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

上个世纪的1975年,19岁的我从辽宁省抚顺市上山下乡到昭乌达盟(今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五分地公社东山大队插队落户。当时,大队青年点共有58名抚顺知青。1977年至1978年的8月份,先后有57名知青被招工、招干返城,但惟有一名知青却永远留在了他热恋的这片热土上。他就是时任东山大队河勿苏生产队队长的褚福友。

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1)

牺牲时年仅23岁的褚福友

褚福友是抚顺西露天矿干部子弟。1975年9月他和30多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我们东山青年点。我清楚地得,那还是我们这些早到一个月的20名男知青骑着光腚马把他们从12里地外的国道旁接来的。当时他的外表给我的印象并不特殊,除了约1. 80米的个头外,其余的打扮与大家一样的质朴:穿着黄上衣,蓝裤子,戴着一顶黄军帽,颇似空军战士的打扮。平时不善言谈,身体很结实,干起活儿来舍得出力。1976年秋季,公社党委为了迅速改变当地农牧业生产的落后面貌,借鉴风行全省的做法,组织知识青年挑重担,挑选政治觉悟高,贫下中农信得过的知识青年担任大队、小队的领导职务。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褚福友被选拔到东山大队人口最少、地处最偏僻、自然环境最差的生产队——河勿苏生产队担任队长。

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2)

知青参加秋收劳动的情景

河勿苏生产队在东由大队的西北方向,距大队部12里地,地处西拉木伦河边缘大沙漠的南部,小队的全部建筑和大部分耕地均处在沙包的包围之中,常年遭受风沙侵袭之苦。全小队共有12户人家,不足30个劳力。褚福友到任后,走遍了12户人家和所有的耕地、固沙林和牧场,多次召开治沙为主题的诸葛亮会议,研究治沙办法,组织社员接电网、挖水渠、植树、打井、砌挡沙墙。一年后,褚福友与当地的社员已经相处得如同一家人,社员们关心他、爱护他,亲切地称他为“友子”。他也处处替社员们着想,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也都少不了他的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的夏天到来时,小队的所有农作物长势喜人,牧业生产也有起色。

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3)

知青参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情景

1977年8月的第二天,万里无云,天气炎热。早上褚福友接到电话通知说,今天上午全大队停电。于是他立即安排全小队社员给一排新建的马棚上笆泥。原来,这排新建马棚上方有两根新搭设的裸体380伏动力电线通过,棚脊距电线的高度仅为1. 8米,为了防止干活时出现触电事故,所以上笆泥的活儿已经拖延了好多天。

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4)

知青们在田间地头的合影。后排左三为褚福友

“今天上午停电,请大家抓紧把笆泥上完。”他的话音刚落,社员们就上上下下动手干了起来。在向背面坡运泥时,褚福友发现有的社员在通过电线时发憷,把身子压得很低,运泥效率很低。于是他来到棚面上,一边往背面坡运泥,一边告诉大家不要怕,今天上午停电,尽管大胆地干。说着说着,他竟然伸出右手摸向电线给大家看,以示意大家现在真的没有电。然而,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刹那间一个重大事件发生了!只见褚福友瞬间被强大的电流吸住,浑身大幅度地抖动起来……。社员们一看不好,“友子触电了!”立即冲上去用手中的铁锹强行将褚福友与电线断开,未料到的是,社员们在抢救褚福友时惊慌失措,忘记是在人字形斜坡的马棚上,褚福友被断开电线后又一路滚落到2米高的马棚下。社员们顿时乱作一团,有的失声痛哭;有的骑马向大队部急驰,请赤脚医生;有的七手八脚地给褚福友做人工吸。但是,终因电击严重和滚落摔伤,当赤脚医生赶到时,褚福友早已停止了呼吸。

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5)

东山大队带有防护林的大片农田

褚福友触电牺牲的噩耗迅速传到了五分地公社、翁牛特旗和的昭乌达盟党委和革委会,主要领导同志以及当时抚顺市驻盟、旗、公社的知青派出单位带队干部陆续来到东山大队,平时不显山不漏水的东山大队一时成为全盟最为关注的焦点。

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6)

知青参加水利工程建设的情景

这天中午,气温已经高达30多摄氏度。乡亲们为了方便遗体的存放和人们的悼念活动,特地选择了一块地势的庄稼地,毁掉了已经长成一人多高的玉米秧,在这块地上以最快的速度挖了一个深3米、长10米,宽5米的大地窨子。然后,按照当地风俗在这里摆设灵堂,把褚福友的遗体擦洗得干干净净,换上了一套他最喜欢的衣裤,然后按头西脚东的方向将遗体摆放好。上级党政领导、全公社各大队、小队的主要领导,附近许多营子(村子)的乡亲们和知青们都来了,家乡抚顺市知青办和抚顺西露天矿的领导也来了。他们都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褚福友。河勿苏生产队的所有乡亲们,视褚福友为亲人,全部披麻戴孝。我们青年点的抚顺知青则一律佩带黑纱。乡亲们和我们知青分成几组,共同为褚福友守灵,答谢各方吊唁的人们。

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7)

东山大队如今称为东山村。这是臧翁说史拍摄的东山村全貌

当褚福友的父亲、时任西露天矿建筑服务公司副经理的褚世贵老人来到河勿苏生产队时,老队长迎上前去,跪在地上与老人家相拥在一起,失声痛哭。人们心疼啊!一个活生生的大小伙子,一眨眼间就成为故人,可惜呀,痛心呀。当天晚上,在上级领导和老队长向褚世贵老人征求意见时,大家深深地为这位来自煤都的党员干部的高风亮节所感动。褚世贵老人说:这里的乡亲和领导待友子很好,友子下乡不到二年就有出息了,这让我很欣慰。我知道,这里还很困难,乡亲们还挺苦,我对乡亲们和领导上没有任何要求。上个月,友子在信里说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里。有道是,青山处处埋忠骨。我看,就把他安葬在这里吧,这也算我替儿子做的一件事儿吧 . . . . . .。乡亲们聘请了当地最有名气的风水先生为褚福友选择了最好的墓地。墓地是当地地势比较高的平坦绿地,前边是东山河,后靠大沙漠。当晚,又东挪西借了当地上好的木材,打造了一口绛红色的大棺材,上边描龙画凤,很是气派。河勿苏、东山的乡亲们披麻戴孝为褚福友行,知青们臂佩黑纱护卫在棺木两侧前行。送葬队伍的人数越走越多,队伍越走越长,绵绵长达二里地之多。人们边走边哭,一时间,哭声一片,这里顿时成了泪的海洋。人们一面一把一把地将纸钱抛向空中,一面大声祈祷”友子,一路走好,一路发财……”

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8)

知青在褚福友的坟茔前烧“纸钱”

一晃儿,褚福友已经牺牲40多年了。40多年来,东山大队的父老乡亲和抚顺知青们一直没有忘记褚福友。每当清明节都会有乡亲祭扫褚福友的坟茔,每当抚顺知青返乡都会在褚福友的坟茔前举行悼念仪式。1999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组织的知青返乡省亲活动。当年五分地公社的党委书记朱军、团委书记孙平和时任乡政府的领导亲自把我接到东山大队,使我回到阔别21年的第二乡——东山大队。我赶到东山河边褚福友的坟莹前发现,褚福友坟前的石碑还矗立着,坟茔明显地增大了许多。当年我们青年点的带班人,时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的田秀珍大姐告诉我,每年的清明节乡亲们都来这里为友子扫墓,有的是大家结伙儿来,有的是全家老少一起来,顶数友子的香火旺了。田秀珍大姐为褚福友摆上了供品,点燃了儿桂香。我则颤抖着把从家乡带来的“抚顺自酒”打开,倒了满满的两大盅。“友子,今天我代表知青战友们来看你来了……",透过泪花,我仿佛看见褚福友安静地休息了,他在这里很惬意。因为,这里就是他的家,这里就是他的安身之处。这里有他眷恋的和眷恋他的父老乡亲,他要永远和昭鸟达盟的父老乡亲们在一起。

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9)

返乡的知青们在祭扫褚福友的坟茔

2017年8月,恰逢我们分手知青赴昭乌达盟上山下乡42周年。24日,我们24名当年的抚顺老知青返乡省亲,回到东山大队。27日上午,我们在邢国军主任、董文庆副主任、原村党支部书记杨景军、小学校长王海玉等多位领导和乡亲们的陪同下,来到褚福友的墓地。褚福友生前忠心可鉴,天地也为之动容。原本晴空万里的天气,在知青们到来的瞬间却阴沉下来。褚福友烈士的墓碑保存完好,墓碑正面镌刻着5个大字:“褚福友之墓”。背面镌刻的碑文依然清晰可辨。内容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褚福友同志,原籍抚顺,下乡知识青年,于一九七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因公牺牲,终年二十三岁。”

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10)

  老知青们按照家乡的习俗,悲恸地给褚福友烈士的坟地上抛撒了大量从家乡带去的祭祀用金元宝,摆上供品;褚福友的生前好友韩德志亲自给他焚烧纸钱;刘忠杰掏出从家乡抚顺带来的白酒,斟满酒杯后摆放在供品台上以示哀悼;几位会吸烟的知青点上几颗香烟供奉在墓碑前……大家胸佩白花,庄严肃穆地站立在褚福友的墓前。作为插队期间曾任东山大队青年点点长的臧翁说史代表知青们献上了哀悼词,表达知青战友们对褚福友的悼念与缅怀。随后,知青们集体三鞠躬,并默哀三分钟,表达对战友褚福友的深切怀念。

六十多岁老兵没上过战场(我的一位知青战友牺牲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情景至今依然让人动容)(11)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东山热土堪慰在天之灵。亲爱的战友褚福友,你在天堂还好吗?今天,我们青年点的24名战友和同学不远千里来看望你来了。我们知道,你是为了昭乌达草原和东山村美好的今天和明天牺牲的,东山村的父老乡亲们没有忘记你,家乡抚顺的父老乡亲们也记得你。你是我们抚顺赴昭盟知青的骄傲,是抚顺人民的骄傲。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你的名字和知青精神一样,必将永载史册,光照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