旅客。从进门自动测温,到等候过安检门,这样的“一米线”一直在脚下铺开。受疫情防控、非必要不出京倡议影响,往年春运时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变得安静不少,进站也未出现排大队场景。

男子在列车三次拒绝戴口罩后续(一句话一天重复上千次)(1)

安旭东 摄

早上7时,安检大队大队长聂佳明就准时上岗了,“虽然旅客没有往年多,但是要管的事儿可更多了。”在安检通道间巡视,聂佳明双眼一直盯着旅客脸上的口罩。“您好,请将口罩戴好!”“请您配合戴上口罩进站!”这样的话,他一天要重复上千次。遇到忘拿口罩出门的,聂佳明会迅速从工作台上抽出一次性口罩送给旅客,并要求对方现场戴好。

离他不远的大门口,数台红外测温仪正在忙碌运行,每个旅客进门通过时,电脑屏幕上都显示着当前体温。“一旦出现发热旅客,红外测温仪就会自动报警,经过手持测温枪验证后,我们需要关闭旅客所在通道,将其带到隔离区。”聂佳明指着最东边一块用屏风隔开的区域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北一层进站口共有10个安检通道,由于客流量不大,常态下仅开启了3个。“如果旅客进站量忽然增大,我们会动态调整,开启更多安检通道。”聂佳明说,昨天就碰上了一拨大学生,50多人统一坐车过来,他们迅速增加两个通道,方便旅客快速进站避免造成聚集排队。“安检进站是铁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一定要守住!”

春运首日,西站候车大厅与往年相比稍显冷清,但工作人员依然很忙碌。“按照要求4小时消毒一次,像卫生间接触频繁的点位,1小时就要消毒一次,轮椅也是用一次消毒一次。”正在检查母婴室消杀情况的值班员韩佳告诉记者。

“036”爱心候车室服务台前,班长陈晨正在迎接前来候车的重点旅客。一位盲人旅客在工作人员搀扶下来到候车室门口,陈晨迅速填好《特殊重点旅客服务交接簿》,上面写着车次、车厢、服务人等信息,随后将其安顿到重点帮扶区,发车前再亲自将其送上车厢,交给列车上的值乘人员。“一会儿我们还将迎接一位担架旅客,救护车停到二楼平台,我们需要将其抬进来送到列车上。”陈晨说。

记者在重点帮扶区看到,对于年纪太大无法久坐、手术后无法坐立的旅客,工作人员还会安排可躺式座椅。目前爱心候车室每天要服务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近200人,每位工作人员日均站内行走2.5万步。

(原标题:安检队长聂佳明 第一道关口,一定要守住!)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孙宏阳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