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

说起孔乙己,最先想到的是上学期间,老师讲到的有关的孔乙己的情况,记忆最深的情节是:在炫耀自己的有关“茴”字几种写法的孔乙己,那个时候的高谈阔论。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1)

每次看《孔乙己》的时候,都觉得他比较可悲。

他,一个封建思想束缚的教条的人,像是被装在那个社会套子里的一个人物,当时讲课老师的意见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偏见。

对孔乙己更多的是各种的贬低,认为他是时代产物的“毒瘤”。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次看到《孔乙己》一文的时候,才真正理解了孔乙己,他的可悲,好像也是现在自己的可悲,成年后的自己就像孔乙己一样,才是那个被困在“圈子”里的人。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2)

社会虽然在改变,可我们都是其中渺小的一个,孔乙己虽然是古人,可惜的是我们同样被这个社会圈养着。

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孔乙己。

可怜人

《孔乙己》是我们在初中时候学到的,是鲁迅的一篇比较出名的文章,同时也是那个旧时代的一个写照,是那个社会的一个可怜人吧!

孔乙己,一个连秀才都没有考上的读书人,在那个想要靠读书翻身的年代里,像孔乙己一样的人很多。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3)

科举考试衡量下的孔乙己,没有获得属于读书人应有的体面,但是作为读书人形象,他还要自己维持自己仅有的体面,这对于读书人来讲,才是最重要的。

书中写到:他是唯一一个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这是孔乙己最突出的形象。在那个“短衣帮”走天下的圈子里,孔乙己显得格格不入。

这种格格不入,在孔乙己看来,就是自己读书人的象征。

可是孔乙己的经济状况真的就很差吗?那个年代的读书人就穷的没钱吗?实际并不是,孔乙己完全可以承担的起,坐着喝酒的价钱的。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4)

他为了书生的形象,为了和“大家”区别开,那长衫就是他文人的代表。

可惜,很多人对于孔乙己这样的文人,并不在意,那个社会中,吃饱穿暖最重要,你的体面,在温饱面前已经不重要了。

在小小的酒馆里,有五种人:

一、穿长袖坐着喝酒的人,像掌柜和丁举人,他们是那个社会权威的代表,也是可以随意嘲笑别人,随意给别人下定论的人;

二、那些穿着短袖站着喝酒的普通人,他们的衣服也象征了社会地位,短衣干起活来也方便,那些劳苦的人们;

三、那个不怎么机灵的伙计,在当时社会中虚与委蛇的人;

四、那些吃着孔乙己高价买来了茴香豆的、开怀大笑的小孩子,能维持孔乙己最后尊严的人;

五、最后就是剩下像孔乙己这样的人,试图在挽救自己读书人形象的人。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5)

只有孔乙己,在为自己的尊严努力,努力试图拯救自己的形象,为了和其他人不一样,他选择了站着喝酒,穿着也突出自己的气质的衣服。

可是这又能改变得了什么呢?

以丁举人为首的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在欺负自己的时候,孔乙己选择了隐忍,他不去得罪那些人,却让那些人更加胆大妄为,对他“指手画脚”的。

孔乙己想让自己像空气一样的存在,可惜特立独行的他,注定了和别人不一样。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6)

他不和那些人计较,做着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他的体面,只有他自己知道。

尊严,是自己给的

通过鲁迅的描述,我们知道,孔乙己是一个十分讲信用的人,他喝酒虽然赊账,但是绝对不会超过一个月就会把账结清。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大家都不放过他,每次孔乙己前来,大家的语言就是各种讽刺。

别人赊账都没什么,但是只要是孔乙己欠钱,都会被大家用放大镜拿来说事,在不断的践踏孔乙己的尊严。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7)

孔乙己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开始按时还钱,但是大家已经把他当成了饭后的谈资笑料,无论孔乙己怎么做,大家已经改变不了平时的“习惯”。

成为了大家的笑柄,大家还经常用孔乙己的事情取乐,但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却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孔乙己。

孔乙己多说几句话,都会引来他们的嘲笑,甚至拳打脚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孔乙己一个人的死活,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8)

权贵的眼中,孔乙己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色,可以被他们随意欺负的,可即便是这样,孔乙己还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获得应有的尊严。

可惜的是,在那个残酷的现实中,他为自己做的体面,维护不住了。

那个麻木的社会,对于孔乙己这样的人,大家已经见惯不惯了,也只是眼睁睁的看着孔乙己被大家拳打脚踢,谁也不会真正的关心他。

大家的无动于衷,但孔乙己还想挽救自己的形象,通过店小二、小孩子还获得想要的体面。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9)

在店小二面前卖弄自己会写字,还考考店小二“茴”字的不同写法,也许有那么一刻,孔乙己甚至觉得自己和店小二有共鸣,是同样的人,同样阶层的人、同样憎恨长衣帮的人。

原本以为“茴”字的交流,可以拉近两个人的距离,也能保住自己读书人最后的尊严,但是店小二怎么可能理会孔乙己呢。

孔乙己的行为反而是在挑战了店小二的尊严,他怎么也算得上是掌柜身边的的“大红人”,也算是站在权贵边缘上的人物,早已被同化的了。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10)

怎么可能让自己和孔乙己为伍,受他人嘲笑呢?

同为底层人民,可也不能做到惺惺相惜,尤其是被鲁迅作为主人公的角色,更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孔乙己。

因此店小二并没有选择和孔乙己站在统一战线,自己在掌柜的面前没有得到过正眼,同样,自己也可以瞧不起其他人,比如说孔乙己。

这样的关系,和我们如今的社会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呢?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11)

孔乙己最终还是孤立无援的一个人.

体面?最终还是不体面

面对大家对自己的态度,无论什么地位的人,好像都可以上来践踏自己,孔乙己绝望了,小小的店里、短短的时间里,就展现了世态炎凉。

绝望的时候,一群小孩子的到来,让孔乙己重拾希望,他将仅有的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分享”,同样也是在分享自己的体面,是重拾尊严的过程。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12)

生活穷困潦倒的孔乙己,为了一时的体面(高价买茴香豆),没有考虑接下来的生活,他选择去偷书。

当时我在读文章的时候,其实就很不理解孔乙己的这一行为,我在想,能让书生志气的孔乙己去偷的书,这本书一定“价值连城”,实际上这本书也不怎么值钱。

我在想,难道孔乙己是为了那几个小孩子?只要小孩子在店里,他的尊严就能通过天真无邪的笑容找回来?只要自己分享给他们茴香豆,自己读书人的尊严就会被放到台面上?

在后来的故事情节看来,事实好像也确实如此,孔乙己想要的尊严,只能通过那几个小孩找到了,为了买茴香豆的钱,也只能选择偷书换钱。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13)

原本善良的孔乙己,在偷书的那一刻,他的善良也随波逐流了,那一刻,尊严在善良面前,已经一文不值了。

如果孔乙己能放下自己文人的尊严,也会反而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呢?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生活中,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被忽视,被冷漠,甚至有时候习惯了呆着角落,不被人发现才是最好的,可是在层层的社会中,谁又不想让其他人瞧得起自己呢?

孔乙己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长衫上,穿着长衫的穷人, 没有融入资本圈子的能力,但是也不能当地自己的姿态和穷人达成一片。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14)

我们常说“高不成低不就”,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孔乙己就卡在这个极端当中,离不开,也进不去,却也不肯低头。

即使最后孔乙己无法走路,他也没有看清自己与世界的不同,他还是选择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喝着小酒,吃着茴香豆。

他也许已经麻木了,最后剩下大家的笑,现在看来大家的笑,更多的是笑孔乙己那种好吃懒做,却还不上进的行为。

但文人身份下的孔乙己误解了大家笑声。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15)

有色眼镜

在孔乙己那个年代里,大家的有色眼镜已经这么明显了,更何况我们这个阶段的社会呢,可能有色眼镜更加严重。

那些眼高于天、目中无人的人大有人在。

我们不说那些达官显贵,就说说同为一个阶级的人们,曾经有这样的报道:研究生看不起本科生,本科生看不起大专科生,大专科生看不起中专生......

层层递减,大家都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就是一个最平常的学历问题,都会被大家放大到一定程度。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16)

谁会在意你当初是是怎么选择的,是为了家庭经济考虑,还是因为差的几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另一种求学方式。

大家看的只是最后的结果,最后的毕业证上是A还是B,关注的点已经从能力方面,跑到了那一张薄纸上了。

确实,学历是一个敲门砖,但是能力不是更重要的吗?

有的人就是善于考试,层层通关,学历也越来越高;有的人却是能力高于学历。

奈何现在这个社会,谁会去看这些的,面对心仪的工作,只能后退。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17)

这些年,大家为了那张纸,努力了多少,同样也是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后一朝考试定输赢。

好像此时也真正的读懂了《孔乙已》。

现如今,自己何尝不是孔乙己!

自己像孔乙己一样,为了今后更体面,努力的学习,想要通过学习出人头地、改头换面,有朝一日也能“光宗耀祖”。

可惜寒窗苦读,却没能像其他同学进入自己的心仪的学校,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但是也要坚持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接下来努力的日子,总是被大家嘲讽, 当别人在休闲、娱乐的时候,你在学习,反而显得格格不入,遭到大家的冷嘲热讽。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18)

你开始思考,坚持自己努力改变,还是应该顺应大家?你选择了后者,时间在流逝,你也在长大。

毕业了的你,突然发现,这几年,好像自己一事无成,迫于就业,你逼迫自己选择和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生活开始让你喘不过气起,你发现生活中,大家都在炫耀,各种的炫耀,你也一步步的走进了他的世界。

开始拿着微薄的工资,享受着超质量的生活,生活逐渐开始入不敷出,但是在朋友面前,也得强撑起你的体面。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19)

在朋友同事面前的体面,可能接下来你要省吃俭用,每月各种还款的压力,让你焦头烂额,表面上,我们却还得保持光鲜亮丽。

却也在新人进入公司的时候,你看着小白一样的他们,在嘲笑,他们上学期间都干什么了,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们开始走上了孔乙己的路。

我们不都是一样吗,在同一阶层中,用嘲笑别人来维护着自己的体面,成年后,你在看《孔乙己》,你是否也是那个曾经备受嘲笑的“孔乙己”?

可悲的是,活成了曾经书里的人物。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20)

总结 :

鲁迅先生应该是早就看出了人性黑暗的一面,才选择了孔乙己这样一个人物,当时的我们却在嘲笑孔乙己,如今看来,小丑竟然是自己。

我们身处不同的时代,却有着和孔乙己相同的曲折,孔乙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顺应了那个潮流的。

我们却不能,我们要走的是那条面对嘲笑、不颓废、不气馁的路。

读《孔乙己》(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痛苦)(21)

社会在改变,思想在进步,顺应历史发展的只能最后被淘汰,只有逆流而上,才能展现别样的自己。

努力做那个不停下的人,我们做不到光宗耀祖,至少可以做到不停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