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为啥美国没有用核武器(朝鲜颁布核武力之法令)
朝鲜颁布核武力政策的法令,中国立场没有改变,但美国在朝鲜半岛不敢肆意妄为了。这是中国周边的一件大事情,对于此,外交部明确,中方在半岛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我们将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继续为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发挥积极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明晰三点:一是核武力法令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二是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三是如何在中方半岛问题的立场上看待其价值和作用?
一、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颁布《关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核武力政策的法令》,五大使用核武器的条件最关键。
《关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核武力政策的法令》做出了11项决定:一是核武力的使命;二是核武力的组成;三是对核武力的指挥控制;四是核武器使用决定的执行;五是核武器使用原则;六是核武器使用条件;七是核武力的经常性动员态势;八是对核武器的安全维持管理及保护;九是核武力从质量上和数量上的加强和更新;十是不扩散;十一是其他。
这其中核武器的5个使用条件非常关键,通俗地理解,其实是以下五层含义。第一,威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遭遇或被判断为即将遭到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时。显然,这其中存在误判的问题,美国就不敢瞎咋呼。同时,对美国的生化武器实施了全覆盖威慑;第二,防范斩首战,国家领导机构和国家核武力指挥机构遭到攻击或被判断为即将遭到核及非核攻击时。这其中,不仅存在误判问题,而且威慑非核攻击,包括网络攻击;第三,保护战略对象,国家重要战略对象遭到攻击或被判断为即将遭到致命军事攻击时。这其中,不仅有误判的问题,还有战略对象确定的问题,给美国霸权一种模糊的威慑;
第四,遏制群狼战术,有事时为防止战争的扩大和长期化以及要掌握战争主动权的作战需求不可避免时。这对美国有极大的针对性,也体现出核威慑遏制美国常规军事优势的作用;第五,保护国家存立与人民生命。发生对国家的存立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毁灭性危机的事态而不得不拿核武器应对的状况时。这其实也是针对美国常规武器的优势以及颠覆国家政权的企图。
总的来看,通过核武器使用的5大条件,朝鲜的核武器可以发挥最大的威慑作用。
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颁布《关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核武力政策的法令》,有三点认识,决定了未来走向。
世人其实都看得见,美国是核武器的始作俑者者和最初使用者,是唯一使用过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多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唯一国家,因此,朝鲜颁布关于核武力政策的法令,既明确了朝鲜核政策,也有利于遏制美国在朝鲜半岛冒险。
首先,朝鲜拥有核武器,是应对美国威胁的必然结果,反而有利于达到威慑平衡。据朝中社9日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8日颁布关于核武力政策的法令。该法令规定,朝鲜反对核战争等一切形式的战争,向往建设实现国际正义的和平世界。
其次,朝鲜的核政策非常理性,不同于美国的核力量。此次法令明确,朝鲜核武力政策属“防卫性质”,致力于打造“可靠有效、成熟的核遏制力”,旨在防止拥核国家之间的误判和核武器的滥用,最大限度减少核战争威胁。
另外,朝鲜核武力量的规范化,是有助于稳定的行为。朝鲜核武器的存在谁也无法阻挡了。与其游离于国际规范之内,不如明确自己的规则。朝中社报道称,核武力是“国家防卫力量的中枢”。法令强调,朝鲜核武力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作为最后手段使用核武器”。法令对核武力的使命、组成、指挥控制等方面作出法律规定。
三、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颁布《关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核武力政策的法令》,凸显其在反霸统一战线中的作用。
中国的核战略很明确,拥有核武器最终是未来消灭核武器。此次《关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核武力政策的法令》的颁布,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其一,朝鲜核武器的使用是防卫性的。法令中,朝鲜明确拥有核武器也不会轻易使用核武器;核武器是防御性质;法令颁布有利于朝鲜半岛核问题进入规范化的新阶段。其二,朝鲜核武器的使用是主动性的。法令明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核武力的基本使命是,让敌对势力明确认识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对抗只会招致毁灭,从而抛弃侵略和攻击企图来遏制战争。其三,朝鲜核武器的使用是全覆盖的。不仅涵盖首脑机关,也包括战略对象,更包括对国家存立与人民生命的毁灭性危机的事态。
也就是说,该法令几乎覆盖了美国这样的敌对国家,针对朝鲜的一切致命性威胁,这对有霸凌行为、颠覆企图与核讹诈的美国来说,将极大地增强反美统一战线的力量,美国动辄用核武器小型化以及颠覆他国政权的手段,对朝鲜要不灵了。
一句话总结:朝鲜颁布核武力政策法令,既全覆盖地威慑美国霸权的不良企图,又使朝鲜半岛核危机进入规范化新阶段。
秦安,2022年9月10日,成都温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