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的典故(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

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终军弃繻

【典源】《汉书·终军传》:终军年十八,“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rú,古代出入关津的凭证,帛上写字,裂为两半,过关验合)。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

【释义】终军年十八当选为博士弟子,从济南步行入关,关吏给他繻帛作凭证,告诉他回来时需要验合。终军说:大丈夫西游,决不再拿这个作凭证回来,把繻帛投弃了。后果执节出关、行使郡国。后遂用“终军弃繻、弃繻、弃关繻、投繻、终军意气”等谓年少有志求取功名。

【终军弃繻】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之二:“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吴伟业《寄房师周芮公先生序》:“吾师以陆机入洛之年,弟子亦终军弃繻之岁。”

离骚中的典故(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1)

【弃繻】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窦群《经潼关赠宇文十》诗:“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司马光《送何济川知汉州二首》之二:“复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

【弃关繻】顾云《投顾端公启》:“曾弃关繻,空归未得;已随律柱,舍此何之。”

【投繻】康有为《除夕答从兄沛然秀才时将入京上书》诗:“素衣深恐缁尘涴,岂敢投繻入帝京。”

【终军意气】黄滔《段先辈第二启》:“来则无终军意气,动则有杨朱歧路。”

离骚中的典故(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2)

孟母断织

【典源】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自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忽,师事子思,遂成天下名儒。”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传》载:乐羊子“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童,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无),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返)。”后世称为贤妻的典范。

【释义】孟母见孟子中途辍学而归,拿刀割断了机上尚未织完的布,以教育孟子。后遂用“断织、断机、孟织”等谓母亲对子女的教育训导。

离骚中的典故(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3)

【断织】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加以承断织之慈训,得锐志于书林;奉过庭之严规,遂容情于义圃。”

【断机】邹元标《冬至展先母罗太安人漕坪珑有感》诗:“断机声在耳,遵足戒垂堂。多少君亲意,无言倍黯伤。”

【孟织】黄滔《祭钱塘秦国太夫人》:“训逾孟织,智迈谢围。”

未完待续……

大家都在看

全本《周易全解》整理汇总

全本《文言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中华饮食文化——《饮食的那些事》全本整理汇总

全本《民国名家随笔散文》整理汇总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