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为什么不建议考(清华法硕毕业生谈就业真实现状)

又是一年,毕业进行时。

法律硕士为什么不建议考(清华法硕毕业生谈就业真实现状)(1)

每年考研大军里,或许有一半的考生是想通过名校的研究生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真正的通过考研拿到硕士学位实现人生华丽转变的人好像凤毛麟角。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话虽如此,在现实面前好像不堪一击。

燕雀不知道你的志向远大,或许从一开始就未曾关注过你是否是“鸿鹄”。

本期,小编的采访对象是清华大学法律硕士应届生高涵(应本人要求化名),和绝大多数考研人一样,试图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出身,找到一份好工作。

高涵选择法硕的时候,就业是决定她是否去报考的一个重要参考

但是,获知信息的渠道有限,只能从网上获得过去几届零星的就业单位名录,获得一个大概的印象,但是朦胧的仍然如同雾里看花,那时候,对于就业信息很关注,对就业前景还比较乐观。

高涵(化名),本科是在一所普通大学,那时她和师弟师妹们刚上法硕一样,怀着对学校巨大的自豪感,对未来工作的预期是无比美好的,和身边没工作过的同学(他们这届大概一半)讨论未来的就业和工作时,外企如飞利浦、宝洁的inhouse法务、外资咨询公司,如麦肯锡的咨询师、外资律所职业干练,如boston legal(电视剧:波士顿法律)里的金领律师、高盛、大摩的IBD、留学美国读JD都是她们认为理想的、可预期的职业,有政治抱负的同学,会向往部委公务员。

那时候的高涵,憧憬和幻想毕业以后的美好生活。至于薪资水平,在和她一样的很多同学认为,年薪10万应该是最底限。至于工作地点,北京上海是唯二选择,回到深圳都是委屈自己了。

那时候,投行和外资律所是我她们最心仪的工作,博士和美国顶级法学院的JD是读完法硕后继续深造顺其自然的方向,户口、房价这些东西要不觉得信手拈来,要不觉得如同浮云,大多数同学考上法硕之后,完美的职业生涯和不菲的薪资待遇在等待着她们。

为什么呢?因为是TOP2的高校的研究生,是一群天之骄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据高涵回忆所述:

非常清晰的记得,开学那天,有个工作过做过律师的同学对我们的憧憬持谨慎态度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的态度是不屑和不以为然。 很多时候,站得越高,摔的越惨。很不幸,那时候,我也是那么想的。 研一的时候,大家谈不上有什么求职准备,一方面把GPA和奖学金该拿的拿下,一方面法律知识的入门。然后就是准备司考。

法律硕士为什么不建议考(清华法硕毕业生谈就业真实现状)(2)

等通过了司考,研二的时候,我们身边的同学做求职准备的最多的是以下几种:

一、去深圳的法院、律师事务所或者银行企业实习;

二、去参加证券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或者专利代理人、ACCA、CFA、CPA考试;

三、考托福、托业、雅思或者一系列英语系列的证书,把英语练好。

反正,大家整装待发,信心满满的上路了,准备充足。但是后来我们发现,我们都错了,我们一直没意识到,最重要的那个证书是什么………

每年十一一过,求职就陆陆续续的开始了,那时候,来清华宣讲的单位可多了,好单位琳琅满目,我们眼睛看都不过来,

法律硕士为什么不建议考(清华法硕毕业生谈就业真实现状)(3)

比如垄断央企总部,专指国资委直属的一百多家央企,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移动、五矿、中化,保守估计第一年税后15万以上,又是京户、体制内,我们狂投简历;

外资投行、银行、企业、律所等,比如高盛、摩根斯坦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更新薪酬后)、SBC,citi group(就是被你们视为神迹的花旗银行), standard charters、麦肯锡、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外资律所,应届生刚进去保守估计15-20万;

国内证券公司,典型如中金、中信、国泰君安、中银国际,不加bonus也能20万以上;

股份制银行总行,如浦发、光大、兴业、招商、中信,从浦发的上市公司年报上都可以算出人均33万;比较好的内资红圈所,典型如君合、海问、方达、金杜,收入第一年每月税后8000以上,年终1-4个月工资;而如汇金公司、中投公司、国有四大行总行、交行总行相比上述那些都算是比较差的工作了;

中海、保利、金融街控股、中粮地产、招商地产、远洋地产、华润置地等地产公司的法务部门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比较不错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基金、信托等也吸引了我们好多同学的眼光;比较特殊的一类,

国家公务员,热门的有中纪委、国办、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国税总局、人事部、一行三会等也让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报考了国家公务员。

每年10月至下一年的2月之间,主要是理工科和外企签约的日期,对我们法硕而言,这个阶段会有国考的初试,另外,中石油、中石化、中粮集团、五矿等国资委控股的央企会在这个阶段大张旗鼓的开始宣讲,悄无声息的结束人。我印象很深的是,这个阶段法硕签约的人非常少少部分条件极其卓越的人会签约,大部分的人只是一窝蜂的投简历,我在这个阶段,通过邮箱发现我投了有200多封简历。上述所有地方我都投过,但是全部没有回音。

法律硕士为什么不建议考(清华法硕毕业生谈就业真实现状)(4)

2019年清华研究生数据

我们一开始,只是觉得是意外,也不以为意。

但是,等到上述单位全部没谱的时候,就开始慌了,眼光也开始放低了,把目标从垄断央企放低到了北京国企,又从北京国企放低到了地方国企;把目标从外资律所放低到金杜,又从金杜降低到那些小律所;城市从北京降低到深圳,再从深圳降低到家里的省会城市;薪酬底限从年薪20万降低到年薪10万,又从年薪10万降低到月薪6000;总之,一切的一切,非常的让人失望。

前述所列的那些好单位,虽然也在法硕招人,但是,招的人非常少,少到个位数,能有十分之一的比例就不错了。

等到11月份的时候,我们大部分同学开始有些慌了起来,不管有没有去机关的打算,我们都追随大流的报考了国家公务员,更有甚者只要碰上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就去考,然后我们匆匆的投了简历,但是我发现大部分单位都是石沉大海,后来我都是机械的参加的宣讲会和投简历,宿舍的同学后来都懒得去了,打印了100份简历放在我这里,让我去投的时候顺便帮忙投一下。后来我看着那些动不动就招一两个人的法务职位,我们这边又是一二百多人去投简历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又没戏了。

我到现在,才知道只看历年就业名单,根本就不知道就业那么艰难。

拿着上述名单,去对对历年就业名单,看看上述单位出现的几率有多高。我才发现北京户口,税后15万对我们这些大多人都是遥不可及。

对于没有找工作的同学来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根本判断不出来纸上列举的就业名单和现实的出入在哪里,更无法读出名单背后的无奈与辛酸。

很多人会说,法硕里牛人很多,谁谁谁签了个年薪30万的工作。这我承认,但是,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找到年薪20万的工作啊,大部分同学最终选择的工作与自己最初预想的是不一样的,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同学是降低自己的预期目标,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去勉强签约的。

法律硕士为什么不建议考(清华法硕毕业生谈就业真实现状)(5)

每个人对着自己的良心来说,如果一个解决户口、税后15万、准点上下班、年终奖过节费样样不缺的北京央企给你offer,谁会不签呢?你们这些师弟师妹理解我们这些去选调的同学是心怀祖国,支援边疆建设,我承认有部分同学是,但是其中的辛酸和无奈,你们知道多少?不足以向外人道。

法硕中优秀的就业个体,不会比任何专业逊色,但是每届都渺如流星。我了解到的情况,也是一个我不愿意面对但确凿无疑的情况是,他们本身条件确实都很出色的,我们这届唯一被四大行总行签约的那位女生,是保送生,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出众,上届签约工行总行和中信证券的两位都是经管本科的保送生,那位国泰君安的女同学也是本科保送,花旗那位也是保送生,去金杜的那位男生,保送生,去中石油的那位,保送生。 通过这些经历,我发现,虽然那些保送生们和我们一起入学,三年来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在一个学校呼吸同一片空气,但是,若人生命运不同,该来的终究会来的,而且是来的那样残酷,绝大部分好的工作机会,真的只向那一小部分人敞开,真的应征了二八定律,20%的人,拿到了80%的工作机会。

直到此刻,我才明白了,对于找好工作最重要的证书,是你的本科。

找工作不是你有多拼搏,你有多努力能够争取的,你可以凭借一年的突击考上研究生,但是你无法凭借半年的突击找到好工作。 我真的很深刻的认识到,如果以前本科不够出色,拿法硕来洗白自己,改头换面的可能性真的很小,法硕这个东西,只能锦上添花,不能改头换面,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别让法硕承载太多东西

对一个家里没有背景的人来说说,一个好工作是对你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审查,是对你过去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研究生全部积累和努力的认可。你过去曾经努力学过英语,达到出类拔萃,外资律所就会向你招手;你过去热衷财务知识,努力考过注会,投行就会向你招手;你从初中、高中一直努力学习,一直出色,就会在个人经历上无可挑剔,成为那些体制内无可挑剔的选择。

人与人的命运为何不同,从这里可以看出端倪,三年前,我们从不同的地方到来,到一个教室呼吸同一片空气,获得同一个学历,但是走向的却不是同一个起点,五年后,差距会更大。 昔时因,今日果。我现在所遭遇的,正是我原来行为造成的结果。

法律硕士为什么不建议考(清华法硕毕业生谈就业真实现状)(6)

昔日我高考的时候努力程度不够,或者毅力不够坚定,因此高考没有上理想的学校,我以为我上高中、大学的时候每天都耽误于打游戏、上网、消磨时光都被时间掩盖了,我以为我耽误的那些时间、混的那些日子除了我自己没人知道,我以为我已经用研究生学历洗白了自己,可是,我这个只是幻想而已,到头来,我过去做的那些事情永远还在那里,永远不会被洗掉。

法律硕士为什么不建议考(清华法硕毕业生谈就业真实现状)(7)

每次面对爸爸妈妈关切的问题找工作的问题,我都不忍心告诉他们找工作如此艰难的实情,我真的不愿意欺骗他们,从到去深圳两年,到高昂的学费,我已经无数次欺骗过、安慰过他们,到了找工作了,我真的无法隐瞒他们了,想着找工作的那些委屈和辛酸,我真怕说出我想回家就业让他们伤心,哪位父母不盼望子女在北京扎根,我想着电话那头爸妈殷切的希望,眼泪就夺眶而出。

我知道,很多法硕的同学,在研究生的三年里学习的很努力,很用功,完全在能力和知识上完全提升了自己,但是,很悲惨的是,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得到不了和保送生和本科出色的硕士同学一样的机会,现在很多单位收简历,都卡第一学历和专业卡的特别严,我上述列举的那些机构,甚至包括国家公务员,全部对本科学校和专业要求很苛刻,像我们这样以前本科不出色的,很难获得通过简历的机会。

法硕就业,已经不是这个专业的优劣问题,而成为对没有上过清华北大、但是有清华梦梦想的群体的孩子们的歧视,我知道这很不公平,但是,面对竞争压力如此大的求职现状,这就是残酷的社会现实,除了接受,别无他法。

法律硕士为什么不建议考(清华法硕毕业生谈就业真实现状)(8)

我每次看到招聘的人,都会用眼睛凝望着他,我会真诚的告诉他,这份工作我真的能胜任,我和那些同学一样,我真的能胜任,我三年间学的绝对比他们好,那位招聘的工作人员会微笑的告诉我说:

“谢谢你对我们单位的兴趣,我相信你是一位优秀的人才,但是你真的不适合我们单位对岗位的需求,祝福你好运”。

后来我深刻的反省,发现其实存在即是合理,若换做我是用人单位,同等条件下,我也会优先选择本科出色的同学,因为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形下,对过往的优秀去判断一个人比去破格认同一个过去空白的人要冒的风险要少,即使知道这样会漏过一些出色的人,但是,这确实是最保险的办法。

法律硕士为什么不建议考(清华法硕毕业生谈就业真实现状)(9)

清华建校100周年,看着社会各界对清华的赞誉和评论,打心眼里为清华高兴,即使离开了这里,依然恋恋不舍,想着自己在外面挣扎在社会底层,为了生存操劳奋斗,不禁感慨万千,只是每次看到庄严凝重的二校门和主楼,心里才会宁静下来,即使现在再艰难,再多困难,也要熬下去,希望在社会上能有一点点成就,能够在说“我是清华校友”有一点底气。

法律硕士为什么不建议考(清华法硕毕业生谈就业真实现状)(10)

我不抱怨那些不给我工作机会的单位,更不会抱怨给我读法硕机会的母校,我只是日日夜夜的忏悔,感谢清华给了我机会,让我有了跨入校门的入场券,哪怕许多方面不公平,就业方面是艰难,没有关系。 我知道,人所做的一些努力看似不为人所知,不转化为眼睛直接看到的东西,但是终究会有回报。

从现在起,我会珍惜每一秒时间,珍惜每一个工作的机会,珍惜每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以上,是高涵同学所述的全部内容。在这里,作为分享,激励一些正在准备考研的法律人。

希望那些试图改变出身的法硕生,脚踏实地,切勿眼高手低。

只要你足够优秀,具有核心竞争力,我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