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一本好书(一个村庄一部论语)

论语是一本好书(一个村庄一部论语)(1)

洗珠古井

论语是一本好书(一个村庄一部论语)(2)

孔氏家庙

论语是一本好书(一个村庄一部论语)(3)

力洋孔村

一场冬雨过后,入山的路便有些湿滑。车子疾行在蜿蜒崎岖的山路,窗边的岩崖大步倒退,因水汽的润泽少了份冬日的苍凉。一个转角后,浩淼的水库忽入眼帘,雨后的雾气笼在水面上,水光如镜,碧色如洗。远处的青山,透过朦胧烟雾,勾勒出一幅影影绰绰的水墨颜色。恍然觉得自己就是那寻隐者不遇的贾岛,入得深山,却也只能空叹“云深不知处”。

临到村口,面前的场景又转换成另外一幅:古道下,溪水潺潺伴着清脆鸟鸣,绕村奔流而去;古树掩着木屋,在清溪中落下袅袅身影。青砖牌楼竖立村口,有老者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横匾下背着手缓缓而行;牌楼旁,“力洋孔村”四个大字,向来客昭显着村落的不凡。

隐居山岙之中,至今六百余年

力洋孔村,位于宁海东部,距宁海城关20多公里。据《孔氏家谱》记载,其孔姓属曲阜孔子后裔的南宗,五代后晋年间(公元940年前后),福建闽王称帝,孔子45代子孙孔延集为避战乱迁居温岭。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孔延集的后代孔克徵(孔子55代子孙)任台州司户参军,其子孔希道于明洪武元年(1368)迁至宁海东仓中堡村,做了当地叶姓人家的上门女婿。之后孔希道的儿子孔天麒迁居力洋孔村定居后,又把父亲和祖父接到了身边,在力洋孔村的山坡上建起了家园,名曰“中央道地”,意为以此为中心,向四处延伸。

说起先祖为何选择在孔村繁衍生息,力洋孔村党支部书记孔令柯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故事:传说孔天麒初到力洋,看中了山坡上有块地,丛林稠密,柴草茂盛,便在此砍柴度日。每天,他都准备好饭团上山坡砍柴。他将饭团挂在树枝上,但等忙好再吃,饭团已经冷掉了。有一天,到了“中央道地”这个地方,他依旧将饭团用布包裹好,挂在树枝上。等到日落西山,他砍好柴,捆好了担,准备取下饭团吃好后赶路回家。可取下的饭团拿在手里还冒着热气。他很吃惊,之后他连着几天在这里挂饭团,每次等到吃时还是热气腾腾。他悟出了一点玄机,推算此地准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举家迁移到这里。如今的中央道地,已经被当地的孔氏后裔开辟为孔子文化广场。

传承曲阜南宗,至今不忘祖训

村中心是孔氏家庙,坐西向东,砖木石结构。门口高悬着一块“大成至圣殿”的匾额,两侧梁柱上题联:“圣殿崇文,茶山脚下南宗裔;杏坛授道,沥水溪边孔氏居”,昭告此处为曲阜南宗。

自偏门踏入大成殿,孔氏家庙分前后两进,勾连廊将它们连通,整体为“工”字型制式。孔令柯说,在传统意识中只有出过帝王的姓氏,才能够在建造家庙宗祠时采用“工”字型制式,他们的先祖孔子曾为历代君王推崇,才有这样的追崇,能够建造“工”式祠堂,“大成殿”的匾额能够竖式悬于殿门正中,亦出同由。

大殿右侧撰写着孔氏家训和祖训。祖训共十条,不仅约束着后人要读书明理,还要克己奉公,修身律己、廉洁齐家。“比如祖训第七条就告诫我们,如果子孙有当官的,凡是遇到民间诉讼,案件自有虚实,务必理性判断,怀哀怜之心,切莫自鸣得意,克己奉公,做贤能的官吏。” 孔令柯说,除了这些书写在家庙里的祖训,力洋孔村还有一条不成文的祖训,凡是该村的村民不能随便去村东边的山上砍伐木材,只有孔氏家庙需要的木材才能从此山砍伐,违者重罚。也正是因为这百年流传下的坚持,造就了对面金字山的满目苍翠。

孔令柯说,之前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这一日,村里都会举行祭孔大典,大家统一身着汉服,上香、鞠躬、献牲、颂赞,通过祭孔仪式,唤起年轻一代追寻中华文化之根、国学之根、礼仪之源。

民间故事流传,尚留古迹一二

从家庙走出,跟随村人脚步,穿过洁净的巷道,三排烟青色的马头墙,立在青砖青瓦的屋檐上。一旁古木参天,一问已有600多年。村中有一大古井,外方内圆,井口直径1.5米,深5米,建于明朝中叶,距今也有500余年。“别看这口古井如今长满青苔,井口干涸,以前可是全村人饮用水的来源。这口井叫‘洗珠古井’,名字源于一个神话传说。”孔令柯说,村里曾飞来一条龙,盘踞在茶山脚下。有一天,龙把身子探进井里,洗涤眼珠子,洗完后竟不知所终,这口井因此被命名为“洗珠古井”。村里的老人说,井水酷暑冰凉,用井水擦拭过的席子,躺上去跟冰块一样凉爽;到了寒冬,井水便透出暖气,旧时村人酿酒,必取用此井水,说是窖藏十年,酒质不变。乾隆十四年(1749),邑人杨逢春题有《洗珠古井》一诗:“古井由来号洗珠,于今路畔得称奇。若非昔日飞龙过,安得人间留此辉。”如今,这首诗被刻于碑上,立在古井一旁。

孔令柯告诉我们,村里尚存的古迹并不太多,除了一排三栋古民居尚住着村民,大部分的村民都已搬入新居。穿过一片翠竹林,路边还保留着一个硕大的古石碾,这个如今的省级文物,从前是用来碾米的,石碾上刻的字经风雨侵蚀,如今只能隐约辨认出“孔”“傅”二字。

激发内生动力,古村焕发新活力

“我们孔村地处山岙,交通不便,从前大多数年轻人都会选择出门打工,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家。我记得我当村支书前,有整整12年,村里都没有盖过新房。村里173户人家,全是留守老人。可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以及宁海美丽县城的打造,很多在外地打拼的年轻人慢慢都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孔令柯说,2021年7月,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陈庆军带着大学生团队来到了力洋孔村,与村民一起,将《论语》等国学文化重新镶嵌入村庄。文化基因的挖掘,给小山村带来了活力,更带来了流量。

“从小就知道孔子是自己的老祖宗,所以读历史时就特别骄傲,当然也有苦恼,学《论语》时老师也会格外‘照顾’我,让我背诵理由也是现成的:自己老祖宗留下的著作都不会背,还怎么好意思自称后人……”千禧年出生的孔梁锦是孔子的第77代子孙,今年刚刚大学毕业,原本在宁海城区找到了工作,在得知陈庆军教授作为“驻村艺术家”要带着团队对孔村进行艺术改造,他毫不犹豫辞掉工作,加入了实践团队。“从小生活在这里,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也希望为我的村庄尽一份力量。”

“你看,从村口开始,我们铺设了一条步道,上面刻着《论语》的经典名句,绕村一周,读书20分钟;除此之外,村里还增设了10多个文化节点,将《论语》点缀在处处角落。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办了论语课堂、改造国学庭院、绘制孔学石墙,举办国学活动……” 孔梁锦无比骄傲地介绍着村中的改变。“目前只是做了一部分,未来我们会突出研学主题,并设计开发孔子IP的文创产品,以文化滋养乡村文旅的产业发展。”陈庆军教授补充道。

记者 张海玉

通讯员 徐铭怿 沙丽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