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月饼是怎样的(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

文 | 读书君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为此又被称为中秋或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显得比其他月份的满月圆而亮, 这一天还被叫做“月亮节”。

八月十五,既是花好月圆,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取人月双圆的意义,为此又被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我们民间传统的节日, 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是民间最传统的习俗吃法。

最早的月饼是怎样的(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1)

对中国人来说,过年过节,吃吃喝喝自然少不了,这是中国人最擅长的用以表达对节日喜庆的祝贺方式。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每到中秋节,大人小孩们最开心的日子,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开心吃月饼,祭月、赏月。

月饼,对中国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民间,关于月饼的由来,也是各种五花八门的说法。

最早的月饼是怎样的(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2)

01 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

据史料记载,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话说这是我国月饼的 始祖”。

到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胡桃、芝麻等食用材料的引进,为制作月饼增添了辅料,这时一种以胡桃仁为主要原料的“胡饼”极为流行。

最早的月饼是怎样的(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3)

到了唐朝时期,月饼首次和中秋的月亮联系起来。当时李靖征讨匈奴获得胜利,八月十五凯旋而归。为了表示庆祝,经商的吐鲁番人向皇帝献饼,李渊收下了礼盒,对着天上的月亮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说完了之后,便把饼分成了大臣们吃。

后来,中秋吃月饼渐渐地流行起来,并成为了一种习俗。

唐朝时期,民间已经有了专门从事生产饼的师傅,当时的京城长安也开始有了专门卖饼、糕饼的商铺。

有一年的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喝酒赏月吃胡饼的时候,觉得这胡饼的名字实在有些土气难听,当时又正好看着洁白明亮的月亮,便心生一念,让将“胡饼”改名成“月饼”。

最早的月饼是怎样的(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4)

到了北宋时,民间非常流行“吃饼”习俗。当时,诗人王琮就曾在《秘省金鱼池》中提到:

“落叶阑干小立时,诸公慨想到腰围。但知宫饼堪为饵,不识人间有钓矶。”

这里的宫饼,是宫廷里的一种特别制作的食品,平时任何时候,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到,虽说不叫月饼,但是在味道上是极为相似的。

到了明朝,月饼已经成为了中秋节祭月的必备供品之一,到了中秋节这一日,每家每户都户摆上月饼、瓜果等,焚香祭拜。

总的来说, 月饼最初只是一种食品,后来作为一种中秋美食,并渐渐地被在赏月中,被寄予了团圆与思念的寓意。中秋佳节,全家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月,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最早的月饼是怎样的(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5)

02 过去我们吃到的月饼和如今有何不同?

在过去,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乡下人到了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掘芋煮饭,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还能买上一些肉类,准备中秋晚饭。

在过去那个物质生活还比较匮乏的年代,还未到中秋节,孩童们想到月饼,就 馋得流口水,早早开始期盼着中秋的到来。

在农村地区,人们为了过上一个美好的中秋节,大人小孩们都拼命地干活,种地、收谷子……把能换钱的东西,收集起来,拿去卖了置换成中秋礼物。

在以前,乡下地区常常没有电,大人小孩们坐在门前、庭院里吹凉风,赏月色,那是再淳朴不过的节日氛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的形式逐渐多样化起来。

最早的月饼是怎样的(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6)

如今,放眼全国,由于南北饮食文化等不同,不同地区不同人们喜欢的月饼口味也各有差异。

北方大部地区的传统月饼,多数以豆沙、枣泥等偏甜的口味为主;而南方地区则咸甜通吃, 甜味的馅料多以五仁,莲蓉,豆沙,豆蓉等为主, 咸味馅料通常则是以咸鸭蛋黄、火腿、叉烧等为主。

在类型上,北方的月饼主要有京式、徽式、晋式、秦式月饼等,其典型的特点就是饼皮儿相对比较厚。南方地区的月饼则有 广式、港式、苏式等,皮薄馅多,口感上相对比较细腻,软糯酥甜。

此外,如今以月饼为载体用以表达团圆、思念情感的月饼礼盒也渐渐多了起来。

现在的人们吃月饼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感官上的愉悦,还讲究美感、品味、时尚等等。月饼堆积如山,没有多少人再稀罕吃的是什么口味的,而是更在乎于包装、形式。

最早的月饼是怎样的(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7)

在很长时间内,月饼甚至一度成为了“奢侈”礼品的代名词。

为了追求视觉上的美与心理上的高品质,格调,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很长一段时间里,月饼包装产业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

产家、供应商们为了追求利润,不惜花大量的钱财来包装月饼,甚至从不考虑现实社会问题,在包装材料上从不考虑是否为可降解,是否含有害毒素物质、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如此复杂的包装,使得月饼的价格不断被提高,市面上少则几百,贵则上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

原本只需要一点的馅料,被加工和层层的外包装后,一小盒的月饼就卖出了天价水平,让原本成本低的月饼价格,瞬间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最早的月饼是怎样的(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8)

当奢华礼盒成为一种普遍售卖的货品,那么再穷的人都可能会因为面子等原因,而打肿脸充胖子,买来送人。

看到这里, 苏轼可能都要言诗几句:把酒问青天,低头都是盒……

而当高档奢侈的月饼几乎成为了人们“送礼专用”的特别定制货品时,攀比、奢靡的社会不良风气在不断地助长。

渐渐地,中秋节的精神文化内涵被一点点吞噬。不知不觉中,我国古老的中秋月饼文化,在过度包装中渐渐被掩埋。

最早的月饼是怎样的(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9)

近些年,很多人也逐渐意识到了月饼过度包装的诸多问题,各地也推出了各种限量月饼过度包装的要求。

03 读书君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哲学家张岱年曾经说过: “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 而人

们对之无所认识, 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

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涤荡。如今的人们过节日,除了吃吃喝喝,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可谓是所知甚少。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而古老的节日,中秋过节,我们在团圆赏月、吃月饼的同时,也应该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弘扬与传承。所以,了解中秋节历史文化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杨斌鹄,月饼名称演变史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最早的月饼是怎样的(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