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春夏秋冬诗句及赏析(雁飞残月天唐诗76首解读)

1.赠别/杜牧《4》《42》《57》《85》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主题】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

【注释】娉娉袅袅:形容美好的体态。春风:指美艳的歌女。

2.赠别/杜牧《42》《50》《57》《85》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主题】对歌女惜别之情。

【注释】多情句:多情者满腔离情别绪无法表达时,反而像彼此无情。

3.叹花/杜牧《37》《46》《79》《88》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主题】以叹花寄托惆怅懊丧之情。

【注释】《4》《226》《440》作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136》作可怜风摆花狼藉。《226》作如今风摆花狼藉。

4.秋夕/杜牧《4》《37》《7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主题】写孤独宫女的凄凉心情。

【注释】天阶:又作天街或瑶阶。坐又作卧。

5.紫薇花/杜牧《37》《102》《440》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主题】围绕紫薇花花期长的特点,赞美花不争春的谦逊得到品格。

【注释】上春:早春。桃李句:无言的桃李花又在哪里,唯有紫薇花向着寒冷秋风,笑对艳阳春天开放的花朵。

6.登乐游原/杜牧《58》《82》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主题】秋日晚登临乐游原的所感,发出人世沧桑、报国无门的感慨。

【注释】澹澹:广阔无边的样子。没:消失。销沉:形迹消失、沉没。无树:即每棵树。

7.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杜牧《57》《94》《111》《156》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主题】850年自长安赴湖州刺史所写,以自己的悠闲恬静,表达壮志难酬的愤懑。

【注释】清时句为反语:政治清明有此闲情,可见我之无能。一麾:任职的符信。昭陵:怀念明君唐太宗。

8.送隐者一绝/杜牧《4》《37》《136》《357》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主题】对社会不公正的批判。

【注释】无媒:指士子因无人推荐,比喻进身无路。草萧萧:汉代张仲蔚闭门养性,所处之地满是蓬蒿。径路:小路。云林:高入云中的山林,指隐居之处。

9.初冬夜饮/杜牧《46》《111》《136》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主题】写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

【注释】淮阳句:汲黯徙为淮阳太守,杜牧自比。求欢:指饮酒。汉代焦赣“酒为欢伯,除忧来乐”。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与:对,向。梨花:指像梨花一样的雪。谁此:谁人在此。

10.齐安郡中偶题/杜牧《37》《46》《34》《82》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主题】写于843年黄州刺史任上。杜牧借助绿荷表达对邪恶势力的憎恨。

11.齐安郡中偶题/杜牧《37》《82》《34》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主题】客居他乡的愁苦之情。

【注释】干:触犯,冒犯。干君句:质问桐叶有何伤感?

唐诗三百首春夏秋冬诗句及赏析(雁飞残月天唐诗76首解读)(1)

12.题齐安城楼/杜牧《111》《37》《136》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主题】在黄州城楼上思念远方家乡。

【注释】齐安:即黄州。七十五:到故乡有75个长亭阻隔。

13.河湟/杜牧《54》《81》《111》《136》《156》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主题】对河湟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溢于言表。

【注释】借箸:为君王筹划国事。张良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留神:指关注河湟地区局势。旋见句:777年元载因事下狱自杀。东市:代指朝廷处决罪犯之地。遗弓剑:唐宪宗死。代传说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剑。不西巡:唐宪宗没有来得及实现收复西北疆土的愿望。牧羊句:借苏武来比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

14.九日齐山登高/杜牧《34》《51》《54》《4》《111》《156》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主题】登高抒怀,悲愤不满。

【注释】江涵句:江水涵泳秋色鸿雁掠影南飞。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杜牧时任池州刺史。翠微:这里代指山。酩酊:醉得稀里糊涂。登临:泛指游览山水。牛山:齐景公泣牛山叹人生短暂。

15.早雁/杜牧《111》《4》《58》《10》《81》《136》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主题】842年黄州刺史所作,以雁比流民表示同情。对朝廷无能表示愤慨。

【注释】金河:在呼和浩特市南。泛指北方边地。秋半:八月。虏弦开:指回鹘的军事骚扰。仙掌:汉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岂逐句:因胡骑骚扰,你们明年春天又怎能回故乡呢?菰(gū)米:茭白。《18》岂逐作未必。

16.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杜牧《34》《57》《81》《111》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主题】白居易为杭州刺史,准备推荐张祜、徐凝。白居易出题,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杜牧愤慨写诗表达对张祜怀才不遇的同情及对白居易的不满。

【注释】芳草:象征贤者。道:真理。道归句:指才华在身,何复所求。睫在句:指白居易有眼不识泰山的责怪。轻:轻视。

17.润州/杜牧《4》《51》《81》《111》《112》

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主题】不得志所产生的人生无常虚幻的悲叹。

【注释】向吴亭:在丹阳。可怜:可爱。风流:洒脱放逸。桓伊:东晋第一笛手。《136》p137向作句,通勾。在润州。

18.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主题】揽物生情,归隐之心。

【注释】原题下注“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文物:指建筑等,引申为往日繁华。人歌句:生死过程岁月流逝。《18》见作寻。《4》《156》《34》《51》《50》《42》《81》《111》。

19.寒塘/赵嘏《4》《46》《58》《111》《385》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作者简介】赵嘏(806-852?),江苏淮阴人,官至渭南尉。

【主题】写客旅思乡之情。

20.归家/赵嘏《39》《126》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主题】抒发对日薄西山的感叹。

21.江楼感旧/赵嘏《37》《51》《50》《116》《156》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主题】抒写对友人的忆念及独登江楼时的惆怅之情。

【注释】《4》题目作《江楼旧感》。

22.重阳/赵嘏《32》《156》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主题】眺望江上月夜的美景,兴发物是人非之感。

23.经汾阳旧宅/赵嘏《3》《34》《32》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主题】讽刺朝廷对功臣的冷落。

【注释】破虏句:尽管郭子仪破虏之功超过东汉马援。《58》冷作影。

24.断句/赵嘏《440》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注释】《81》题目《忆钱塘》:往岁东游鬓未凋,渡江曾驻木兰桡。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仍闻江上春来柳,依旧参差拂寺桥。

25.悼亡/赵嘏《131》《32》

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

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

【主题】一往情深,痴情难改。

26.长安晚秋/赵嘏《146》《18》《58》《81》《189》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主题】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作者因此诗而名赵倚楼。

【注释】云物句:秋天拂晓流动的云雾带着寒意。动高秋:宫殿萌动深秋的景象。横:渡、越过。紫艳:艳丽的紫色,指菊花色泽。红衣:红色莲花的花瓣。鲈鱼正美:西晋张翰秋风起想念鱼脍美味,便弃官回家。《50》清作凉。

27.火炉前坐/李群玉《4》《46》《111》《162》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作者简介】李群玉(808-862),湖南澧州人。裴休推荐,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授弘文馆校书郎。

【主题】透露出作者的寂寞身世和内心的孤愤。

【注释】书灰:用木条在炉灰上写画。活用“书空咄咄”典故。晋代殷浩因将领叛乱被贬为庶人,终日书空“咄咄怪事”。表示叹息愤慨。

28.书院二小松/李群玉《4》《46》《111》《120》《162》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主题】流露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注释】秋烟:特指植物聚于一处,遥看之下,如堆烟。松叶如数粒秋烟,比喻新奇。细韵:松涛声。

29.引水行/李群玉《4》《50》《46》《105》《111》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主题】抒写了诗人耳闻目接之际那种新奇、喜悦的感受。

【注释】寒玉:清冷的玉石。指用竹筒做的渡槽。

30.黄陵庙/李群玉《4》《34》《50》《111》《162》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轻舟短棹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主题】流露出对船家姑娘的倾慕之情。

【注释】蒨(qiàn):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指染成的红色。

31.赠人/李群玉《4》《36》《111》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庄王。

【主题】劝慰失恋男子的诗。

【注释】管领:管辖统领。别:另外。

32.钓鱼/李群玉《51》《32》七尺青竿一丈丝,菰浦叶里逐风吹。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

【主题】一幅野钓图。

33.题君山/方干《4》《34》《111》《162》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作者简介】方干(?-888),浙江淳安人。不仕。兔唇。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主题】从题外落笔,神化君山来历,间接表现出君山的奇美。

【注释】君山:洞庭山。方外:世外。元:原来,原本。海风:飓风。海:古代称塞外湖泊亦曰海。《46》说作者程贺。

34.衢州别李秀才/方干《228》《377》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离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主题】依依不舍惜别情。

【注释】曛:黄昏。

35.君不来/方干《35》《32》《162》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处寄寒衣。去时初种庭前树,树已胜巢人未归。

【主题】对杳无音信且常年不归远行者的牵挂。

【注释】东西:近旁。胜巢:禁得起鸟窝。

36.与徐温话别/方干《32》《228》去去何时却见君,悠悠烟水似天津。明年今夜有明月,不是今年看月人。

【主题】写依依惜别情。

【注释】去去:远去。

37.江村夜归/项斯《35》《37》《162》《440》月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作者简介】项斯(810-893),福建仙居第一位进士,张籍、杨敬之赏识,官至丹阳县尉。

【主题】写夜归所见所闻。

38.经李白墓/项斯《227》《440》

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葬阙官家礼,诗残乐府篇。游魂应到蜀,小碣岂旌贤。身没犹何罪,遗坟野火燃。

【主题】对李白名盛茔衰的哀叹。

【注释】旌:表彰。

39.途中逢友人/项斯《81》《227》《440》

长大有南北,山川各所之。相逢孤馆夜,共忆少年时。

烂醉百花酒,狂题几首诗。来朝又分袂,后会鬓应丝。

【主题】表达邂逅友人又要分别的伤感。

【注释】分袂:离别。

40.宿山寺/项斯《18》《227》《440》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主题】日暮投宿僧房而作。写山中静谧却难以入睡,表达幽怨的人生感慨。

41.山行/项斯《4》《18》《55》《81》《111》《146》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主题】写村里村外的见闻。

【注释】青枥(lì):栎树。分:分配,分享。当:对着,挡住。蒸茗:烘茶。缲丝:煮茧抽丝。不惜:不惜谢绝。岛云:白云飘浮山间,如水中岛屿。

42.赠项斯/杨敬之《4》《55》《111》《440》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作者简介】杨敬之,820年在世。江苏苏州人。

【主题】对项斯人品和诗歌的赞叹,反映诗人宽广胸怀和美好品德。

【注释】度:次。标格:风采,楷模。不解:不会。善:优点。

43.行营即事/刘商《32》《35》《37》《46》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

【作者简介】刘商,江苏徐州人,官至汴州观察判官,辞官。

【主题】通过揭露将军杀人邀功的本质,表现反战主题。

44.碧涧驿晓思/温庭筠《4》《111》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作者简介】温庭筠(812-866),山西祁县人。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花间词派鼻祖,晚唐词坛巨擘。

【主题】写羁旅乡思。

【注释】香灯:燃香膏的照明灯。楚国:温少年曾被父亲生前好友段文昌(段成式之父)到江淮吴中一带生活。

45.题卢居士山居/温庭筠《4》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主题】通过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主人公人品的高洁及作者景慕之情。

46.商山早行/温庭筠《58》《81》《84》《94》《11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主题】旅途思乡之作。

【注释】商山:在陕西商县。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悲:思念。明:使……明艳。杜陵:在长安城南,借指长安。凫(fú):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47.送人东归/温庭筠《4》《58》《111》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主题】怅然送别友人,表现两人深厚的友谊。

【注释】荒戍:荒废的军队防地。浩然:豪迈坚定的样子。

48.赠少年/温庭筠《4》《58》《46》《111》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主题】成功塑造一个侠客少年的形象。

【注释】江海:泛指外乡。江海句:忽遇少年本当高兴,由于彼此失意,故觉颇多苦恨。

49.南歌子词/温庭筠《46》《26》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主题】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

【注释】深烛:谐音“深嘱”。长行:双关。一指唐代的一种博戏。二指长途旅行。围棋:违期的谐音。玲珑:精巧。入骨句:用骨制的骰(tóu)子上红点深入骨内,隐喻入骨相思。

50.瑶瑟怨/温庭筠《58》《46》《39》《111》《210》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还向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主题】咏闺怨。

【注释】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潇湘:河流。还一作远。十二楼:指女子闺房。

51.夜看牡丹/温庭筠《150》《440》高低深浅一阑红,把火殷勤绕露丛。

希逸近来成懒病,不能容易向春风。

【主题】写带病夜观牡丹的情景。

【注释】阑通阑。把:手拿。希逸:指南朝宋人文学家谢庄。得眼病,壁帷避风。借说自己郁闷闭门不出。

52.过分水岭/温庭筠《4》《46》《26》《102》《111》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主题】写羁旅孤寂之感。

【主题】分水岭在陕西略阳县的嶓冢山。

53.咸阳值雨/温庭筠《102》《4》《46》《26》《111》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主题】雨中即景之作。

【注释】悬:河水奔流。将:携带。

54.蔡中郎坟/温庭筠《26》《4》《46》《111》《162》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

【主题】对糟践人才时代的概括,怀才不遇的表露。传说蔡邕为张衡后身,二人长得很像。

【注释】莫抛:蔡邕曾赏识王粲欲以藏书赠之,感伤今日无爱才如蔡邕者。心力:指精神与体力。抛:抛掷。词人:擅长文辞的人,指诗人。

55.过五丈原/温庭筠《162》《34》《227》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主题】路过五丈原时对诸葛亮表达惋惜之情。

【注释】云雕:指画有虎熊与鹰隼的旗帜。绝尘:指行军速度极快。柳营:细柳营,比喻诸葛亮的军营。高压:泰山压顶般的。关右: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妖星:预示着灾难的降临。寤:使之醒悟。主:刘禅。《111》久作共。营作宫,逐作得,锦作宝。《81》阴作营。晴作清。

56.利州南渡/温庭筠《50》《57》《54》《51》《18》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主题】表达忘却俗念,归隐江湖之心。

【注释】利州:四川广元。南渡:指渡嘉陵江。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忘机:旧谓鸥鹭忘机,双关意,指心愿淡泊与人无争。

57.苏武庙/温庭筠《84》《53》《81》《111》《122》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主题】赞苏武气节表示同情。

【注释】魂销:初见汉使的复杂感情;茫然:渺然久远。陇上句:苏武回国后羊仍回原处。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指汉武帝已死。冠剑:指出使戴冠佩剑。丁年:壮年。逝川:表示时光如流水。

58.过陈琳墓/温庭筠《58》《79》《81》《91》《111》《162》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主题】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

【注释】陈琳墓:在江苏邳州。霸才:我有盖世之才无人赏识,唯羡慕你当年被曹操重用。欲将句:意谓弃文从武,持剑从军。《39》《18》作飘零。春作秋。

59.梦江南/温庭筠《50》《79》《204》《441》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主题】一首闺怨词。

60.梦江南/温庭筠《4》《56》《50》《94》《112》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主题】写思妇盼归的心情。

61.菩萨蛮/温庭筠《79》《88》《112》《177》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主题】写通过梦境反映女子微妙和细致的心态。

【注释】《444》颇黎作玻璃。藕丝秋色浅:省略主语衣裳。人胜:雀形的饰品。正月七日(人日)剪戴迎接春天。隔香红:女子双鬓都插着鲜花。香红:鲜花。风:名词动用,形容女子头饰在微微颤动的样子。

62.菩萨蛮/温庭筠《4》《56》《50》《79》《88》《112》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主题】写闺中少妇的愁怨。

【注释】小山:小山眉,弯弯的眉毛。明灭:指若隐若现。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444》认为小山为屏风上的山峦。比较合理些。否则与下句娥眉重复。金:日光。度:覆盖。

63.更漏子/温庭筠《4》《10》《94》《112》《177》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主题】写孤寂清冷、心有牵挂的思妇形象。

【注释】画堂:华丽的内室。不道:不管。

64.春雪/焦郁《149》《156》《440》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作者简介】焦郁,唐代元和年间人。

【主题】写花雪争飞未肯降的景象。

【注释】霏微:细小的样子。

65.牡丹/张又新《150》《235》《387》《440》《32》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作者简介】张又新,元和年间河北深州状元,官至左司郎。著有《煎茶水记》。

【主题】先抑后扬赞赏白牡丹之美。传说张又新答应作杨虞卿的女婿,但见该女相貌丑陋,无奈写下此诗。

【注释】将谓:只道是,认为。

66.宫怨/司马札《4》《111》《125》《162》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作者简介】司马札,唐末人,未仕。

【主题】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宫苑景物和环境气氛的描写,烘托、暗示出宫女的愁怨之情。此诗被认为具盛唐风韵,晚唐绝句当推第一。

67.登乐游原/李商隐《32》《186》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河南荥阳人,隐居山西永济玉溪附近,故号“玉溪生”,官至节度使判官。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主题】个人沉沦象征大唐的衰败。

【注释】《445》认为只是解释为正是,就是。

68.听鼓/李商隐《20》《32》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主题】此诗写城头鼓声引出缅怀祢衡击鼓骂曹的联想,抒发作者愤世嫉俗、蔑视权贵的感情。

【注释】渔阳掺(càn):悲壮的鼓曲调。正平:祢衡字正平。问:学习。

69.天涯/李商隐《20》《4》《46》《32》《156》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主题】浸透人生挫伤和幻灭的痛苦。

【注释】天涯:一指此处泛指家乡以外的极远之地。二指具体的天边。最高花者上无庇护,容易遭摧折,如个人命运。

70.忆梅/李商隐《37》《20》《149》《32》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主题】以寒梅自喻,先春而发却早朽先凋。

【注释】定定:牢牢。天涯:指滞留在四川梓州。依依句:恋恋不舍。向:送。寒梅句:早秀先凋零。去年花:指早梅。《4》《46》《111》常作长。

71.蝉/李商隐《20》《81》《156》《196》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主题】以蝉自喻,感伤身世。

【注释】以:因。难饱: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梗犹泛:喻漂泊不定。梗:指树木枝条。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举:全。清:清贫,清高。

72.风雨/李商隐《20》《84》《111》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主题】以风雨比喻自己境遇的咏怀诗。

【注释】宝剑篇:唐代郭震写《宝剑篇》收到武则天的重要,后来拜相。作者以郭震自比,读《宝剑篇》而感到凄凉。穷年:终生。黄叶:用以自喻。仍:仍旧,依然。青楼:青色的高楼。即富贵人家。遭薄俗:遇到轻薄的世俗。心断:意绝。

73.晚晴/李商隐《34》《20》《81》《11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主题】在桂林幕府作,眺望所见晚晴之美景。

【注释】夹城:瓮城。天意句:小草饱受雨水浸淹,终得到上天怜爱雨过天晴。并:更。干:晒干。微注:晚景斜晖。

74.北青萝/李商隐《81》《84》《117》《122》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主题】表现出诗人对惮理的领悟,淡泊之怀面对现实。

【注释】青萝:攀生植物,此处指山。江淹《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崦(yān):指甘肃的崦嵫(zī)山,常指太阳落山之所。初夜:黄昏。世界句:《法华经》“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意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何必纠缠爱和恨呢?

75.落花/李商隐《20》《81》《84》《85》《117》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主题】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心情郁闷,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

【注释】竞:竟然。迢递(dì):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芳心: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人的心境。《82》《111》归作稀。《226》二者皆可。

76.凉思/李商隐《20》《84》《81》《111》《117》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主题】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注释】倚立: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移时:历时;北斗:喻君主,此指长安。兼春:即兼年,两年。寓使:指传书的使者。北斗句: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数:数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