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杜牧的清明一诗(用词简单诗却不简单)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诗受时代风气影响注重辞采,这种倾向和他“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显得精致婉约。

但今天这首《清明》却用常见的词汇,写出了不一样的意蕴。

如何看待杜牧的清明一诗(用词简单诗却不简单)(1)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短小精悍,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如何看待杜牧的清明一诗(用词简单诗却不简单)(2)

一方面,诗人将含蓄留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境界,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所显示的更为广阔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如何看待杜牧的清明一诗(用词简单诗却不简单)(3)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拿这首《清明》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它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资料:

1、周汝昌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101-1102 .

2、周汝昌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92-96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