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土话落之的意思(话说地名中意思是)
成武县政协编的《成武村落图谱》记载了kua赵庄,是用“侉赵庄”。
“侉赵庄”航拍图
侉赵庄位于大田集南2千米处,东邻四刘庄,西北邻南孙庄,东北部许花园。总面积0.8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0.68平方千米,房屋173幢,村民162户,人口606人,有赵、刘、倪、王、高等姓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赵氏迁此立村,因村址始名山东屯(过去习称山东人为侉子),故名侉赵庄。
同样,郓城武安镇有侉子营。
由于“山东人”的kua电脑打不出字,所以腾讯、高德地图标出“垮赵庄”,政府官网也写作“垮赵庄”。解放前后的成武县地图中也没有“kua赵庄”标注位置。估计原因就是因为没kua“山东人”这个字。
成武县最新版地图,点击可以放大
从网上搜索一下,全国“侉子营”村还不少,如北京的侉子营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东南部,现有住户147户,人口418人,耕地面积726亩。明代成村。始由山东李姓人家逃荒至此,渐成村落,因口音与当地人不同(声音听起来有点kua),人称侉子营。原属密云县飞地,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东双村”。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二区。1944年下旬,八路军区小队在该村以北消灭日伪监工队,放走挖治安壕的全部民工。
因俗称山东一带的人为“侉子”,把来此屯田的山东人兵营叫“侉子营”,得村名侉子营。
真正的kua字应这样写:
会意字,山东边的人
这个生僻字,会意是山东边的人,山东人,古代太行山东称为山东。《新华字典》中查不到,电脑字库中没有,就连收录中国汉字较全的《康熙字典》中也没有。对这个字的读音,不知难倒了多少进士与博士。这个虽不是中国规范汉字,但被历代政府所承认。在鲁西南地区,一直流行了600多年。
目前鄄城陈王街道有个kua杨庄,尽管已拆迁,但村碑和村牌还保留,甚至留在了公交站牌上。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人群为了生活、生存的需要,对周围自然地理实体的区别指称,就是最早的地名。原始地名仅仅是人们对周围自然地理实体的临时随意指称,称谓久了,约定俗成为固定的地名。
随着人口繁殖,聚居点名越来越多,就造成识别和使用方面的困难,于是反映家居点类别的通名也应运而生。《史记•五帝纪》“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聚”、“邑”、“都”就成了当时三个不同等级的聚落通名。“聚”作为村庄的通名一直延续到两汉、南北朝。
自汉代至清代,由于封建王室及贵族官僚之私田越来越多,庄田(清代曰庄园)在农村大量出现。农村聚落的通名“庄”(《正字通》“田舍曰莊,莊俗作庄”)皆来源于庄田的莊。和“庄”同时出现的聚落通名“村”,字形原为“邨”,俗谓伧俗鄙野曰村。“庄”和“村”的最初涵义均为野外田舍。可二者相比,“村”比“庄”更荒鄙。
如今新农村建设,某些自然村落消失,村名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此时,保护古村落的呼声应运而生,但是,保护古村落不仅仅是要保护“看得见”的古村落建筑,更要保护“看不见”的古村落文化。地名作为古村落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多少代人的乡愁、记忆,其中含有的农耕意蕴,富有朴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地名作为古村落文化的文化符号,研究其地形地貌、风俗人情、人文传说后会发现,地名的由来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仅体现着祖先的生活智慧,也影响着新时代的地名命名。保护地名文化就是在研习我们的厚重历史,担起传承历史的“重担”。
一座村庄和一个人一样,不能仅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更应有独特鲜明的内涵,它以历史为基,以遗存为柱,以文化为魂。在祖国大地上遗留下来的这些文化遗存,希望多年以后还有人记得和传承。
作者:孙智敏 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政协菏泽市第十六届委员,乡土历史爱好者,头条号:老虎6909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