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说的一句名言(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冯骥才说的一句名言(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1)

冯骥才先生在祖居博物馆

赵淑萍

前些日子,文友聚会,听作家王静说要和宁波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周静书一同去天津拜访冯骥才先生,我特意托她带上一本《俗世奇人》,请先生签名。而宁波出版社的沈建国则请她捎一本新编的《宁波·王之祥摄影珍存》,赠送先生。天津之行结束,王老师带回了签名本,也带回了冯先生回赠沈老师的签名画册《诗性校园》。

在我家里,还珍藏着一本《俗世奇人》的签名本。2017年7月,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小说学会、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小小说选刊》《百花园》等联合在郑州举办了第16届《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颁奖典礼暨《俗世奇人》研讨会,我有幸参加。会议间隙,我拿着书请冯先生签名题词,他欣然应允。2018年9月,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代表大会召开,我又得主办方赠送《俗世奇人》(足本)一本。在该书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后,再度获得冯先生的签名本,别有意义。

先生祖籍宁波慈城,他一向是我们心中亲切、睿智、幽默的“大冯老师”。早在2013年1月,宁波新华书店曾列出《2012年度宁波畅销书排行榜》,《俗世奇人》赫然位于榜首。这本小说集的热销程度,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家乡人民对冯先生的敬重和喜爱。

冯骥才说的一句名言(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2)

冯骥才为故乡题诗

-写出一方地域的人的集体性格

《俗世奇人》正是我返回文学后的第一本小说集,它让我找回了读者,又有了与读者心灵交流的感觉,而这是我现在最美好的文字感觉。 ——冯骥才

在那次《俗世奇人》研讨会上,先生亲临会场,揭秘《俗世奇人》的缘起:在写《神鞭》《三寸金莲》的时候,有很多人物和故事放不进去,又舍不得扔掉,觉得可以换一种新的形式,于是就想到了小小说。既然写了,就想写出一个历史阶段中一方地域的人的集体性格。

当时正逢酷暑,先生怕热,身体小有不适,但他声音清亮,思路清晰,言谈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会上,一些著名评论家、作家谈了《俗世奇人》,从文化、方言、小说技巧等角度各抒己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位大家的评论。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先生,他称“大冯的很多小小说达到了经典化写作这样一个水准”。陈建功先生曾创作过不少小小说,对这种文体非常内行,从他嘴里说出这样的评价,分量很重。而《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认为,“事实上,作者笔下这些风物人情图、活色生香的百态众生相,重要的是其间所深蕴的文化、艺术、民俗等满含美学与诗学价值的民族记忆,可以说在中国社会任何发展流变的当口,都称得上是弥足珍贵的文学财富。”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泓认为:《俗世奇人》读来有天津话的韵味,但分明又有着中国传统笔记小说语言的特点,言辞简约却意赅义幽,这与市井的“白乎”有着显著的不同。这是《俗世奇人》于“俗”中显出“雅”来,但它的“雅”从根本上说又不在语言,而在于其精神实质。那么,《俗世奇人》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呢?他以为从本质上说,《俗世奇人》的几乎每一篇小说写的是由技进乎道的境界,这就与庄子所追求的大自在的境界、逍遥游的境界有了内在的契合。

冯先生1994年创作《市井人物》,2015年发表《俗世奇人新篇》,合起来总共36篇。其中的人物,三教九流,大多身怀绝技,如“苏七块”“刷子李”“泥人张”“神医王十二”,以及鉴画的“蓝眼”,专门钓鸡的“活时迁”等。有通过人物彰显一种民间智慧的,如巧嘴的杨巴、深谙送礼之道的陈四、破了“黄金指”损招的两位津门画家等;有反映世态人情人性的,如《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刘道元活出殡》《死鸟》等。

我曾细读数遍《俗世奇人》,每次都有新的感受。我觉得,它之所以好读、耐读,一在于“奇”。奇,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各色人物怪异、任情任性。而且,冯先生说受他的老祖宗——“三言”作者冯梦龙的影响,无奇不传。二在于“趣”。“趣”乃在于先生文风的风趣、幽默,那文白夹杂的语言、说书人的姿态和腔调,机敏活泼,开阖自如。三在于文化蕴藉。先生“文革”时做过工人、业务员、教师,接触过大量社会底层人。他又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悲悯情怀对世态人情进行观照。人性善恶,世间曲直,先生凭一支生花妙笔,娓娓道来,且大多时候并不点破,给读者留下想象、思考的空间。

去年9月,冯骥才先生接受了《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杂志社总编任晓燕的深度访谈。先生的许多话对我深有启迪。比如冯先生认为,小小说不仅仅是故事,它还讲究思想性,需要有文学的发现。小小说也不是“段子”。因为,段子虽然好看、有趣,但很少有塑造形象的。而小小说作为小说之一种,首要任务就是要塑造文学形象。小小说对生活的认识与揭示,对人性的发现,最后都是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的。

小小说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小小说作家要有钻研精神,要在创作中不断求新求变——这大概是冯骥才先生给我们的启示。

冯骥才说的一句名言(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3)

冯骥才捐赠祖居博物馆的画作《雨竹》

-自觉地亲近自己的文化

我从文学到文化,实际没有离开我们这代知识分子身上的那两个字,就是责任,我觉得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冯骥才

日前,冯骥才当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获此殊荣者全国共有10位。有20多个年头,冯先生把生命的“蛋糕”切给了文化遗产保护。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民间文化保护工作。

因为对这块工作不甚熟悉,我曾和先生的儿子冯宽老师以及先生工作室的助手们通过电话、QQ交流,而后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冯先生就出于作家的良知和文化先觉,发起对天津老城和小洋楼的抢救。进入本世纪,中国民间文化在社会转型期遭受重创,冯先生毅然放下文学和绘画两支笔,转身为民间文化保护而奔走呼号。2001年,他当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提出对民间文学、美术、歌舞、手艺以及古村落进行全方位梳理,对民间文化做一个地毯式的、盘清家底的普查、整理。他倡议、领导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历时十三年,主持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中国藏族唐卡集成》《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亚鲁王史诗》等的编撰出版工作。他还以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参事的身份,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推动文化政策法规的建立和完善;遗产日的设立、《非遗法》的制定、四大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期等等,都有他的努力与贡献。

不论何时何地,他都在为文化遗产保护发声并付诸行动。

为保护诗人柳亚子创立的文学团体南社在周庄的旧址——迷楼,从没卖过自己画的他,首次卖画筹资。后来,楼主坐地起价,楼没买成,但是,楼主意识到房子的价值,不再拆迁。

开展河北武强年画抢救工作时,遇上大雨,车子开不进去,他脚上套着塑料袋,蹚着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去。

为深入田野调查,年龄最大的他身先士卒,带领专家组奔波于田间地头,获取第一手资料。

汶川地震发生时,他人在斯洛文尼亚,当即通过自己的基金会捐款10万元救助灾区,随即中止访问提前回国,对灾区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抢救工作。在他的建议下,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建立了起来。

他到白洋淀,因为听不到孙犁先生所写的“鸟叫与歌声”,只听见汽艇的马达声不绝于耳,看到一些建筑不伦不类,深感痛心,写下了《白洋淀之忧》。

多少次,他为老城古村落的保护潸然泪下,上下呼告。“文化疼痛了,你要先疼痛。”他一直在呼唤大众的文化自觉。

冯骥才说的一句名言(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4)

冯骥才画作《雪村》

-对个体生命来讲故乡就是原点

“过去我们的祖辈在外经商的时候,爱说的一句话是‘宁波帮’帮宁波,意思是常想着为家里做一点事情,想着自己的故乡,在外边儿只要是赚一点钱条件好一点的,都希望给家乡尽一点力。”

——冯骥才

周静书、王静两位老师此次去天津,是为了汇报宁波18个国家级古村落三年来的调查工作以及咸祥渔棉会民俗活动的情况。

王静说:“对我带去的《宁波·王之祥摄影珍存》一书,冯先生饶有兴趣地剔开塑料膜,翻看老宁波旧影,连声称好。当看到第34页上的咸通塔时,冯先生抬头询问,这个塔还在吗?当听说此塔至今矗立在中山路上,他欣慰地笑了。”

1992年春天,冯先生陪着母亲,并携妻儿首次赴老家宁波举办“敬乡画展”。冯先生讲文化,滔滔汩汩,令人着迷。甬上书画家贺圣思专门刻了一枚章,印章的形制为半通,印文“大冯”二字为阴刻,边上刻着“大冯像尊鼎,肚子里有掏不完的文化”两行边款。临别,他将那枚印章送上,冯先生端详片刻,高兴地收了起来。

此后,冯先生多次回乡探亲、举办展览、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在“2003宁波·中国外滩文化研讨会”上,他专门为论坛题写“老外滩”三字。对于故乡慈城,他多次出谋划策,提出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保护开发好现有的历史文化遗存。他曾为抱珠楼的保存完好深感欣慰,也曾为咸通塔的去留牵肠挂肚。为修缮贺秘监祠,他卖画筹资。对于宁波的梁祝文化抢救保护,他十分支持,实地考察,并欣然担任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顾问,指导大型文化抢救工程《梁祝文库》的出版,并题写书名。

2015年,冯先生考察有800多年历史的半浦古村,专门撰文,发表在《文汇报》上。2016年,他回乡参加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鸣鹤)国际高峰论坛。在慈溪鸣鹤古镇的廿四间、六房等明清古建中,他认真听取当地的保护情况,并了解其与休闲养生等现代产业共振发展的新局面。当日,冯先生不仅与慈溪市级非遗传承人孙文聪合影,还与宁波市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志愿者一一握手。“你们是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我也是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我们都是志愿者,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祖国这份珍贵的遗产保护好。”

对于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宁波乡亲,冯先生颇多关注。作家王静在撰写《中国的吉普赛人:慈城堕民田野调查》《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千年望族慈城冯家——一个宁波氏族的田野调查》的过程中,都曾得到冯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冯先生先后为王静的《留住慈城》一书作序,为《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题写书名。“大冯老师是大名人,但又是如此平易近人。他对我的治学和为人影响很大。”王静说。

2016年4月22日,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开馆。冯先生向博物馆捐赠了图书、书画、音像资料及书桌、椅子等珍藏实物344件。其中,有其夫人顾同昭女士白描仕女图《霓裳集》画作,也有他那张使用了几十年的书桌。他说:“我对故土很有感情,这次捐出了爷爷的椅子,还有使用多年的书桌,希望家乡的文化建设越来越好。昨天这桌子从我家里搬出来的时候,我还特意亲了一口!”

2017年4月22日,张如安、孙善根、邬向东、戴松岳、钱文华多名文化学者在冯先生祖居博物馆内举行了一场“大冯和他的故乡”学术沙龙,共聚一堂探讨学习宣传冯先生的文化贡献和成就,交流慈城冯氏家族形成的历史背景、家族文化特点、家族性群发的文化现象。

2018年4月,宁波的一些文化人在先生的祖居博物馆举行《乡愁归处》朗诵会,分享先生的经典作品。先生虽不能亲临现场,却特意录制视频,分享他对乡愁的理解与感受。

“我希望将来有机会去现场享受它,去读一读我写过的诗文,我争取,争取有那么一个机会,跟乡亲一起过一个像文化节日那样的活动。”他说。

大家都在盼望这一天!

(图片由赵淑萍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