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的艾草的不同用处(详述艾草的几种常见作用)

艾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有记载的最早使用记录是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做艾灸用;其分布广泛,如果不是极寒极热之地,都能找到艾草的身影,当然,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称谓,有艾蒿,白蒿,冰台等等;

不同种类的艾草的不同用处(详述艾草的几种常见作用)(1)

入药

艾草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有谚语传云:“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头,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艾蒿叶熬汁,然后稀释兑水沐浴,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此外还可以驱蚊蝇、灭菌消毒,预防疾病。艾叶,晾干陈放数年后,将艾叶打成绒,色泽金黄,被称为金艾绒。可制成艾条、艾柱,点燃后于相应穴位做温和的灸治。  艾叶之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通过火的温热缓缓渗入皮肤,入于经络,而能调经络、肌腠、脏腑之沉寒痼冷。能温补阳气,又能散寒活血。

驱邪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食用

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参见艾糍)。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每逢立春时分赣州客家人有采集艾草做成艾米果的习俗。艾米果的形状与饺子有点像,但体积更大内有馅,美味可中可当主食。  

泡茶

艾草茶,采摘的艾草嫩经过脱水干燥处理而成,与泡茶叶一样,用沸水冲开即可。喜欢甜一点的话可以加入少许蜂蜜调味,对慢性咽炎的人来说简直是年度最佳饮品。因为艾草性温,可以和凉性的绿茶一起冲泡。同样,艾草还可以和红茶、花茶一起搭配,会品尝到很多口感奇妙的饮品。  艾草植染  艾草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艾草染色还具有功能性作用,染出的织物除了天然的香味、色泽外,还有助安眠、美肌、保暖的功效,具有沉静柔和富有安定力的气质 。  

染色

艾草植染取艾叶、茎,剪小段加水煎煮,煮沸后续煮二十分钟,取染液,可反复煎煮二~三次。采摘季节越早,染出的色泽绿味越浓;越近开花期绿味渐淡;若直到开花后采收,染出的色泽已无绿味,而呈浅黄色。  

艾草驱蚊  

有“神仙草”美誉的艾草,具有抗病毒作用,其熏香效果良好,可以驱蚊,还能除湿脱臭,净化空气,有益人体支气管保健并帮助免疫力提升。若要拿艾草来当作熏香使用的话,最简单方便的就是直接点燃艾绒,只需准备一个容器来盛放艾绒,如果不讲究的话,随便拿个不要用的碗盘也可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