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

1913年3月20日晚10点,上海沪宁火车站出现一声枪响,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的青年才俊宋教仁被一发子弹射中,腰部重伤,立刻倒地,与其同行的廖仲恺、黄兴、于右任等国民党人方寸大乱,连忙一边寻找凶手,一边将宋教仁送往附近的医院。虽然很快宋教仁便被送达了离车站最近的铁路医院,但由于子弹有毒,宋教仁的情况并不乐观。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1)

宋教仁像

即使做了多次手术,在3月22日凌晨,宋教仁的病情开始出现恶化,大、小便均带血,双手发冷,双目外翻,口中已经不能言语。最终,在3月22日凌晨4点左右,这位年仅31岁的民主革命领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有学者称,宋教仁的死是中国民主事业上最重大的一笔损失,那么宋教仁究竟做了什么,让别有用心的人恨之入骨,甚至要置他于死地呢?百年悬案“刺宋案”的凶手究竟是不是袁世凯呢?宋教仁死后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又将如何走向呢?今天,就请读者们跟随笔者一起走进民国初年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岁月......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2)

1913年3月22日宋教仁遗照

一、宋教仁被杀前的革命活动

宋教仁是何人?为何有人一定要让他去死呢?如果你对民国初年的革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话,你一定对这位鼎鼎大名的留日高材生的名字毫不陌生。1882年4月5日,宋教仁出生于湖南常德。在湖南这个治学严谨、学风浓厚、新思想传播迅速的省份,宋教仁踏上革命之路似乎实属必然。

1903年至1911年民国成立之前,宋教仁在国、内外从事了大量有关民主革命的实践活动,包括与黄兴、章士钊等人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的华兴会、创办《民报》前身革命杂志《二十世纪之支那》、代理同盟会事务、参加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等等,由于知识渊博、政绩卓越,又独具个人魅力,宋教仁在民主革命同盟中的声望颇高,这也为他后来当选为国民党领袖埋下了一定伏笔。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3)

1905年的黄兴(前排左一)与宋教仁(前排左四)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各省份纷纷响应革命党同盟的号召,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走向独立,瞬时间,清政府的统治在全国土崩瓦解,辛亥革命取得胜利,中国脱离了千年帝制的束缚,马上要走上民主共和的道路。这个时期的宋教仁踌躇满志,壮怀激烈,他首先带着自己的革命热情与一些参考文献来到武昌,参与制定了《鄂州临时约法草案》,这部草案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草案,而且人人平等、民主选举等诸多词汇被第一次记录在中国的法律之上。

之后,宋教仁又马不停蹄赶往南京,参与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责任内阁、三权分立、民主共和等多项西方近代历史发展以来最先进的政治主张进入中华民国宪法性文件。两部法案的出台充分说明宋教仁渊博的法律知识学养,这也是他为中国民主共和事业做出贡献的一部分。之后,宋教仁本人出任了中华民国的农林总长一职,仕途前景一片光明。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革命同盟的软弱妥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不久便被袁世凯窃取。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假民主、真独裁的想法下,中华民国的民主共和走向岌岌可危。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5)

袁世凯头像

为了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来之不易的民主革命成果,宋教仁开始寻求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框架内阻止袁世凯独裁。当时的约法效仿美国政治体制的架构,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政党政治,只要某一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胜利占大多数席位,便可以由该党领袖组织责任内阁,行使行政权力,限制总统权力,那么袁世凯的元首地位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架空,中国的民主道路便又可以走回正轨。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6)

三权分立原则

宋教仁敏锐地发现了这次政治机遇,他马上开始自己的政治演说,号召革命党人团结起来,将同盟会以及诸多小党联合成为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的民主党派——国民党,自己则担任党派领袖。

事情的走向也正如宋教仁期盼的那般,即使袁世凯采取种种手段阻碍宋教仁,还有共和党等一系列对手的阻挠,宋教仁依旧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口才和超乎一般的群众影响力,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在众议员总数596席中,国民党占269票,占45.1%;共和党占120票,占20.1%;其他党派占207票,占34.8%。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7)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

宋教仁当时很开心,因为在选举中获胜意味着自己马上可以开始组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袁世凯本人虽十分不满,但有约法和国会的限制在,全中国人民的众目睽睽之下,也无法有所动作,十分无奈地邀请宋教仁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国会的开会典礼。正当宋教仁踌躇满志,走进上海火车站准备前往北京时,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中国的民主革命历程又一次蒙上阴影。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8)

宋教仁遇刺油画局部

二、宋案背后凶手洪述祖与“被诬陷凶手”袁世凯

关于宋案的凶手是谁?近百年来始终说法不一,未有定论,当时的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和国民党内部青帮老大陈其美均有嫌疑,下面便让我们由刺宋案的直接杀手武士英说开去。

据在场的一些目击者和相关人士举报称,他们清晰看到了无业游民武士英拿枪行刺宋教仁,并在之后偷偷从火车站中逃走的场面,根据这些线索,警察很快将凶手武士英抓捕归案,还在其家中搜出了作案凶器——五响手枪一把,手枪内尚存子弹两颗,与在车站刺杀发生后捡到的弹壳款式一致,充分证明武士英就是刺杀宋教仁的最直接凶手。

警察还在武士英家中查出了一批时任内阁总理赵秉钧、内务部秘书洪述祖、江苏驻沪巡长应桂馨的来往书信。据武士英交代,他是受应桂馨指示,接受了1000块大洋的赏赐来刺杀宋教仁的,因此,应桂馨是杀死宋教仁的直接教唆人,本案的两位直接凶手迅速被锁定。那么,应桂馨在当时的政治场上级别比较低,原与宋教仁无冤无仇,又为什么要杀死宋教仁呢?他的幕后主使又是谁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内阁总理赵秉钧和内务部秘书洪述祖两人说起。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9)

杀手武士英

当时,赵秉钧和洪述祖是袁世凯的两位心腹,袁世凯专权正好面临着宋教仁的组党威胁,可以说一旦宋教仁组阁成功,袁世凯这个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很有可能得到限制。由于在凶手武士英家中搜出应桂馨与洪述祖、赵秉钧二人的来往书信,故当时的媒体便把凶手第一时间认定为幕后主使“袁世凯,各种媒体大肆报道,对袁世凯杀死宋教仁的攻击声甚嚣尘上。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10)

当时的内阁总理赵秉钧

此外,当时国民党成员、青帮老大陈其美控制着上海地区,与当时的上海黑道来往密切,杀手应桂馨早年间也曾跟着陈其美,陈其美也与宋教仁在国民党内有所不睦,所以在刺杀宋教仁一案上陈其美也有一定动机,条件也更为便利。所以当时的主流媒体也将一部分眼光对准陈其美,对凶手进行大胆猜测。民间也对此事件议论纷纷,事件得到再一次发酵。那么,到底是陈其美还是袁世凯主使,杀了宋教仁?还是本案另有蹊跷呢?您接着往下看。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11)

宋教仁与陈其美

正当大家对谁是幕后凶手猜测不断时,1913年4月25日,北洋政府上海地方政府正式开庭审理应桂馨与武士英,本案的幕后主使很有可能从二人的证词当中得到蛛丝马迹。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就在开庭前一晚上,该案的重要证人和直接凶手武士英,竟然在监狱中吃下从墙上刮下来的硫磺火药“自杀”身亡,案件的审理陷入迟滞。无独有偶,1914年初,成功从上海监狱越狱的间接凶手应桂馨,在京津铁路的沿线上被刺杀而死,凶手是袁世凯政府反军政执法处处长郝占一。两名已知的关键性凶手全部死亡,使“宋案”正式成为民国的一桩“悬案”,后人只有通过猜测来判断本案的幕后主使是谁。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12)

《宋案重审》照片

虽然本案凶手成谜,但不妨后来的历史爱好者们对凶手的线索一探究竟,毕竟真相就是把不重要的细节放大,从而从其中窥探出些许蛛丝马迹,从蛛丝马迹中推理出的结果也许就是真相本身。2016年,北京大学尚小明教授在其专著《宋案重审》中,破译了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前农林总长宋教仁被刺案内应夔丞家攫获函电文件检查报告》内53件凶手之间的来往电报。

从洪述祖和应桂馨两人的来往电报中,看出洪述祖指使应桂馨雇佣杀手武士英杀死宋教仁的历史真相,所以他认为杀死宋教仁的凶手最多追溯到洪述祖,与袁世凯与赵秉钧并无直接关联,因为在电报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面在宋案发生前赵秉钧与洪述祖有过联系,而洪述祖和应桂馨的暗号联系则从电报中可以得以破译。至于陈其美为本案凶手,更是后人揣测杜撰,并没有直接证据,所以更是不足为信。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13)

1913年4月28日赵秉钧所发批驳宋案证据的自辩“勘电”底稿

根据尚小明教授的研究可知,宋案的凶手是洪述祖,他刺宋的原因,除了借机获取私利以及给袁世凯一个交代,也是因为他的政治主张与袁世凯一致,而与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不同。此外,中国社会是一个领导眉毛一抬就有无数爪牙揣摩心思、为其办事的社会,要说宋案与袁世凯本人一点联系也没有,似乎并也不成熟。

同时,根据袁世凯次子袁克文回忆,袁世凯曾经说过自己代人受过很多,却从没有辩解过。我虽然起初并没有杀他的授意和指示,但他却因为我而被杀,这要怎么辩解呢?这句话套到宋案上也不为过,所以说,刺宋案颇有些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意味,但案件的实际操作者却是后来人给袁世凯扣上的一顶“黑锅”。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14)

袁世凯次子袁克文

此外,尚小明教授也给出了袁世凯无意杀宋教仁的五个理由,更加为袁世凯无意杀宋教仁提供了证据:其一,进入1913年后,随着临时政府期限即将结束,竞选正式大总统成为袁世凯的头等大事,而宋教仁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竞选障碍,无杀害其人必要

其二,国民党虽然在国会选举中获得优势,但始终没有决定推举宋教仁组阁,因此,对袁世凯而言,宋教仁并非现实威胁,无杀害其人必要。

第三,袁世凯欲对付的是整个国民党,是国民党欲实行的政党内阁主张,而非国民党中某个人,杀一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袁世凯与国民党的政见分歧。

第四,国民党的政党内阁主张的确对袁世凯的权力构成威胁,但袁世凯并非没有应对之策,其中一个重要策略,即是联合或操纵其他各党,乃至国民党内的游移分子,在国会内形成一股由袁主导的力量,从而与国民党形成对峙,乃至夺取组阁权,同时为总统选举做好准备。

第五,应对国民党的政党内阁主张,袁世凯还有更为根本的解决方法,即从宪法草拟入手,设法制定一部总统制宪法,从而彻底解决政体问题。

所以,根据最权威的史学研究成果,两位密谋“刺宋案”的主角武士英和应桂馨虽然早早死亡,但是洪述祖而非袁世凯杀死宋教仁是目前宋案最主流的历史真相,袁世凯与陈其美均是后人揣测,并无直接证据,恳请诸家辨别。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15)

宋案幕后凶手洪述祖

三、宋教仁死后的各方因应及中国民主道路走向问题

宋教仁死后,各方纷纷表示哀悼,特别是与其关系密切的国民党元老成员们。陈其美红着眼睛为其买了一幅200块银元的上好棺材,以存放其遗体;黄兴与范鹤仙张罗着为其拍摄了遗照,一张是赤裸着上身,漏出了伤口,另一张则为其穿上了正装礼服,让其得体地将最后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也激励着后来的党内人士继续奋斗;3月23日下午3点,黄兴与陈其美等人为宋教仁举行了大殓,正在日本访问的孙中山也惊闻噩耗,立刻准备回国;4月13日,宋教仁逝世后的第三周,国民党人在上海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自发来为宋教仁送行的民众竟达2万多人。一方面,他们觉得天妒英才,为这位年仅31岁就为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献出生命的青年才俊哀悼,另一方面,他们也为中国的民主进程走向深深担忧,在失去宋教仁之后该如何是好呢?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16)

宋教仁正装礼服遗照

1914年,宋教仁纪念公园建成,地址就在上海车站宋教仁遇刺的不远处,其陵寝坐北朝南,被设计为正方形;墓地四周围立有24根圆头方柱,墓前有一座宋教仁穿西装的坐姿石像。墓中带有孙中山、于右任、章太炎等民主革命先行者的题字。于右任认为“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足见他在民主革命同盟中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这一年,袁世凯公然解散议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公然一步一步将自己的权力野心合法化,若民主共和的先行者宋教仁泉下有知,估计也会愕然叹惋的吧!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17)

宋教仁墓园中的塑像

宋教仁死后,他的妻子方氏和儿子宋振吕一直居住在家乡湖南桃源生活,12岁丧父的宋振吕长大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知名学府。在其求学期间,一直心心念念打探杀害父亲的凶手洪述祖的下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17年4月30日,洪述祖被宋振吕和宋教仁的秘书刘白抓获,两年后处以绞刑,宋教仁在天之灵得以告慰!之后,宋振吕又在孙中山和黄兴的帮助下去到日本留学,学成归来后在南京国民政府中任审计部干事,继续为中国的民主共和道路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18)

洪述祖被执行绞刑的新闻

关于袁世凯方面,他在宋教仁逝世12小时后得到了消息,他愕然惊叹道:“有此事乎?”在得到电报中确定的答案后,袁世凯又一次长叹道:“确矣,这是怎么好!国民党失去宋遁初,少了一个大主脑,以后越难说话了。”之后,又评价说:“国民党又少了一个讲道理的人”,足可见宋教仁在袁世凯本人心中及国民党中极为重要的分量。宋教仁死后不久,袁世凯便被作为凶手全媒体讨伐,南方也由此发动了二次革命,为宋教仁本人报仇。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19)

为宋教仁送葬的群众

之前,宋教仁和袁世凯两方力量都相信,双方都致力于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因此也许可以坐下来谈一谈,相互妥协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答案,但是在宋教仁死后,国民党和袁世凯采取了相互对立的立场,双方之间相互都怀疑对方刺杀了宋教仁,又想走到暴力夺权的道路上。随后,南方发起了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无情镇压,孙中山也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道路。之后的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北洋军阀内部的争权夺力,均说明宋教仁畅想的民主共和进程不复存在。当时的宋教仁之所以能把各方势力团结到国民党这面旗帜下,靠的就是其十分广泛的个人威望,但将中国民主革命的前进方向寄托在这个脆弱的个体上,没有真正实力的掌握,一旦他毁坏,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也就无法前进,实乃历史之大不幸。

袁世凯杀宋教仁的理由(1913年宋教仁被杀真相)(20)

电视剧《走向共和》剧照

中国的民主革命若没有“刺宋案”的发生,将会走到一个怎样的发展进程当中呢?是不是会在当时就实现民主共和呢?可以大胆说说你的看法,历史虽然没有如果,但我们有对历史的想象,也不失为对历史的一种缅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