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兴特意给悼词加一句话(汪东兴特意给悼词加一句话)
1976年9月9日凌晨5点10分左右,天刚蒙蒙亮时,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周启才突然接到一通急电,对方正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
双方没有寒暄,汪东兴直奔主题说:“老周,你带上那两件封存的文稿,速到主席住地会议厅来。”
听到“文稿”二字,周启才顿时紧张起来,产生很不好的预感。因为这两件被严密封存的文稿,正是中央嘱托他和李鑫撰写的毛主席逝世的讣告与悼词。
果不其然,周启才刚赶到主席住地会议厅的大门,汪东兴便悲痛而又严肃地告知他:“毛主席今天凌晨逝世……现在政治局正等着讨论讣告和悼词文稿,你赶快进去。”
经讨论,汪东兴等人认为周启才和李鑫撰写的这两篇文稿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汪东兴还想在悼词中加一句话,于是让周启才去询问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的意见。
华国锋细品汪东兴想要加的话,认为非常有必要,给出四字回复:“我很赞同!”就是这一句话,影响了接下来中国的走向。
图|华国锋
9日零时10分,毛主席永远地合上了双眼。凌晨2点左右,为处理主席的后事和应对国内外各种可能爆发的危机,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延续到凌晨5点才短暂休息。
周启才刚进入会议厅就被厅内的气氛给感触到了。只见灯光暗淡,一片沉静,充满了悲凉,同时又有莫名的紧张之感。
华国锋拿到文稿后,先为会议定基调:主要讨论讣告文稿,必须在会中定下来,下午要对国内外进行广播。然后指示周启才阅读讣告内容。
最终,全文2500多字的讣告正式被定名为《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名义发布,计划下午4点对国内外广播。
9日是周四,群众和各机关部门都忙于工作。不过下午3点左右,人们几乎都在同一时间收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连续发出的广播预告:今天下午4点有重要广播,请注意收听!
下午4点,以万分悲痛之心情,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准时播报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宣告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已离我们而去。
这一则噩耗犹如一个重磅炸弹一样,瞬时在海内外引起了剧烈轰动,人们奔相转告,无不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
不到15分钟,海外的主流媒体、世界主要通讯,如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争相报道主席去世的消息。
不到10天,中国政府便收到了来自全世界123个政府和首脑的唁电或唁函,海外使馆也收到了共计105个国家领导人或其代表的吊唁。
联合国总部罕见地为毛主席降了半旗,联合国大会主席高度评价:“他(毛主席)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此外,还有53个国家也降了半旗,多个国家的组织和各国际会议展开了追悼活动。
然而,事事总有遗憾。全世界还有唯一一个对毛主席逝世表示“不闻不问”的大国,它便是昔日的老大哥苏联。
莫斯科可谓是异常平静,主流媒体几乎没有报道有关毛主席的消息。
与之相反的是,《真理报》却发表了一篇针对性和威胁性比较强的文章,扬言如果中国一个月内不推行和解政策,那么他们将做出某些“不可逆转的决定”,火药味十足。
无论怎样,国内外都因毛主席的去世而感到悲伤和惋惜,并没有受到苏联的影响。
朱德的夫人康克清听到消息后,忍不住大哭了起来:“大半年里,三个伟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
叶圣陶对此也久久不能缓过来,当日便在日记中写道:“巨星陨落,非止我国,举世将永远追念。”
对于我党高层,特别是那些日夜监护毛主席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们几乎都已能预感到毛主席将不久于人世。
不过,由于没有接触毛主席的机会,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并不怎么清楚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因此听到他已离我们而去时,大家不由得感到异常震撼、惋惜和悲痛,就像“天塌了”一般。
毛主席酷爱运动,身体一向硬朗,人们不敢相信他这么早就离去了。
1956年,63岁的毛主席第一次畅游长江。事后,他潇洒地留下了“万里长江横渡……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霸气诗句。
此后主席就停不下来了。据相关统计,到1966年7月16日最后一次畅游长江时,毛主席已“横渡”18次长江,人们不得不被他的意志力和身体素质所折服。
特别1966年的那一次,正是毛主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又一证明,不仅全国为之轰动,《人民日报》也两度设为头条进行报道。
当时已73岁高龄的毛主席依然精神抖擞,魄力惊人,不畏大风大浪,仅用约1小时05分就游完了近15公里的里程。这是任何国家领袖和领导人都不敢挑战的,古今也仅毛主席一人而已。
然而,无论一个人的意志力和身体素质有多强,都敌不过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
自1971年冬季以后,毛主席的身体便急转直下,一些疾病开始缠上了他,让他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1972年初,美国总统尼克松专程为中美关系访华。此时毛主席的肺心病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不得不依靠氧气来呼吸,但大事不能耽搁,他还是坚持与尼克松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访谈。
整个过程中,毛主席都表现得很轻松。然而,尼克松前脚刚走,主席的脸色转瞬就发白起来,不得不戴上旁边的氧气罩。
也正因毛主席的这一努力,才让尼克松的访华之行画上圆满句号,为中美关系修复和建交奠定了基础。
1973年8月,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已经相当虚弱的毛主席还是参加了会议。为了准时到会,他提前进入人民大会堂118厅中等待着众人的到来。
会议当天,毛主席没有像往常一样作报告,但他一直稳稳当当地坐在主席台上,给予人们很大的精神信仰。
会议结束后,主席本想同与会者一起离开,只不过虚弱的身体已不能让他自主站起来,无奈之下,只能一直坐在原位上。
图|毛主席目送代表
见此情形,代表们也不敢离开,都观望着主席。这时,周总理巧妙地出来打圆场,向代表们解释:“请代表们先走,主席目送大家退场!”
在主席慈祥的目光下,代表们一步一回头,都不舍地走了出去。这一场景刚好被摄像机拍下来,成了让无数国人落泪的一瞬间。
不久,主席的视力越来越弱,阅读愈加艰难。经检查,确诊为老年人白内障。到1975年时,情况就更加严重,双眼几近失明。
1976年,除了遭受病魔的折磨,主席还承受了好几次重大的心理打击,精神和身体都步入崩溃的边缘。
1月,就在毛主席的白内障治疗将彻底康复之际,8日就传来了周总理突然去世的消息,让主席听得身体颤抖,双眼流泪,情绪格外消沉。
6月,春暖花开,主席的身体逐渐好转。
但仅一个月后的7月6日,便传来了朱德总司令去世的噩耗,主席久久都未能从这一悲痛中走出来,痛心疾首地说:“这到底是怎么了!”
挺过这一打击,7月下旬,主席开始有了丁点儿好转。
最后一重打击却接踵而至。
28日凌晨3点,唐山出现了7.8级地震,24多万人丧生,16万人重伤,上万个家庭分崩离析,唐山的住宅区几乎被夷为平地。
对于这一噩耗,医生建议不要告知毛主席,不过华国锋还是将情况如实汇报了。听着百姓的伤亡,毛主席又忍不住落泪。
因心系国家和群众,焦急万分的主席没有停下来休息,一边拿着放大镜看文件,另一边多次指导救灾活动。
经此打击,主席愈加消沉,身体越来越不乐观。仅8月,中央就发出了三次病危通告。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席依然坚持听秘书读报、读书和读文件。
进入9月,主席已病到不能自主进食,只得依靠鼻饲管来给身体补充能量。9月9日零时10分,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其实早在朱德总司令离开后的7月,中央就已关注到毛主席身体的变化,预测悲伤将在某一天会到来,因此以绝对机密的形式提前做好了安排。
中央首先要做的就是为丧事筹备,而这件事情最重要的部分则是撰写讣告与悼词。所以,在7月下旬,汪东兴就找到了周启才和李鑫,让他们两人负责撰稿。
图|汪东兴
接到汪东兴的电话后,周启才与李鑫即刻赶到怀仁堂正厅。他们还没有落座,便见到了随后而来的政治局委员纪登奎等,他们代替汪东兴派发任务。
纪登奎神色凝重,面带哀伤,调节一下情绪后,一字一句地告诉周启才和李鑫,毛主席的病情不容乐观,“不幸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因此中央作出了决定,“丧事要提前预备”,指定由他们来“负责起草讣告和悼词文稿”。
听到主席可能将要离开,周、李二人禁不住同时痛哭起来,脑袋一会儿陷入空白,一会儿又思绪万千,无法自己。
稍待两人平复,纪登奎紧接着说:“时间紧迫,你们要尽快完成,保证中央使用!”因事关重大,不宜让第三者知晓,所以纪登奎再次强调纪律,“此事保密性很强”。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任务,周、李二人感到既神圣又沉重。神圣的是能参与主席的身后事务,为主席做最后的服务;沉重的是不希望主席离去,同时担心任务达不到效果。
纪登奎交代完任务不久,汪东兴再次打电话,让周、李二人就在怀仁堂正厅办公。一来环境安静,二来有利于保密。此外,汪东兴还特别让警卫局给他们处理了生活问题,可见重视程度。
如何写?多长时间内完稿才能保证中央使用?中央没有给出要求,但这也是全部的要求,周、李二人只能在此基础上完成任务。
由于当时毛主席还在世,整理完思绪,两人决定先拟讣告文稿,后撰悼词文稿,并打破往常惯例,决定不将毛主席曲折的经历和光辉的革命简历写进去。
涉及人名方面,特别是提到“毛泽东主席”这五个字的时候,两人全部使用“△△△△△”代替。
两份文稿初稿一完成,周启才便给汪东兴打电话,询问是否上交给中央审核,得到的答案是让他“亲自加封,亲自保管,暂不上报中央”,等待进一步安排。
为了保密,周启才没有向任何人透露此事,将两份文稿都锁在自己办公室的专用保险柜中。
唐山大地震发生期间,北京也受到了震动,为保证党中央工作的正常运转,秘书局的工作人员当天便离开了办公楼,到临时搭建的军用帐篷中继续工作。期间,周启才寸步不离地保护着文稿。
9月9日凌晨5点左右,周启才收到汪东兴的电话,并与之见面后,这才得知毛主席已在零点10分逝世的噩耗,悲伤不已。
随后他和李鑫合作撰写的讣告被政治局通过了,在下午4点对国内外进行广播,完成一半任务。
9日凌晨5点的这次会议,主要讨论的是讣告的内容。至于悼词,因时间紧迫,华国锋让秘书局印刷厂打印出来,人手一份,过后再“仔细推敲定稿”。
16日下午3点,政治局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特别讨论悼词文稿,作为起草人的周启才和李鑫也被邀请参加会议。
会议召开前的下午2点多,汪东兴把周启才叫到了在人民大会堂的临时办公室,特别嘱托两件事:一、为了保护毛主席遗体,希望替他向华国锋请假;二、对文稿补充一条意见。
汪东兴说,悼词自己反复看了三遍,基本可用,但希望加上一句话,即毛主席经常讲的“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一则重要指示。
图|汪东兴
汪东兴进一步解释,认为“这条指示很有必要”。
带着交代,周启才从大会堂的北门乘车直奔怀仁堂会场。到那里时,刚好是下午2点30分左右。下午2点50分左右,华国锋来到了怀仁堂,周启才赶忙上前报告汪东兴的请假和对文稿提出的那一句话。
听后,华国锋认为保护毛主席遗体的任务非常重要,也很艰巨,同意加上。对于需要加上去的那一句话,他没有犹豫就回答说:“我很赞同!”
下午3点整,会议正常召开,华国锋就汪东兴提出的“三要三不要”进行阐述,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毛主席提出的这个指示对党的建设有意义。发表完意见,华国锋看向了坐在旁边的叶剑英与李先念。
叶帅率先发言,对“三要三不要”和华国锋的发言表示支持,认为这是毛主席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很有必要加上去。李先念接着发表看法,支持了华国锋和叶帅的解释,表示赞同汪东兴的提议。
其实,这一句话不仅是毛主席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还对接下来中国的发展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
9月18日,举国皆悲,上百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等待着毛主席追悼会的召开。
现场群众没有吵闹之声,更没有出现燥乱,只有此起彼伏的哭泣声。人们自发组成队列,胳膊上系着黑纱,胸口挂着白花,排队与毛主席作别。
早在此前,相关部门就做好了所有的应变准备,在会场设置了许多个医疗服务站,避免突发情况的出现。
下午3点整,追悼会正式进行,随着钟声和哀乐声的响起,百万群众一起为毛主席默哀三分钟。
在广播和电视外,更有数亿人民群众跟着一起默哀。工厂里的工人,肃静地站在追悼会场上的城里人或农村人等,都全体起立,沉痛哀悼。
随后,华国锋致悼词。他一向表达流利,能把握各种会场,但念着3600字的悼词时,却异常艰难,半个小时也没有念完。期间,他几度因悲伤过度而哽咽失声,短暂停歇,甚至还差点摔倒在台上。
建国几十年来,国人都熟悉毛主席的挫折和传奇经历,当这些故事都在悼词中被一一念起的时候,与会者无不动颜,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据事后统计,天安门广场共有3000多人昏倒,都在医疗服务站的救助下挺过来。不仅是天安门,外面的群众也有因悲伤过度而昏倒的。
10月8日,经过细致的讨论后,中央颁布了《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决定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把毛主席永远保留下来。
1977年8月初,纯度达到99.9999%的水晶棺打造完成。8月18日,水晶棺被运送到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的遗体被永远存放在里面。
不用火葬,就意味着毛主席将陪伴人民一起走下去,民众的悲伤得到了缓解。
至此,周启才和李鑫的任务算是完满结束了,讣告和悼词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产生了应有的效果,不负中央嘱托与期望。
图|张国焘
当住在海洋彼岸的张国焘听说毛主席去世的消息时,没有过多评论,只说了十个字:“我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毛主席的突然离开,的确是一个时代结束了,即将要到来的是一个未确定的新时代。对多数人而言,既是悲伤的,又感到很迷茫。
人们悲伤的是毛主席的离去,这可能代表着过去的生活将成为一种历史和过去式。对于将来,迷茫者大多为国家和个人未来的前途感到担忧。
主席去世后,被错误批判的清华大学女教师陶德坚痛哭了一场,绝望地说:“因为我还等着他来解决我的问题,这下子无望了。”
上海知青、在黑龙江呼玛县生产队工作的刘琪也异常迷茫,在召开的会议上,认为“好像天真的要塌下来了”。
不过,很快历史就证明,未来的路还是很光明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坏。
1976年的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等人改变了国家的命运和走向。
图|邓小平
此后,依照汪东兴加在悼词中的那句“毛主席遗产”,党内实现了大团结,邓小平得到了应有对待,新的时代正式开启。
结语:毛主席一生为革命和人民,在他英明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彻底站起来了,不再惧怕列强的任何火炮与威胁。建国初期,我国人民不仅打败了美帝,还在六十年代同武器最先进的“苏修”对抗,可谓是历史之罕见,这都离不开毛主席的引领。正因为这些杰出的贡献,在主席去世后,人民无限怀念,连全世界都为之感到惋惜。1976年的悼词中,汪东兴加进去的部分很有意义,不仅维护了党内的团结,还稳固了国内社会,为新时代的到来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