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开办0-3岁托育(打造家门口的临时托育点)
【编者按】
步行15分钟,在上海会遇见什么?
一家咖啡馆、一个便利店,又或是一座街心公园?
生活的转角,藏着更多细节和可能。
2022年国庆假期,澎湃新闻推出“一刻钟”特别策划,把目光投向“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向往诗和远方,也珍惜身边的烟火和日常。本篇聚焦可以提供临时托育服务的社区“宝宝屋”。
9月27日,“宝宝屋”里,孩子们在老师的陪护下愉快玩耍。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摄
“宝宝屋”,沪语谐音“抱抱我”。最近,上海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的居民对这个家门口的新事物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工作日早上8点多,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从家里出发,步行十多分钟抵达社区临时托育点“宝宝屋”。
把孩子放下,老人去忙自己的事情,取药、理发、甚至去上一堂老年大学的课程,直到上午11点都会有专职老师帮忙照看孩子。
当下,上海正在把托育服务纳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范畴。2022年,以江宁路街道为试点建设的社区临时托育点“宝宝屋”已开设3家,每年可向社区居民免费提供12次托管服务。
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日前表示,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市街镇“宝宝屋”覆盖率达到85%,中心城区街镇覆盖率达到100%。
江宁路街道“宝宝屋”。(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静安”)
托育点嵌入社区,让家长享受片刻安静时光
9月2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江宁路街道社区“宝宝屋”(昌平部),当天来的孩子有七八位。“宝宝屋”禁止家长进入,有第一次来的家长不放心,站在围栏外,不时朝里张望。
这家“宝宝屋”室内面积大约80平方米,两间教室分为“融融活动馆”和“暖暖活动馆”,房间内设婴儿床、小帐篷、小孩子过家家的厨具等,还根据不同孩子的喜好分别创设适宜的运动、游戏和生活区域。
在娱乐项目海洋球池内,一岁多的女宝宝看到有人过来拍照,害羞地把脸埋进海洋球里,一旁的老师则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动态。一二十秒后,见宝宝还不肯抬头,老师便一边喊着名字一边到海洋球池把宝宝抱了起来,然后温柔地对宝宝说:“害羞呀,没关系的。”
何田田是“宝宝屋”(昌平部)的6名老师之一。她告诉记者,此前经过专业培训,且有相关部门颁发的育婴师等资格证,每名老师最多可同时照看5名宝宝。
江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宝宝屋(昌平部)共有六名老师,均有相关资格证书。
记者现场看到,教室外的空间模拟自然情境创设大熊猫主题“亲亲竹园”,可以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运用开放性材料,开展创造性游戏。何田田说,此处可同时容纳20位左右1-3岁年龄段婴幼儿活动。
自从“宝宝屋”开放,家住常德路的老冯时常带着1岁半的孙子前来。“宝宝屋”就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楼,放下孙子,他能直接在5楼老年大学紧跟潮流上一堂“玩转数字”的科技课程,也能到2楼图书馆看书看报。小孙子属于最难带的月龄,“宝宝屋”能让他享受片刻的安静时光。
值得一提的是,江宁路街道目前开设的3家“宝宝屋”,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还深度嵌入居民日常生活。
其中,“宝宝屋”(昌平部)位于昌平路710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楼,毗邻地铁7号线昌平路站,对面就是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居民就近办事“零距离”。另外两家“宝宝屋”分别位于淮安路771号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楼和西康路140号南阳实验幼儿园内。
江宁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頲表示,预计未来一年内再开设2-3家“宝宝屋”,共计5-6家的体量能确保江宁辖区九成以上居民一刻钟内可达,率先打造出“15分钟托育服务圈”。
宝宝屋内各项设施齐全。
免费提供12次服务,还要考虑“可持续”
建设“宝宝屋”并不是“拍脑袋”的决策。近些年来,李頲在征集社区“实事项目”和深入走访中发现,“托育难”是居民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
江宁路街道和静安区教育局开展多次调研后,决定建设社区“宝宝屋”,以提供临时性、计时制的集中照护和育儿指导。李頲笑着说:“这个项目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我们就壮起胆子率先试点,争取让居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想法是好的,落实并不容易。场地难题首当其冲。李頲坦言,中心城区寸土寸金,想要单独开辟专用的大型室内活动场所,很不现实。
“我们采用‘嵌入式’的建设模式,分别与街道党群、为老、幼儿教育中心的设施融合打造,嵌入其中。这些中心的设施本身就符合安全标准,这样一来,安全就能有保障。”李頲举例,上海第一家“宝宝屋”嵌入淮安路771号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楼,共享室内10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60平方米,不仅解决了场地,还增添“颐幼相伴,其乐融融”的特色。
“宝宝屋”老师与孩子互动。(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静安”)
一边是日间托老,一边是日间托幼。在李頲看来,经历和阅历丰富的老人和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小孩,这一老一小经常在一起,也许会收获一些奇妙的反应和效果。
如何“可持续化运作”是当下面临的又一现实。
记者了解到,启动初期的社区“宝宝屋”以提供临时性托育服务为主,面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时间在工作日上午8:30-11:00、下午14:00-17:00。这也意味着,家长可以把孩子临时“寄存”小半天时间。
李頲介绍,作为一项重点的民生实事项目,“宝宝屋”目前由街道和企业共同承担开办和运营成本。“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在运营一段时间后,运营方打算在确保每位宝宝享受12次免费托育服务的基础上适当收费。”李頲透露,具体收费标准还未确定,但一定远低于市场价。
未来一年,江宁路街道还将建成2-3家这样的社区宝宝屋。
江宁路街道的实践,是上海助力家长带娃的又一轮探索。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22年7月,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做客“民生访谈”节目时表示,为了更好推进“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更好适应家庭带养3岁以下婴幼儿的规律和特点,上海将会推进建设社区托育点“宝宝屋”,为3岁以下幼儿家庭提供便捷的临时托、计时托服务。
报道介绍,“十四五”期间,上海全市街镇“宝宝屋”覆盖率将达到85%,中心城区街镇覆盖率将达到100%,每年为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不少于12次的免费照护服务。今后一个时期,上海将致力打造普惠优质、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体系,依托幼儿园办托班、社会力量办托育机构、社区托育点“宝宝屋”以及遍布社区的科学育儿指导站等资源,优化托育资源结构,构建“15分钟托育服务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