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前几天,唐嫣在采访中宣布不复出,消息一出,瞬间引发热议登上热搜。

生娃2年多以来,唐嫣露面的次数越来越少,近几个月更是连行程都没有。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1)

有人算了下,这半年,唐嫣工作的时间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周,几乎处于退圈状态。

“事业粉”催她赶紧出来拍戏。

唐嫣公开回应:“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想暂时退出,用更多的时间陪孩子”。

粉丝彻底怒了,甚至有人隔空向她喊话彻底退圈算了。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2)

我理解粉丝对偶像「江湖地位」的焦虑,但作为妈妈,也理解唐嫣的选择。

正如唐嫣所说:陪伴缺失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她不想有遗憾。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3)

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的一句话:

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自己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4)

陪伴有多重要?

研究表明0~12岁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有效期”,也就是说,如果这段时间缺席,之后即便是弥补,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更有多个角度证明,3岁以前是“黄金期”。

近年来,不断有脑神经外科专家,以及心理学专家都曾得出结论:这个期间父母有效的陪伴,不仅会促进宝宝大脑发育,还会为一生的性格奠定基础,同时,也会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5)

日本脑神经外科教授林成之指出,0-3岁孩子的大脑神经元快速增多,此时父母给予宝宝足够多的陪伴,可以刺激视觉、听觉、语言等系统,帮助宝宝大脑发育。

在亲子关系上,李玫瑾教授很早就发现了陪伴的重要性:3岁前是建立情感联结的关键期,这时候如果不和孩子建立好情感关系,孩子长大后很难亲近你。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6)

而近期,一个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让更多人对陪伴的重要性产生了新的认知。

一位有30年从业经历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儿童的普遍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强、社交困难等都能找到相同的源头——父母陪伴的缺失。

前几天看到一个网友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

小时候,父母对他的态度永远都是冷冰冰的。

尽管他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乱发脾气,但父母还是对他爱搭不理。

无法获得精神上的关心,让他养成了焦虑暴躁的性格,导致他无法在学习上集中注意力。

长大后,他去看医生,医生说这是一种心理障碍,源于他幼年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陪伴。

“儿童心智研究所”的报告指出,孩子缺少陪伴,容易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7)

影响,不止如此。

发展心理学认为,父母的陪伴能够让孩子更容易形成积极稳定的心态,自信地建立社交关系。

而那些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容易处于痛苦状态,长期下去,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打人,咬人,推搡……看似是在找茬,其实是孩子在求家长关注。

学生时代,总有一类孩子社交能力强,特别容易融入群体。

这样的孩子,大多离不开父母稳定的陪伴。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8)

看过这样一个案例,西蒙娜在跨国公司担任高管,儿子出生后,她请了3个月的产假并雇了一个住家保姆。

“我感觉压力太大了,所以我想要回到我以前的生活状态” 把孩子交给保姆后,她开始世界各地出差工作,陪孩子的时间少得可怜。

一段时间后,她就发现了问题。

儿子逐渐疏远她,而且非常敏感,见到她就大吼大叫。

之后,她减少了出差的频率,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儿子身上,母子关系好了很多。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9)

在孩子幼年时期,大人是他们与世界联结最为主要的途径,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

当然我们强调父母陪伴的作用,不是让大家因为陪伴少而焦虑,也不是说要所有人像唐嫣一样放下工作,全力陪孩子,这当然不现实。

毕竟像我一样,很多人不得不工作,或者享受工作带来的价值。所以当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孩子,效率就显得很重要。

那么,该如何让有限的陪伴时间更有价值?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10)

这样陪孩子

支持型——

少干预,当孩子有需要时,给予支持

武志红说“有回应,就有了光。而看见,就是回应”。

陪伴不仅是陪在孩子身边,更是看见需要,予以回应。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11)

有的父母喜欢说教、挑剔,即使玩游戏都要说“应该这么搭,那么弄”。

与其说是陪伴,不如说是“监工”。

结果,孩子彻底没了兴趣,也无法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如果父母面对孩子调皮就责骂,对他们的童趣无动于衷,对孩子的得意作品视而不见,那么可能就会如周国平所说“在干旱的沙漠,孩子的智性花朵过早枯萎;在沉寂的闷屋中,孩子的灵性笑声过早地暗哑了”。

陪伴孩子不需要循规蹈矩,放手让孩子体验,效果可能更好。

国外,一段爸爸陪女儿玩耍的视频火了。

女儿想体验滑板的乐趣,父亲并没有因为安全方面的担忧就拒绝。而是拉着女儿的两只小手站在滑板上,沿着赛道狂飙。

女孩玩得很开心,高糊截图都挡不住脸上的笑意。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12)

感知孩子的内心需求,让他知道你懂他、支持他,哪怕每天只有很短的时间,这样的陪伴也是有价值的。

感受型——

尝试“调频”,把自己当成孩子

曾有妈妈问我,有没有陪娃还不累的方法?

说起这个,我先讲个亲身经历吧。

一次,陪儿子在游乐场玩沙盘。儿子玩得起劲,我刷手机也很起劲。

看到天色渐暗,我有点不耐烦,催促他快点。

“该回家了,玩好了吗?”“没呢,我能再玩一会吗?”

催了好几回,我突然想到,我在急什么?我这算陪孩子吗?

意识到这些,我把手机装回去,走到孩子身边。

“妈妈陪你一起玩吧”“好呀”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13)

亲眼看见儿子用树叶、玩偶点缀沙子,一个平平无奇的沙堆被他做成了一个小型动物园,我惊讶于他的想象力,也学着他的样子玩。

当我投入孩子的世界中,神奇的是,内心的烦躁也随之消失,我也理解了在孩子的世界为什么一堆沙子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陪孩子不难,难的是,能和孩子玩到一起

我也慢慢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陪孩子之所以会感到累,是因为把陪娃当成一项任务,把自己当成“局外人”,所以才感到枯燥和煎熬。

当以接纳的心态享受陪娃时刻,更容易感受喜悦和快乐。

我们常常说爸爸陪娃有不可替代的效果,往往正是因为爸爸更能享受「玩」这件事本身。

下次陪娃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放下大人的身份,把自己当成孩子,或许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14)

情绪型——

放下牺牲心态,提供稳定的情绪

经常有读者留言,陪孩子总是忍不住发火。

我感同身受。

忙了一天身心俱疲还要陪娃,难免会产生“我牺牲时间来陪你,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一旦有了这个想法,脾气就如子弹上膛,一触即发。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15)

一位妈妈说,她陪伴孩子的时候,孩子一直哭闹。

想到闲暇时间都用来陪孩子,她越来越心乱。暴脾气一上来,就不受控制打了孩子。

尹建莉说:你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

很多父母控制不住情绪,很大原因是“牺牲感”作祟。

我的想法是,有条件就多陪会,没条件就少陪会,别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知道:陪伴,应该是出于亲情的连结、内心的呼唤,不是牺牲。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稳定情绪,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16)

互动型——

不敷衍,增加互动促进亲子关系联结

网上看到一个采访,问爸爸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回答:

“他经常对我发火。”

“他每天都打游戏,打到深夜。”

可当被问到“最爱的玩具和爸爸陪着,你选哪一个”的时候,孩子们却不约而同选了后者。

你看,孩子眼里,父母的陪伴比心爱的玩具重要多了。

但是,多少父母在假装陪伴?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17)

前两天一个视频引起了网友的愤怒:父母在宝宝身边玩手机,被忽略的宝宝一会跑到爸爸身边,一会又爬到妈妈身上试图引起注意,但是父母沉迷手机头也不抬。

不是“在一起”就叫陪伴。

“假装在陪伴”其实比缺席更严重,因为你在告诉孩子:我不在乎你,所以我才会分心。

这样,孩子的内心会更加孤独。

TED做了一个实验:

爸爸和宝宝互动,宝宝会咯咯大笑,开心地扑向爸爸。

如果爸爸突然不理宝宝,低头玩起了手机,宝宝会试图爬到爸爸身上,会用哭声吸引爸爸。

见爸爸都无动于衷,宝宝非常失落,无助地坐在地上哭泣。

其实,孩子很敏感,陪伴的时候你用不用心,他都知道。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18)

写在最后:

想起以前看过人民日报的一组图片,忍不住泪目。

人的一生其实只有大约短短900个月,每个格子代表一个月,相当于一张画着30*30表格的A4纸。

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我们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在表格上加起来只有三行左右。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19)

时间荏苒,过不了多少年,我们也会开始怀念小小的身影在怀里安睡的样子。看着他空空的卧室,想再抱抱他。

那时他已经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城市上学、工作。

我们或许偶尔失落,也终将明白:给孩子的陪伴是有限的,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与我们渐行渐远的过程。

唐嫣被问流泪(唐嫣被骂上热搜)(20)

欢迎转发文章,趁时光正好,好好珍惜陪孩子一同长大的日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