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为虚眼见不一定是真的(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
我们总是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虚实之间,似乎是一锤定音,没有太多的杂音。
看上去好像也确实就是如此,听到,一个让人易生疑虑和不自觉地打折扣或者夸(放)大情节与结果,起码也是心里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看到,一个能够让人笃定地相信、起码也是心中有数的样子和基本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并清楚,那些听来的故事与传说,等到传进自己的耳朵里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个版本了。于是排斥、分析、甄别和打哈哈等等,时常就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问号甚至是抗拒与隔离,除非是我们特别喜欢的或者希望看到的某种结局与结果。
而对于自己的亲眼所见,因为更加的直接、直观和深刻,所以更容易得到认定与肯定,正所谓一目了然嘛。
看到的场景与画面,仿佛就是事实与真相。也许我们可能会怀疑别人的嘴巴,但却一定会尊重和信赖自己的眼睛。
只是在许多时候,耳朵和眼睛虽然都抵达了现场,但是心和脑却时常不自觉地落下与掉队,于是在许多的场景中,耳朵和眼睛常常沦陷为心事与情绪的附属,执着、执念和热衷于自己觉得并以为,是真相与事实的那一部分内容,其它的则选择过滤性接受。
然而,世界毕竟是丰富与多彩的景象和层次,而世间的人与事,那就更是趋于多样性、多色彩和多层次甚至是多维度。另外,还有一些神奇、神秘和巧合的元素作用于其中。因此,表象和本质、假象与真相、自然与做作,常常被自己的眼睛所混淆与失准。
虽然自己听到的事情和故事,可能已经是N个版本之后的面目全非,但是自己的亲眼所见,却也可能只是某种舞台剧的假象与台词,其目的或者结果,则恰恰是蒙蔽、掩盖或者制造、创意真相。
紫瑄和泠玲是一对非常要好的姐妹,两个人不仅是合租的舍友,并且还在同一个公司上班。她们之间朝夕相处的时间,已经越过了五年之久。除了正常的上班时间和晚上睡觉以外,就很少有她们分开的时候和理由。
紫瑄是全国营销管理中心华北大区的经理助理,泠玲是策划部的设计师,她们之间还时常有一些工作层面的交集呢。
因为紫瑄所在的华北大区,如果有什么地面营销推广活动或者灯箱广告一类的设计,对应的设计师就是泠玲。
但是最近她俩却闹起了别扭和矛盾,并且还有往陌生与仇人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其实,原本也并没有什么大事和利害关系,只是有那么两三个同事悄悄告诉泠玲说,紫瑄对她设计的海报和灯箱广告很不满意,认为对终端的销售提升,没有任何的帮助与益处。
泠玲私下也问过紫瑄两次,但紫瑄予以否认,并明说这是有人在挑拨她俩的关系。只是因为有几个同事的传话,泠玲的心里就难免犯嘀咕,总觉得紫瑄说话的眼神和表情都不对,于是便渐渐生出了一些隔阂与别扭。
后来还真有那么一次,就被泠玲给逮了一正着,那天下午泠玲去营销中心办公室的时候,就听见紫瑄和几个同事,正在激情评论海报对终端的影响与效果,而紫瑄的一句‘这张海报设计得并不怎么样嘛’的话,差点没让泠玲给气得跳起来。真没想到,交往了5年之久的好姐妹,竟然真的是在背后捅刀子。
关键是泠玲看见了自己曾经设计的一张海报,正好放在了紫瑄的办公桌上,此时显得那么的刺眼与尴尬。
至于紫瑄笑着给她打招呼,泠玲干脆就是横眉冷对,好像根本就没有心情搭理她,弄得紫瑄倒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又在哪里犯了什么大忌。
后来紫瑄拐弯抹角地打听,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只是让她感到哭笑不得的是,其实她当时所说的,明明是另一家竞品的海报,并且海报就放在了自己的旁边,只是泠玲没有看见而已。
紫瑄试着跟泠玲解释,但泠玲根本就不听,她已经认定了紫瑄的虚伪和对自己的不友好,因为是她自己亲眼看见和听见了,紫瑄对自己的不恭与藐视。
即使是营销中心其他的同事帮着劝解,泠玲也认为大家只不过是为了给她们圆场而已。因为没有什么事情,比自己亲眼所见和亲耳所听,这种双重保险更可靠和更有说服力了。
听,可能意味着版本的持续更迭与翻新。看,也可能另有隐情或者断章取义。
由此,听和看,都有可能将心事和情绪,进一步明确带入、引向甚至偏向,自己心中原本设计与定夺的模式和框架,从而越陷越深以至是最终的无力自拔。
面对问题与疑虑,除了必要的听和看,更要带上自己的心和脑,唯有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接受了心和脑的同步指令与甄别,才能更接近事情或者事物的真相与本质。
若想真正了解、把握和厘清事情(物)的真相与本质,除了必要的听和看以外,静下心来认真思虑和多问、多想几个为什么、怎么会(是)这样,也许能够让自己更好的接近和认清真相与本质。
让自己的耳朵和眼睛,远离心事与情绪的产物和附庸,也许就能更好的抵达,职场中更加美好与愉悦的彼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