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籍演员谈山海情(甘肃人主演的山海情)

文 | 孙晓英

西北籍演员谈山海情(甘肃人主演的山海情)(1)

半亩方塘在《宁夏旅游,又被<山海情>撕开一道口子!》一文中说,随着《山海情》扶贫主旋律的电视剧播出,评分从9.1分到升到9.4分。这开年第一炸国产剧,让这座西北大地上宁夏银川的闽宁镇,被更多人所熟知。数据显示,1月12日至1月20日,闽宁镇搜索指数环比上涨561%。这是继沙坡头,镇北堡后又一成为抢占人们心智的一个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个超级IP。

···············

“走咧走咧,走远了,越走呀越远了……心里的惆怅就重哈了……”

残阳似血,风吹还是沙弥漫,颠沛的路途,遥遥无期。“晓燕,跟妈唱—到了—到了—快到了”,这是近期热播的脱贫攻坚剧《山海情》里面的一幕,观罢良久,思绪难量。

西北籍演员谈山海情(甘肃人主演的山海情)(2)

热依扎把水花演绎得太好了,逃婚到火车站(其实只是个还未完工的火车维修点)被从小青梅竹马的马得福追来,眼内饱含深情泪珠,颤颤一句“你是要抓我回去吗?”涌泉村太穷了,为了一头驴也能把女子嫁出去。

最后妥协,嫁至苦水村素不相识的丈夫,婚后所幸美满,后来丈夫为给她挖水窖,不幸塌方废了双腿,她迎难而上,侍夫持家。费劲心血买来轮椅却被敏感多疑的丈夫误会她跟马得福余情未了,向来隐忍的她强硬地说“以后你说我啥都行,就是别把我和得福扯了,我是晓燕妈,你媳妇,我和你就是栓一起的命。”

“命”是什么?

是哪吒敢于奋力直追试问“我命由我不由天”还是“水土木火自轮回,汉唐宋明清作灰”的虚幻无常?

在那个年代,水花无法选择婚姻的伴侣,但却可以主宰婚后的生活,她选择笑着面对生活的不确定,苦难和劳累都不算什么,没有奔头,没有希望才最可怕。她徒步拉平板车,拉着腿残的丈夫、咿呀学语的幼女和全部家当,风餐露宿,七天七夜,400多公里的路途对她而言是奔向幸福的征途,而不是苦难的征程。这个画面太感人了,是孔笙导演一如既往的拍摄风格,质朴的故事情节,情境交融的意境。

西北籍演员谈山海情(甘肃人主演的山海情)(3)

水花因为丈夫残疾无劳动能力,女子又尚在上学,无法外出去莆田打工挣钱,丈夫也不支持她贷款搭棚种菇,她却认定目标,不守着穷窝棚过日子,虚心学习致富技能。抽空去给得宝的菇棚里打下手,跟着凌教授学种菇技术。因为同质化种出来的菇滞销了,但她还是低价卖出去了(为了给丈夫买轮椅)。这中间的一个细节原本卖菇的钱足够买轮椅了,因为菇跌价,买轮椅的钱不够了,她复跑回家取钱才凑够钱,却被丈夫数落、甚至以死相逼,她跑到黄土高坡找到要跳崖的丈夫,导演给的依然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镜头,静默的画面,无言胜有言。

所有的人都在告诉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也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到狂沙始到金”,所以你信誓旦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心烦气躁,急功近利,为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结果,将初心与初衷抛到九霄云外,动辄轻言放弃。

西北籍演员谈山海情(甘肃人主演的山海情)(4)

你只看到了孙悟空翻个跟斗十万八千里,抖一抖威风山崩地也裂的盖世,却不知他在花果山饮酒享乐之时感慨“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流泪之余,闻通臂猿猴寻道求仙之语后及时果敢行动,“独自登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跋山涉水前往菩提祖师处拜师学道。“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意思就是仅仅打杂洗扫他就学了六七年,而后才有了三星仙洞“秘处传他道也”,而且又是学了三年有余。

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熬过低谷才能繁花自现。我很欣赏水花的原因也在此,无论何时何种景况,她都始终怀揣美好,向阳而生。“我就想着让我女子晓燕跟你一样,好好念书,好好恋爱”,风霜雨雪中莞尔一笑,在她波涛汹涌的生命长河里,她始终“我自岿然不动”地坦然面对苦难,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西北籍演员谈山海情(甘肃人主演的山海情)(5)

黄轩饰演扶贫干部马得福,同样值得玩味一番。当他看到风尘仆仆的水花拖家带口主动搬到吊庄时,喜极而泣。一方面他佩服水花敢于走出穷山沟的长远眼光,用双手实干、肯干,创造美好生活,一方面也的确是水花的到来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吊庄迟迟通不了电,好不容易又动员来了一批搬迁户可半路遇到了沙尘暴被吓跑了几户,距60户才可通电的指标还是差1户。

得福为了全村能通电的事,焦头烂额,自认为“政策是人定的,我还不信这差1户还把人给难住了”,县里、局里各部门来来回回跑,甚至“守株待兔”式蹲点,所长办公室不准让待了就去院外啃着白饼,全天“无死角”地候着。但得到的答复还是“国家让我60退休,我能59就办手续吗,小马,事情不是这样子搞嘛,你一开这个口子,十户八户都来个像你这样闹事的,我供还是不供,供了就是耗费国家资源,纵容我犯错。”

西北籍演员谈山海情(甘肃人主演的山海情)(6)

得福心里当然知道自己的方法不对,包括后面又为了全村庄稼浇水的事情领着全村人去“上访”高书记,最后玉米是灌溉上了,得福也听出来高书记的话了,这只是扬汤止沸绝非釜底抽薪之计,而且领着全村人,用这种“聚众闹事”的方法实在欠妥。这也是我想讨论的问题,在实干之前我们要做什么?勤能补拙是至理名言,然而太过勤奋就没有时间、精力去思考。往木板上拧螺丝钉,需要不停地“转”,但最重要的是要区分的生搬硬套的“转”跟有的放矢地“转”。死磕、力气式的用力,只是心劳日拙,只有巧干、会干、能干才能事半功倍。

西北籍演员谈山海情(甘肃人主演的山海情)(7)

在现代社会,能在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中披沙拣金实属难能可贵,在特定的领域更需要找准角度和精准打靶。一味蛮干、卖力地“转”永远也转不进木板。诸如将扶贫的珍珠鸡宰了吃了等“大水漫灌”式扶贫、大凉山丑苹果,电商“悲情营销”套路深的例子不胜枚举。基层工作更是要讲究方法技巧,善用创新思维,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解决群众之所困。

西北籍演员谈山海情(甘肃人主演的山海情)(8)

影片的最后马得福回到涌泉村推进整村搬迁工作,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们都不同意“斩断村根”,年轻人也因此不敢出头支持,几经波折,已颇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得福早不再蛮干、硬干了,而是在原则与人情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终于让大家明白了“搬出去不是要断根,是为了把根移到更肥沃的地方”的道理,人毕竟不是树,根扎得再深吸收不了水分就得挪,促成了整村搬迁工作。我想,小到个人的发展大到我们国家的发展,思考和实干都是缺一不可的,我们要做行动的巨人,更要做思想的巨人,既要做守望者更要做行动者,在思考中实干,在实干中有所成就!

西北籍演员谈山海情(甘肃人主演的山海情)(9)

艺术家闫肃曾说“跟着时代大潮往前走,尽我所有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我们没有经历那个年代的苦楚,但我们有新时代的担当使命,年轻人,让我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紧随时代潮流,永葆赤子之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奋力抒青春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