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小妈上交戒指(北平无战事中的)

《北平无战事》中的“小妈”,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北平无战事小妈上交戒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北平无战事小妈上交戒指(北平无战事中的)

北平无战事小妈上交戒指

《北平无战事》中的“小妈”

近几日电视里正在播放《北平无战事》,本人断断续续看了几集。这部剧中有位央行北平分行行长,行长有位年轻太太,年轻太太被家中晚辈称作“小妈”。编导交代的情节是,行长太太年轻,只比行长与前妻所生长子年长三岁,由是被称作小妈。不仅行长家中的三位晚辈直呼其小妈,而且那位年长的姑父也张口闭口说“去把你小妈叫来”。行长与年轻太太对“小妈”称呼均安之若素,坦然受之。

若该“小妈”之称呼在剧中出现一次也就罢了(比如该剧中“北平师范学院大学”之离奇台词),要命的是近乎每集都有人喊几声小妈,而且叫得山响。本人听着实在感觉别扭,借此说几句中国话中的“小妈”。

“小妈”是称谓成词,算不得方言。普通话中的“小妈”只有一个词义,即:父亲的妾。《汉语大词典》“小妈”词条例:《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褚大娘子看了说:‘我的小妈儿呀!你可坑死我了!’”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九:“侯长腿骂起来了,‘操她小妈的,送上门来了,什么玩艺?’”这两个例子中的“小妈儿”都指的是小老婆。

小妈(严格些应加儿化音,即小妈儿)是父亲的妾,俗称小老婆,又称姨太太,北京话又叫“小婆儿”,书面写作“小妇”、“侧室”等。称谓中,小妈儿、小婆儿一般出自第三人之口且多是在背地里。比如,甲对乙介绍丙的姨太太时常说“某某是丙的小婆儿”或“她是他孩子的小妈儿”。作为子女晚辈称呼父亲的妾则不可直呼“小妈儿”,一般叫“姨娘”或“姨妈”,书面则写作“庶母”。小说《红楼梦》中这类“姨妈”称呼随处可见。笔者隐约记得剧中行长长子对“小妈”称谓提过建议,商讨结果是改称“姨娘”,其实还是小老婆待遇。

该剧中的“小妈”不是侧室,是行长丧偶后再娶之妻,称呼其小妈和姨娘都是错误的。本人揣测,《北平无战事》行长一家子人对“小妈”有两个误区,一是把年龄小当作“妈”之小,二是把续弦当作了二房,即所谓姨太太。中国家庭伦理传统,男人的配偶不以年岁大小论正侧尊卑,而是以是否明媒正娶及所娶先后而定。比如男人先娶二十岁女子为妻,后又娶二十五岁女子为妾(当然妾年长于妻者实在少见,权作说明问题以假设),即便妾年长于妻,但她还是“小”,别人就称其为“小妈儿”。男人丧偶再娶谓之续弦,即如该剧中行长与被称作“小妈”的太太。男人丧妻或离异再娶,凡明媒正娶者,均为妻而非妾,仍旧不可以年龄论尊卑。比如八十二岁丧妻男子娶二十八之女子者,该二十八岁女子绝不能称“小”。再如蒋公介石离异后娶小己十馀岁者之宋美龄,何人何时何地听见过蒋经国先生称呼蒋夫人美龄为“小妈”?

再有,某女子虽为后娶二房,但若事先讲明嫁娶后之地位与正妻等同且另置屋别居(即不与正妻合住一处,俗称外室),则仍不视为侧室姨太太,此种情形俗称“两头儿大”,近似伶界戏报中的并挂头牌,梨园术语叫“一边儿沉”。如此只是男人辛苦些,须一碗水端平两头儿跑。男人娶三房而又“三足鼎立”者则颇稀有,至少本人只知“两头儿大”,未闻“三足鼎立”。

普通话中有“给某某作小”之语,就是给某人作小老婆。“作小”是无奈且非体面之事,心智正常的女人大概都不喜欢给男人作小,自然也反感别人背后称呼自己为小妈儿、小婆儿。子女当面直呼父之妾“小妈儿”是极不敬之语,干脆就是骂人,由此引发争端动起干戈一定在所难免。《北平无战事》行长一家“小妈”(包括姑父叫小嫂)之声不绝于耳,却能相安无事,怪哉奇哉。

剧中“小妈”忍辱而不言堪可当“贤”。只是本剧编导似嫌不够厚道,因人家年龄小就让一干人等直呼小妈且到死也扶不了正,多少有些欺负人。剧中那位行长也是光把精明长在了脸上,脑子竟坏得一塌糊涂,任凭续弦再娶之妻降格小妈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简直事理不明好歹不知。照笔者看,先把他行长一职撤喽,然后再让“小妈”跟他离婚另嫁,罚他下半辈子打光棍儿。

顺带再说两句剧中的“大爸”。外甥女管舅舅叫大爸,本人是头次见识。汉语辞书未把“大爸”作为成词收录,民间俗语似有“大爸”发音。比如山陕一带方言,“大爸”一般指“大伯”,书面或写作“大伯”。北方通用“大大”,语义指父之兄,伯父之谓。“大爸”少见,舅舅大爸则罕见。满族旗人关于“爸”字用法或另有别解,但其究竟非汉语普通话,且无涉本剧,故于此不论。不知《北平无战事》中管舅舅称作“大爸”出于何典,依据所何,系何处方言。本人诚盼编导或方家能予赐教。

汉语中用于称谓之“大小”二字颇有讲究,万不可想当然而任意编造套用。比如与“大爸”极相似之“大父”是古老成词,早见于先秦典籍。“大父”者,祖父之谓(亦指外祖父)。“大母”者,祖母之谓。如此看,还得庆幸《北平无战事》编导口下有德,只叫了几声“大爸”而未喊出“大父”,不然中国的辈分伦理连同汉字释义都得组班子重新研究设计。北平战事虽然未起,管丈母娘叫大嫂乱序之争却打成热窑了。

该剧中还有些离奇之事,比如法庭审案一节,所有程序及控、辩、审等均乱成一锅粥。莫说让他们大致翻翻《六法全书》,就连基本常识都懒得打听,却非要大刺刺坐那儿审案。只因此类胡编乱造已是当下电视剧之主流常态,多一次也坏不到哪儿去,少一次也好不到哪儿去,随它去吧。眼下连文献纪实片都满篇乱言,遑论演绎故事,即便故事离谱儿怪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