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田园生活(古村变身记)

来源:丽水日报-丽水网

每个月的12号,是遂昌县龙洋乡西滩村茶园自然村村民罗根荣最开心的日子。这一天,他可以在家门口领到3500元工资。对于在家种地的农民来说,这份工资,已经较为可观了。

罗根荣还是房东,每年的宅基地房租可收2万多元。

这一切的变化,是从村里变成“旅居庄园”那天开始的。日渐衰败的村落,因为工商资本的进入,重新“活”了。

古村田园生活(古村变身记)(1)

茶园村。

400年古村“蝶变”成旅居庄园

茶园村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南麓,距离遂昌县城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村子不大,只有140多人,但这里有流传百年的省级非遗项目茶园武术,有400年以上的参天古树群,还有淳朴自然的乡野风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美丽的茶园村没有留住不断离开的村民,只剩下三四十位老人留守。

如此好的人文和生态资源要荒废了吗?村委会主任罗启根不甘心。

茶园村在等待一个机会。

2016年底,村里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深圳乐领生活发展有限公司的高层。这是一个做旅居项目的公司,他们考察了全国100多个适合做乡村旅居项目的村庄,最终在遂昌县政府的招商引资下,来到了茶园村。

乐领公司的董事长罗雷第一眼就被古树群吸引了,听闻村里还有延续百年的礼树活动,他不禁感概:“保护得如此之好,简直壮观。”眼见一棵古树倾斜着生长,他随口问了一句:“是不是得支撑一下?”这句话,被罗启根记在了心里。

2017年初,公司高层们再来的时候,高大的古树旁,已经立起了一棵水泥浇筑的仿真树,支撑着古树。

这一次,罗雷和股东们很快做了决定,他们的第一个乡村旅居项目,要放在茶园村。因为“资源良好,村民保护意识强,政府生态价值转化理念新”。

茶园村进村口有一座高耸的绝壁石山,远观形似旗帜,叫做旗山。加上茶园武术颇有些侠客风范,乡村旅居项目的名字便叫做“旗山侠隐”。

乡村“活化”后应该是什么样子?项目团队思索了很久,甚至为此邀请了北大人文学院及深圳做社区研究的研究机构开展了乡村“活化”调研。“我们希望项目不是侵入式的开发,而是和当地村民混居的模式,还原乡村本来的样子。”遂昌乐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汤爱民说。

美籍华人建筑师柯卫将这一理念贯穿在整个建筑设计中。所有东西都是因地取材的,夯土墙、木材、石材……连瓦片也是附近移过来的,呈现出了村庄原有的历史感。一期改造的14幢村民房舍与原拆原建的39套高端客房错落有致,融合得相得益彰。

室内设计中,无论是接待茶室、酒吧,还是餐厅、客房,竹编、藤条等老材料,用一种现代的方式复兴,汤显祖文化、遂昌黑陶、龙泉宝剑等艺术作品及器具,呈现出侠隐的观感。北面独栋的起居套房更是拿到了设计界多项大奖。

古村田园生活(古村变身记)(2)

游客认领土地立牌。

小山村有了青春力量

乡村“复活”,青春力量是活力的源泉。在旗山侠隐庄园,到处可以看到青春的力量。

茶艺师郑秀珍是位“90后”,遂昌县云峰街道长濂村人,大学学茶文化专业,去年来到旗山侠隐庄园工作。她主要负责庄园的茶叶采制、收购、推广销售等。让郑秀珍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她通过公司的平台和自己努力,让村里的茶农收入较往年有了明显增加。

今年,村民罗蔡根家里的15公斤手工炒茶全都卖给了乐领公司。拿着到手的4500元,他挺开心,“每公斤300元收购的,比我以前自己卖的价格高了三分之一。”

1993年出生的王俊辉是遂昌县湖山乡人,去年,他辞掉温州的工作,回到家乡,成了庄园的活动策划人,主要负责活动策划、团建项目和当地文化项目推广。

他的到来,让当地的茶园武术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前景。原本的茶园武术中,短打、进击、拳法、棍法等招式,没有武术基础的普通人很难快速学会,对打还有身体损伤风险。王俊辉将茶园武术做了一个形式转变,用泡沫棒代替棍棒,并策划了旗山枪王大赛,让游客在趣味对决中,了解、走近非遗文化。

在茶园村,郭冰凌的身份很特殊。她不是庄园的工作人员,却和庄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位“90”后的和菓子手艺人,是旗山侠隐庄园签约的第一位手艺人。以合作的方式签约后,郭冰凌将工作室放在了茶园村,给乐领公司的旅居会员做和菓子课程内容开发,配合庄园开展大型活动的菓制作表演,为庄园研发下午茶点等。吸引郭冰凌的,不仅仅是一年8万元的合作收入,在她看来,更为重要的是相对稳定的创业平台。“就像浮萍有了根,我可以依托这里,让和菓子‘走’得更远”。

短短一年间,茶园村从只有留守老人的半空心村,变成了年轻人纷至沓来的理想就业之地。

古村田园生活(古村变身记)(3)

游客体验插秧。

村民回归重聚人气

乐领位于深圳的总公司有分布全国各地的旅居会员,他们是庄园最主要的客源。他们的到来,打开了茶园村的土特产销路。茶叶、玉米、黄豆、花生、菜籽油、鲜笋和笋干,甚至梅干菜,迎来了身价翻倍的“逆袭”,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今年,乐领公司把村里的笋卖断货了,足有5000多公斤。每公斤的收购价格是以往村民自销价格的5倍。

尝到了生态红利甜头的村民,回归的越来越多。罗根荣是最早回来的村民之一。此前他和妻子在县城做苗圃生意,两夫妻一年的收入大约10万元。回村后,他应聘了乐领公司的农业组组长,主要负责公司的田地耕种和安保工作。同样是干农活,但身份却变成了农村新型产业工人。

他仔细算了一笔账,自己的工资一年有4.2万元,房屋宅基地租给公司一年的租金大约2万元,农田和自留地的租金一年1800元,今年茶叶收成不错,卖给公司有1.2万元,家里还有100多亩责任山划归为公益林,一年补贴近5000元,一年下来共有8万余元的收入。妻子在宁波当育婴师,一年也有10余万元的收入。

古村田园生活(古村变身记)(4)

庄园客房。

罗根荣的父亲也把宅基地租给了乐领公司,同时还在公司上班,负责放牛和公共区域的保洁,月工资2600元。“70岁了,每年还能有五六万的收入,很不错了。”罗根荣说。

宅基地租出去后,去年8月,罗根荣一家搬进了公司改建的房屋,80多平方米,古朴的外墙之内,是更为舒适的现代化布局。罗根荣一口气添置了油烟机、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各种新家电。“绝大部分都换了”。“阔气”的背后,是累积财富带来的底气,更是他对创造未来的自信。

像罗根荣一样,原来在外开店的村民杨荣兰也回到了村里,在庄园做房务主管,每月工资3000元。她回村后,不仅学到了客房服务的技能,还可以照顾年迈的公婆。“在村里上班,也不影响我料理茶园和山林,不至于山田都荒了。”杨荣兰说。

这个季节的茶园村,水田里有刚插下的水稻秧苗,茶园里的早茶已经采尽,新抽出的绿叶青翠欲滴,荷塘里的荷花也已经栽下,就等来年夏天花满池塘……

如今的茶园村,俨然是一个古朴与现代并存的当代桃花源,正如古树林里石刻大师徐冰的新英文书法作品里写的那样:“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