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通讯作者能有两个邮箱 通讯与联络与通讯与读者是同一份刊物吗

《通讯与联络》与《通讯与读者》

是同一份刊物吗?

陈家基

1939年7月,萧殷奉调到太行山去工作,任《新华日报》(华北版)编委及通讯联络科科长。

萧殷晚年与广东的一位军队作家章明有过很多次长谈,谈到了自己过去的经历。章明后来写了一篇两万多字的报告文学《老牛羸病犹奋蹄》,发表在《芙蓉》杂志上,这篇报告文学,萧殷认为比较真实地写出了他的情况。文章中有如下的记载:

“来到报社工作时间不久,萧殷就感到稿源困难,要开辟稿源,必须有更多的作者。而作者从哪里来呢?只有报社自己把培养、辅导青年作者的任务负担起来。在他的建议下,报社办了个油印的辅导性的小刊物《通讯与联络》,专门发给报纸通讯员和一些作者。这里面有写作知识、问题解答,编辑部与作者的通信等等。这个小刊物一发行,立刻受到了热烈欢迎。萧殷把作品和作者比作鸡蛋和母鸡的关系,经常向编辑部的同志们宣传他的有趣的比喻:“热衷于收鸡蛋,下功夫把鸡蛋擦洗干净(修改稿件)固然重要,但是喂养母鸡的工作尤其重要。因为你如果把母鸡喂养得好,它就会生出更多更大的鸡蛋来。”

——章明《老牛羸病犹奋蹄——记萧殷并为他写〈创作论〉呐喊》,(载于 《芙蓉》1981年第4期)

萧殷提到,在《新华日报》(华北版)时曾建议报社办了个油印的辅导性的小刊物《通讯与联络》,专门发给报纸通讯员和一些作者。

萧殷在《新华日报》(华北版)担任的是第三任通讯联络科科长,第一任通讯联络科科长搞个是他在延安鲁艺文学系同期的同学,同住一个窑洞的高戈。高戈在一篇回忆萧殷的文章《回忆初识萧殷时》中曾经回忆萧殷曾经和他就通讯联络工作交换过意见。萧殷告诉高戈,准备改进出版和通讯员联系的油印刊物,不仅要有一般对通讯员的指导,如一个时期要宣传报道什么,对一段时间通讯员来稿的综合述评,还要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稿件,具体分析,具体指导。

由于这样的油印小刊物印行时间是动荡的战争年代,资料保存不便,年代久远,笔者未能搜索到保留下来这本印数有限的油印小刊物。

2022年12月,曾经为笔者寻找到萧殷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的文章的太行干部学院姜向东副院长,提供了一张在《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复印本上的照片。这是1939年11月17日的《新华日报》(华北版)三版中缝的一则《通讯与读者》第一期目录广告。目录中有一篇文章《要多面反映战斗的现实》,文章的作者是萧英(萧殷在1946年以前使用的名字)。

期刊通讯作者能有两个邮箱 通讯与联络与通讯与读者是同一份刊物吗(1)

1939年11月17日的《新华日报》(华北版)三版中缝的一则《通讯与读者》第一期广告

在随后1939年12月23日的中缝广告位置上中,笔者又发现了刊登了《通讯与读者》第三期的广告。

期刊通讯作者能有两个邮箱 通讯与联络与通讯与读者是同一份刊物吗(2)

1939年12月23日的中缝广告位置上,刊登了《通讯与读者》第三期的广告

这本《通讯与读者》与《通讯与联络》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同一份刊物的两个不同的名字吗,还是同一份刊物?

从仅有的这两期的资料来看,这份《通讯与读者》所涉及的内容是如何写通讯报道,如何采访,以及通讯报道的总结。这正是萧殷晚年对章明叙述时所说的油印的辅导性的小刊物《通讯与联络》的办刊宗旨所涉及的内容。因此这份《通讯与读者》应该就是萧殷所提到的《通讯与联络》。

从1939年到1981年,4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萧殷对于刊物的名字记忆有误并不出奇。

那么,这个小刊物一共出了多少期?

在随后的1940年的报纸上,笔者未能发现以后各期的广告(1940年上半年的报纸完全没有了中缝广告)。

根据萧殷的大事年表记载,1940年:

1940年 25岁

1月,报社派到冀南抗日根据地采访平原游击战及政权建设的经验。住在冀南行署(即冀南人民政府)。

2月,到冀南,适逢“剿逆”战争(即石友三率部进犯冀南八路军)。随军赴游击战前线,转战一个多月,任《新华日报》(华北版)战地记者,转战于晋察冀边区,及时报道人民和抗日武装与敌人战斗的事迹。此时《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行量已达五万余份。

3月,在冀南保卫战期间,一次采访过后,随冀南军区王宏坤副司令员返回冀南军区司令部。某日半夜在一次紧急转移时被战马双蹄踢伤,致左腿胫骨断裂。后被冀南军区评为“二等乙级残废军人”。

8月,才能够起来行走几步,但仍不离拐棍。

11月,养伤结束,回太行山《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参加编辑工作。路上遇到日寇对8月“百团大战”的报复“扫荡”。

1941年 26岁

1月,皖南事变发生。参加《新华日报》有关皖南事变的社论、专论写作。

3月,神经官能症急性发作,被送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4月,鉴于胫骨伤残,不适于险恶的游击战争环境,调回延安。

根据上述的经历可以推断,这份《通讯与读者》小刊物,是萧殷在《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部工作时所提议创办并具体负责的。1940年1月以后,萧英到了前线,并且腿部受了伤,在老百姓家里养伤。这个小刊物很可能以后便没有继续办下去。这些,有待今后发现了《通讯与读者》的实物,或其他人的文章中有论述才能得到证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