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二郎神有哪些本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

导读:对于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很多人都是通过《西游记》这一类神魔小说认识他。然而却忽略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也是经过数次历史上的演变,以及艺术性的塑造,最终才定格成了如今的形象。

从掌管水利受万民敬仰的灌口水神,到官方认可主持人间正义的昭惠灵显王,再到《西游记》中英俊潇洒的二郎真君。他的故事承载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信念,见证了人们精神需求的改变,同时也促进了无数神话传说的融合。

西游记二郎神有哪些本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1)

他是跟随父亲修造都江堰,造福蜀地无数百姓的治水英雄;他是英勇搏斗斩杀蛟龙,而后白日飞升的清源妙道真君;他是不畏艰险担山逐日,用开山神斧劈山救母的二郎小圣。这些事迹与传说,带着古人的信念与幻想,共同构成了《西游记》中那个“听调不听宣”的灌口二郎。

《西游记》中二郎神形象的前世今生

其实《西游记》中二郎神的身份背景,以及所描述的那些事迹与他的性格,大都取材于元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胜》。这部元杂剧中所讲述的故事,与《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二郎神力战妖猴的情节基本上如出一辙。可以说《西游记》套用了,元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胜》的大部分情节,当然也包括二郎神的形象。

然而要想真正追根溯源,找到二郎神形象的源头。那么就要追溯到战国时期,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太守的李冰,根据《事物纪原》卷七记载:“元丰时国城之西民立灌口二郎神祠云,神永康导江县广济王子,王即秦李冰也,要所谓冰次子郎君神也。”

这便是二郎神的第一个形象,由于跟随父亲李冰修筑都江堰,解决了蜀中百姓的水患,故而被川蜀一代的人们奉为神邸。而且当地的人们,还对他加入了自己信仰的崇拜,视其为古蜀王蚕丛的后人。这一点在《灌江备考》中可以找到证据:“二郎为蚕丛之后,故额上有一纵目。”

西游记二郎神有哪些本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2)

也正是由此时开始,二郎神有第三只眼的形象,就已经被初步定型。他象征着蜀中百姓对于英雄的崇敬与怀念,感恩他曾经带来的福泽,感谢他为当地人们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代表着古人,敢于同自然灾害抗争的信念和勇气。

然而到了宋朝年间,宋徽宗改封二郎神为昭惠灵显真人,进封灌口二郎“真人仙号,同时还假借宋真宗的名义,赐予了二郎神清源妙道真君”的称号。于是当时的官员或者百姓,便制造出了另外一个版本的二郎神——赵昱,认为他是李冰次子李二郎转世投胎。

到了元朝时期,这种说法已经基本成型,在元代秦子晋的《新编连相搜神广记》中有言:“清源妙道真君,姓赵名昱,从道士李一珏隐青城山。隋炀帝知其贤,起为嘉州太守。”在这部书中,还为二郎神安插了一段,带领七圣斩杀作怪妖龙,之后受玉皇大帝赐封白日飞升的传说。与此同时也奠定了后世神话传说中,二郎神身边梅山七圣和哮天犬等人的人物形象,这一个版本可以暂时称他为——赵二郎。

而二郎神真正演变为杨二郎,其实是在明朝年间。随着明朝初期的移民政策,生活在南方属地的人们开始大量迁徙,进入西北地区。由于古蜀文化的根源,正是由西北边境氐羌旧地各族南迁而形成,所以两者之间的风俗文化具有很多共性,一时间得以迅速交融。

西游记二郎神有哪些本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3)

汉武帝

也正是在这个文化交融的时期,原本只流传在蜀地的二郎神形象,迅速受到了西北边境地区氐羌旧族的喜爱。同时又因为汉武帝曾经赐氐羌族王室姓杨,所以在氐羌族的崇拜之下,便衍生出了杨二郎的形象。

在羌族的神话故事中记载:“杨二郎为氐族牧猎神,三只眼睛,一匹白色骏马,一条白毛细犬,手拿三尖两刃刀,善射箭。”这个形象已经与《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十分接近。同时这也是边境游牧民族,对于安定生活的渴望,他们希望有一个这样的神邸,可以日夜守护他们,维护这片区域的安宁。

通过对以上三种二郎神形象的挖掘和剖析,就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其实是由这三个版本的二郎神形象融合而成。灌口之神、眉间生有纵目、带领七圣、神犬随身、手持三尖两刃刀、勇猛善射,这些人物特点,以及各种各样的身份,都可以在之前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中找到原型。

《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具有融合性与象征性

关于二郎神的出身,神话传说中统一认为,他是由天上仙女和凡人所生。如道教典籍《二郎宝卷》中记载:“降生一子……压了云花在山中。斗牛宫里西王母,来取二郎上天宫。”事情的大概就是二郎神的母亲云花仙子思凡下界,和凡人结为夫妻生下了二郎神,之后被天帝压在山中,后来二郎神在西王母的帮助下成功劈山救母。

西游记二郎神有哪些本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4)

而且《西游记》中也继续沿用了这种说法,比如原著中孙悟空曾说:“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

不过古代学者们大多认为劈山救母的传说,其实是由李冰父子劈山治水演变而来。比如宋朝诗人范成大,在担任范成四川制置使时,就曾经为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写过赞诗《崇德庙》:

“雪山南风融雪汁,化作岷江江水来。

不知新涨高几画,但觉楼前奔万雷。

天教此水入中国,两山辟易分道开。”

由此可见这种说法的可信度非常之高,证明了由历史故事到神话传说的演变。而且明朝的西大乘教,还曾经把二郎神担山逐日,与劈山救母的传说相互结合,并且套用佛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同时还加入了许多民间传说的元素,写成了一部二郎神救母的完整神话著作——《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开山宝卷》,即上文提到的《二郎宝卷》。

这部书对于《西游记》,或多或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譬如《二郎宝卷》中写道:

“梅山七位尊神圣,归依爷上拜弟兄。

帅将跟随常拥护,天地同春成圣神。

白马爷乘神坐骥,白犬神嗷紧跟巡。

贯会降妖捉鬼怪,邪祟精灵影无踪。”

再看《西游记》中对于二郎神的身世交代:

“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鋋罗双凤凰。

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两者相比较之下就可以发现,两部书中的二郎神其实非常相似。都是有梅山七圣作陪,有哮天犬相随,而且二郎神的主要能力也都是降妖捉怪,并且声名远播。

西游记二郎神有哪些本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5)

再有《二郎宝卷》还提到:“想起心猿意,要拿孙悟空。”这更是对应了《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那么再结合之前提到的元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胜》中,给出的故事基本模型,《西游记》中二郎神的人物经历,就已经非常成熟和丰富,这就是所谓的融合性。

而二郎神的形象之所以会由一开始的治水英雄,演变成后来善于降妖捉怪,并且潇洒不羁的神仙。主要就是因为人们精神需求的改变,从最初基础物质匮乏的时代,走到了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此时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现实中的枯燥形象,转而更加喜欢具有神秘感的传奇人物。

同时在对于二郎神的身世刻画中,也能够看出当时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设想,和对自由的追求。幻想着能够和二郎神的父母一样,摆脱所有的约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这一点在《西游记》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二郎神由于不满天庭陈旧的规定,而选择隐居灌江口,不愿上天为官。如此正是代表着一种不屈的抗争精神,和追求梦想的巨大勇气。而且《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之所以能够受到世人的广泛喜爱,正是因为他是梳理了所有相关的传说,融入了当时人们的意愿,进而形成的一个具有象征性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于人生的设想。

二郎神的神通和法宝所蕴含的人生意义

众所周知在《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小说中,一个人的神通和法宝,是构成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部分,同时也包含着许多不同寻常的意义。而在这一方面,二郎神则显得尤为丰富,虽然他并不是《西游记》的主角,但是他的神通和法宝,却比孙悟空要多得多。

西游记二郎神有哪些本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6)

古蜀王蚕丛

在他身上最引人注目的东西,就是他额头上的第三只眼。关于这只眼睛的来历,最受人认可的说法,就是由古蜀王蚕丛演变而来。但是其真正的意义,却是由后世的文学艺术所赋予的,比如在《西游记》中这只眼睛的作用,是能够看破世间所有的虚幻,包括孙悟空的72变,在他眼下都无所遁形。

甚至在后来由于这只眼睛的原因,二郎神的形象还被演变成了,主持三界正义的司法天神。由此可见二郎神的这只天眼,对于世人来说意味着绝对的公平与公正。这一只所谓的天眼,不仅结合了佛教《无量寿经》中的“法眼”,和《维摩经》中的慧眼,同时还加入了《道经》中所提到的“天眼”,也就是天神之眼。

其中“法眼”和“慧眼”,具有看破虚妄,洞察世间一切的功能,而“天眼”则是天上日月的象征,代表着绝对的公平与正义,可以审判世间一切邪恶。所以说二郎神的第三只眼睛,其实包含了古人对于正义的期盼,和对光明的向往。

再者就是二郎神的三尖两刃刀,这把特殊兵器同样是他的象征。其实所谓兵器也可称之为凶器,但是三尖两刃刀又比其他兵器更加的锋利,这就意味着它拥有更大的杀伤力。基于古人对于二郎神的形象定性与刻画,这把兵器的作用和意义也就显而易见,象征着对于世间邪恶的审判力。也就是说对付那些为祸世间的赤魅魍魉,必须用最强有力的武器,这代表着一种决绝的态度。

西游记二郎神有哪些本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7)

就像在《西游记》中二郎神大战孙悟空时,孙悟空当时的身份扰乱三界秩序的邪恶妖魔,二郎神则是手持三尖两刃刀,挺身而出维护天地安稳的神仙。而且最终的结果,是他战胜了妖猴,平息了这一场风波。如此看来二郎神手中的武器,就是古代人心目中守护天下苍生的力量。

特别是二郎神身上背负的弓箭,最是能够体现这种意愿。如《西游记》中他帮助孙悟空大战九头虫的情节,就是一次非常生动的体现。九头虫可以说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厉害的妖怪,让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束手无策,此外他还作恶多端盗取佛教至宝舍利子,足见其贪婪邪恶的本性。

并且此怪还生有九头,如此正是象征着人世间鱼肉百姓的贪得无厌之辈。而他的下场则是被二郎神射中头颅负伤败北,结局着实大快人心。如此一来二郎神手中的弓箭,自然也就成了人们印象中扬善除恶的神兵利器。

除此之外还有他的斩妖剑、缚妖索、金银弹弓等兵器,和那些威力无穷的神通法术,其实都是古人在武装自己心灵的同时,而设想出来的形象化体现。在此也反映出了古代人寻找希望的信念,因为或许当时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像二郎神这样为他们伸张正义的英雄,可能他们的生活正处在没有光明的黑暗当中。

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的信念,始终坚信有朝一日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他们坚信心目中的英雄迟早都会来临,正如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二郎神的形象给人带来的整体感悟

无论是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神话传说的层面来讲,二郎神的原型其实都是一个生活在人世间的凡人。但是到最后他却成为了一个可以守护天下苍生,主持人间正义的光辉形象。

西游记二郎神有哪些本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8)

通过古代仙人对他的塑造,其实透露着一种非常强大的人生观念,那就是只要付出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正如道教的吕纯阳祖师所说那样:“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怪凡人心不坚。”

试想如果二郎神没有坚定的信念,他又如何能够顶着天庭的压力劈山救母,又怎么能够背负着两座大山追赶太阳,面对兴风作浪为祸世间的蛟龙,他又怎能依然不惧怒而斩之!正是因为他拥有坚不可摧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他战胜了所有妖魔与困难,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守护神。

至此也就有理由相信,古人所信仰的并不是某位神通广大的神仙,而是自己心中的信念。《西游记》中二郎神的形象,其实是古代人梦想中的自己。这是历史的演变,和文学性的塑造,共同给人带来的感悟。

结语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梦想,都会按照心中的意愿去设想一个虚幻的自己。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把梦想变为现实,只要有足够的坚持,加上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可以在未来遇见最好的自己,成为各自所期待的模样。

参考文献:

《灌江备考》、《事物纪原》、《西游记》、《常熟县志》、《宋史》、《元史》、《明史》、《蜀梼杌》、《独醒杂志》、《二郎宝卷》、《川主妙经 》、《新编连相搜神广记》、《灌口二郎斩健蛟》、《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宋会要》、《无量寿经》、《维摩经》。

特此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