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不优雅的话不会受欢迎(孔子说巧言令色)

有人将“巧言令色”与婊子和戏子联系起来,认为这两种人为了讨好金主,自然是“鲜矣仁”了。所以,婊子必无情,戏子必无义。

这样讲有道理吗?首先我们要知道,巧言令色是什么意思,婊子和戏子到底是什么人。

孔子说不优雅的话不会受欢迎(孔子说巧言令色)(1)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言令色,并非孔子的原创。最早见于《尚书》的《皋陶谟》,出自大禹之口。皋陶劝善,言王者应知人、安民。大禹受到启发,说知人为哲,安民为惠,“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哲便是智慧,惠便是仁爱。有仁有智,就不用忧虑残暴的驩兜,不必驱逐叛乱的有苗,也无须担心虚伪的共工。

“巧言令色孔壬”,指的是共工。尧帝曾说过共工这个人“静言庸违”,平时说得好听,做事却常违背其言。

巧言,说好听的话。令色,表现出讨人喜欢的神态。孔,大。壬,包藏祸心。孔壬,就是包藏着很大的祸心。

孔子说不优雅的话不会受欢迎(孔子说巧言令色)(2)

为什么“壬”这个字表示包藏祸心?大概两个原因,一是壬的象形字象是怀孕的人,此所谓包藏;二是在十天干中壬为至阴,引申为阴暗的心理。

“巧言令色孔壬”,便可以解释为:“凡是极力讨好别人的人,一定包藏着很大的祸心。”就像我们常说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当然,这么说或许有些极端。但至少可以说,凡是极力讨好别人的人,一定隐藏着别的目的。

孔子引用这句话,改成“巧言令色,鲜矣仁”,显然是比原话更委婉更宽容了一些。意思是巧颜令色的人,也不是完全泯灭了良知,还保留了一些,只是太少了。孔子给巧言令色的人留下一个空间。

孔子说不优雅的话不会受欢迎(孔子说巧言令色)(3)

另外一层意思,并非所有巧言令色的人都包藏祸心,其中也有一些人虽然善于讨好别人,但品质很好。只不过这样的人太少了。

朱子解释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极力伪装自己,奉承讨好他人,他心中的欲望一定非常强烈,良知也就无法彰显了。又说:“聖人辭不迫切,專言鮮,則絕無可知,學者所當深戒也。”孔子是圣人,说话没有那么犀利,他说“鲜”矣,一定是没有。学道之人一定要严格防范自己产生讨好别人的心理。

《论语正义》曰:“此章論仁者必直言正色。其若巧好其言語,令善其顏色,欲令人說愛之者,少能有仁也。”仁者说话耿直,仪态端正。如果专为讨人喜欢的话,很少有能够保留仁德者。

孔子说不优雅的话不会受欢迎(孔子说巧言令色)(4)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这句民间俗语,应该是明清开始流行的。而在《论语》产生的先秦时代,并没有这两种专有称谓。

婊子,本写为表子。原义是贵族在妻妾之外通情的女子,后来专指妓女。古代的妓女多是有较高艺术造诣的女子,也就是女演员,甚至有的堪称女艺术家。她们往往擅长歌舞管弦,甚至吟诗填词。妓女主要为达官贵人或文人墨客提供文艺表演,当然也有陪侍服务。大诗人杜甫曾陪同友人一起携妓纳凉,还留下一首诗,被选入《千家诗》中。而著名文人钱谦益,也娶了名妓枊如是。

戏子,则指男性演员。因为在清代,唱戏的以男性为主。戏子同样为达官贵人提供演出服务,而且也有陪侍服务。所谓的“男风”,在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甚至早在先秦时期,便有美男破志的典故。

孔子说不优雅的话不会受欢迎(孔子说巧言令色)(5)

晋献公想要攻打虞国,但是又惮于虞国的贤臣宫之奇。晋献公便按照荀息的建议,送给虞国国君一个美男。当这个美男得到虞君的宠爱之后,再调拨虞君与宫之奇的关系,使宫之奇发挥不了作用。最后一举攻下虞国。

要送给国君一个美男,当然不是以陪侍的名义,而是“优”,即演员。因为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演出团体,由乐官率领,负责各类文艺演出。其中包括盲人组成的乐队,以及美男组成的歌舞团。

所谓的婊子和戏子,无非是古代的演员,而演员并不必然意味着“巧言令色”。在有些朝代,音乐和舞蹈表演是为了帮助君主修心养德的。就像现在我们接待20国集团领导人的时候,会安排精彩的文艺演出,吟唱经典的曲目《鹿鸣》。难道,这种表演也是巧言令色、无情无义吗?

孔子说不优雅的话不会受欢迎(孔子说巧言令色)(6)

即便是妓女,既便是男宠,也曾出现很多有情有义,甚至拥有高尚品质的人。比如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就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女诗人。“典封虽一品,风骨却崚嶒”。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再比如电影《金陵十三钗》里的妓女,为了家国而献出生命。

春秋时,楚国有个男演员叫优孟,就曾经冒死规劝楚庄王不要爱马胜过爱人。听说楚庄王要为一匹死去的爱马举办隆重的丧礼,相当于大夫的规格。大臣们纷纷劝谏,但楚庄王听不进去,说“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没人敢说话了,优孟登场。他一进宫殿就大哭起来,楚庄王惊而问其故。优孟说大王最爱的马死了,却只以大夫之礼下葬,有伤我大楚国的颜面,一定要用国君之礼下葬啊。

孔子说不优雅的话不会受欢迎(孔子说巧言令色)(7)

楚庄王有点狐疑地问,你要我怎么做呢?优孟非常详细地展望了一下葬礼的隆重场面,甚至邀请其他国家的使节来参加。最后他说,“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楚庄王这才明白他的用意,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一个普通演员,应该不敢随便到君王面前“撒泼打滚”地哭,其必是楚庄王宠爱之人。难道优孟的表现,也叫巧言令色吗?他是在用自己的智慧做正确的事。

孔子说不优雅的话不会受欢迎(孔子说巧言令色)(8)

谁是巧言令色的人?

婊子与戏子,也许不乏巧言令色者,但他们并不必然是巧言令色之人。而有些人,虽然不是婊子和戏子,却有可能更善于花言巧语,虚情假义。

有些官员,对下级颐指气使,但是对上级领导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就像哈巴狗一样围着领导摇尾巴。

有些网红,对亲人朋友冷言冷语,却为了讨好粉丝,极尽巧言令色之能事,管粉丝叫老铁,叫家人。在镜头前搔首弄姿,卖弄风情,出尽洋相。

孔子说不优雅的话不会受欢迎(孔子说巧言令色)(9)

有些公知,对祖国指东道西、挑三拣四,却对美西拜倒跪舐,全无风骨,表现出一副奴才相。

孔子所指,一定不是婊子和戏子,不是演员。

当然,如今的演艺圈确实风气不正。其中有些艺人的艺术水平很低,收入却很高;道德水平很低,影响力却很大。伤风败俗,污染人心,还真不如古代的婊子和戏子更加专业。

孔子说不优雅的话不会受欢迎(孔子说巧言令色)(10)

但仍然有巧言令色的导演,在为劣质演员颁发S卡,真令人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这些人,才是真的“鲜矣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