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4号全景:珠海航展-196
聚焦科技革命、围绕产业发展机遇,今(27)日,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1珠海论坛主论坛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
值得关注的是,在该论坛中的航天分论坛“月球与深空探测”成果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展示了一批中国探月及行星探测工作新成就,并透露下一步中国“探月”计划。
据透露,当前各科研机构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获初步成果。另外,嫦娥四号“探月”相关研究成果也现场公开,如对月球背面着陆区40米深度的地质分层结构、月球背面浅层月壤最昼夜温等。在行星探索上,天问一号工程未来将开展环绕科学探测等计划。
探月: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获初步成果
近年来,中国“探月工程”进展不断,而在本届航展中,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等展品也将重磅“亮相”。在今天举行的月球与深空探测成果发布会上,就披露了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相关“探月工程”新进展。
在本次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五号珍贵的“挖土”作业视频。据悉,去年底,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还捎回了月球“土特产”(月球样品)。
据悉,针对月球样品研究进展,相关专家在发布会上透露表示,当前地面应用系统分析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基本特征,部分得到样品的科研机构开展了同位素定年、CT扫描、电子探针分析、能谱分析、离子探针分析等工作,在物理性质、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获得了一些初步成果。科学家认为,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填补了Apollo和luna月球样品的“空白”,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现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严俊还带来了嫦娥四号的主要科学进展。
据悉,依托嫦娥四号的“探月”,确定了其着陆巡视区发现的多种岩石类型,揭示了古老深部月壳的成分特征。“据对这些岩石的分析,巡视区发现的岩石并非来自月幔。”严俊说。另外,嫦娥四号还发现了撞击残留物。“小型、新鲜的撞击坑的中央部分,发现了一簇高反照率的异常物质,通过光谱数据显示,这些异常物质呈现明显的蓝化光谱特征,与撞击产生的绿玻璃以及碳质球粒陨石的光谱非常相似。”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嫦娥四号的“探月”,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着陆区40米深度的地质分层结构,分别为细粒月壤层、碎石层和粗粒 岩块、溅射物沉积和风化产物层、玄武岩。
在“近月空间环境”研究中,严俊表示,这是人类首次在月表开展能量中性原子(ENA)的就位探测。“嫦娥四号首次在月面观察到微磁层。”严俊介绍称,通过首次在月表对月表的粒子综合辐射环境进行测量,首次获得月表高能粒子辐射环境,这将用以评估航天员辐射危害的辐射剂量、辐射计量当量等结果。
在月夜测温中,还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月球背面浅层月壤昼夜温度,实测最低气温为-196度,改变了人类的以往认知。
行星探测:未来将开展环绕科学探测计划
去年7月,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伴随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登陆,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如今,这一项行星探测工程进展如何了?现场,来自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研究员贾阳对这一工程的实施与科学探测工作进行了介绍。
据悉,天问一号任务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包括研究火星形貌和地质构造特征、研究火星表面土壤特征及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等。“通过环绕,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的探测;通过巡视,开展火星表面重点区域的高精度、高分辨的精细探测。”贾阳介绍说,这也是国际上首创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据介绍,在科学探测上,天问一号探测器共配置了13台科学载荷的“探测神器”。“自发射以来已全部开机工作,实现了对火星全球和着陆区重点区域的科学探测。”贾阳介绍说。
如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可以在巡视期间获取沿途地形地貌地理数据,用于开展形貌特征与地质构造研究。再如火星车多光谱相机,可以获取高价值探测目标的多波段图像数据,可识别现场探测目标的不同物质和纹理特征。
着陆火星,使命不凡。那么下一步天问一号有怎样的探测计划?据贾阳介绍,下一步,将开展环绕科学探测计划及火星车科学探测计划。前者将在日凌后择机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同时兼顾火星车拓展任务阶段的中继通信;而后者则是在任务拓展阶段继续向古海陆交界地带行驶,获取丰富的科学数据。“日凌结束后,将根据火星车能源状况和中继通信条件,制定探测计划。”贾阳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子宁、张翔宇、陈治家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于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