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影响(共享电单车在综合交通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来源:中国青年网

共享单车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影响(共享电单车在综合交通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1)

12月2日,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和松果智库联合主办的“双碳”背景下绿色交通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交通运输部原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许宝利,国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郑培东等各界专家,围绕“双碳”战略、“交通强国”建设、共享电单车产业发展、电单车安全保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在研讨会上,松果智库发布了《2021中国大县域共享电单车交通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对于共享电单车产业如何更好地发展,徐锭明强调,要关注五个方面:交通规划衔接;城市发展趋势;县域经济特点;居民生活方式;“双碳”实现过程。

“共享电单车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交通强国’‘双碳’战略叠加:低碳交通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

数据显示,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占中国终端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交通领域降碳有很明晰的方向指引,一是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二是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三是积极引导低碳出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双指出,“共享电单车覆盖了低碳型交通工具、低碳出行两个板块,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在中国,2020年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3亿辆,“电动自行车王国”名副其实。从私人拥有量来看,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电动自行车拥有量为57.5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电动自行车拥有量是74.8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县域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许宝利说。

从《报告》内容看,电动自行车成为中国大县域居民主流交通工具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县域公共交通体系不够完善、大县域公共交通便捷程度较低等。

“近两年,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在世界范围内,短途交通领域发生了一些相对深层次的变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副会长、松果出行创始人兼CEO翟光龙指出,电动自行车凭借非接触、开放空间等特点,成为很多人出行的第一选择,在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电动自行近两年的销售都呈现爆发式增长。

“共享电单车是对绿色公交的高效补充”

“较之所有权,使用权是最重要的。”对于电单车这个功能性交通工具,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主任朱巍肯定了“共享”取代“自购”的价值,“便利出行、价格实惠,而且不用自己充电。”

而居民“自购”变社会“共享”,也会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据测算,三分之二的家庭自购电动自行车每日骑行时间不足一小时。

大县域市场对电单车的刚需,大县域居民使用电单车习惯的自然迁移,成为共享电单车产业发展的基础。

“共享电单车,是对绿色公交非常有益、高效的补充。”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绿色智慧交通分会秘书长范卉良表示。

调研数据显示,共享电单车用户日常出行的高频距离主要为2―5公里,与县城城区面积相契合,可以覆盖居民日常出行需求。而且,共享电单车价格实惠、使用便捷等特点,与用户关注指标高度适配。

2018年以来,共享电单车在大县域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10月,大县域已有49.2%的县城有共享电单车运营。据测算,到2021年底,共享电单车运营总量将突破1000万辆。

与共享电单车产业发展、惠及居民相伴的,是政策层面的渐趋包容。

2019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联合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明确鼓励发展“共享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将“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编入目录,共享电单车迎来市场机遇。

近两年,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昆明、合肥、厦门等城市将共享电单车纳入了统一监管,浙江等省份制定了省级的共享电单车管理法规。

“这个新业态良性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许宝利表示。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副所长盖春英则建议,企业要与政府部门一起研究“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共享电单车扮演什么角色”。

“我们的业务模式,是政府、企业、用户共赢。”翟光龙表示,松果出行拥抱监管,“我们将政府许可作为在城市运营的前置条件,按照监管部门限定的数量投放电单车。”

“共享电单车稳定发展,安全是重中之重”

“支撑共享电单车市场稳定发展的,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许宝利对“安全”的强调,代表了与会专家的共同关注。

“安全、绿色、高效。”范卉良指出,交通强国建设,安全是关键。

对此,《报告》基于相关数据指出,共享电单车“以企业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其安全更具保障”。

从报告所列整体数据来看,2021年1月至10月,松果电单车“单一车辆事故率”仅为大县域居民家用电单车的一半左右。

从《报告》所举河南省封丘县来看,由于“运维管理为主,技术保障为辅,政企监管协同”,松果电单车自2019年12月在封丘投车运营,用户骑行总里程达380万公里,实现了运营零事故。

“以企业为主体”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哪些变化?首先,由于共享电单车长期在户外且使用频次较高,共享电单车主流企业从安全性和运营效益两个方面出发,普遍采用高于“新国标”的车辆制造标准,提升车身坚固程度和耐久度,车体安全性更高。

共享单车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影响(共享电单车在综合交通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2)

与会专家了解松果电单车研发设计情况。

郑培东肯定了松果电单车在车辆设计上的诸多创新,“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提升标准”。

其次,对政府部门而言,有了更有效的安全工作抓手,监管共享电单车企业效能更高。

最后,在安全管理上,共享电单车企业大量采用科技管理手段,主动监测并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干预骑行中的危险行为。同时,共享电单车企业广泛参与提升用户安全意识的各类线下活动,包括警企联合劝导、交通安全进校园等。

“以《2021中国大县域共享电单车交通安全报告》发布为契机,松果出行将正式开启12月‘松果安全月’活动。”在本次会议上,松果出行宣布正式开启“松果安全月”活动。

据了解,在“松果安全月”中,松果出行将在各个落地城市,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多样化的“线上线下”安全宣传活动,包括联合进校园、文明骑行劝导、反诈宣传等,助力提高市民法治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共建安全有序、和谐共享的社会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