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李晔(欺负唐昭宗李晔最狠的李茂贞)

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七月,长安,大明宫。

【唐昭宗李晔】

唐昭宗李晔正处在一种狂躁状态,既有愤怒,又有委屈和不甘。

继位六年以来,事事不顺,出兵蜀中三年耗费钱粮无数结果一无所获,讨伐李克用却落了一个神策军全军覆灭的下场,诛杀宦官杨复恭的代价是山南西道归了李茂贞这个逆臣,“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自己成了一个只能号令长安的一城之主。

自己是皇帝啊,是当年威震天下的高祖、太宗嫡系子孙,是大唐天可汗的继承人,怎能被这些乱臣贼子如此欺辱?自己想恢复祖先荣光难道错了么?讨伐李克用这个异族乱臣有错么?

皇帝不能有错,这是自高宗李治开始唐王朝存在的基本原则,哪怕因此唐王朝姓过一次武,有错的只能是这些无能的宰相、贪鄙的宦官、胆大妄为的藩镇。

这个李茂贞简直是欺人太甚,去年不奉诏令擅自出兵山南,虽然是撵走了杨复恭、杨守亮父子,但却向自己索要山南西道节度使位置。李茂贞本官位是凤翔节度使,再加上一个山南,还对蜀中有所企图,真的是得陇望蜀了,简直就是第二个安禄山、第二个朱泚。

已经拖了李茂贞几个月了,李茂贞的奏疏也越来越无礼跋扈,“茂贞表章不逊,深诋时政”,还不断的讽刺自己,说自己尊为天子但连宦官杨复恭都杀不掉,还说朝廷处理事务只看强弱不分对错,朝中还有一些大臣和宦官给李茂贞说话,李茂贞该死,这些大臣宦官也该死。

再也不能忍了,李茂贞既然要山南就给他山南,但凤翔节度使位置要腾出来,他要是再不服从皇帝的命令,必须要兴兵讨伐。

唐末李晔(欺负唐昭宗李晔最狠的李茂贞)(1)

(唐昭宗李晔)

【宰相杜让能】

宰相杜让能是初唐名相杜如晦的后人,是坚决反对讨伐李茂贞的一个,之前也对讨伐李克用表示反对。

李茂贞的大本营凤翔本来就是长安以西最重要的军事要地,现在又和山南西道连成一片,长安以西尽在李茂贞控制之下。和李茂贞沆瀣一气的还有两个藩镇,包括镇守华州的镇国军节度使韩建、邠宁节度使王行瑜,二镇一个在东一个在北,同样近在咫尺,相当于半包围了长安城。

这三镇离长安太近了,华州和凤翔分别是长安东西门户,一旦出兵征讨李茂贞不胜,三镇任何一镇都有足够的实力威胁长安。

唐昭宗不听,这位年仅27岁的年轻帝王已经失去了理智,之前信任宰相韦昭度、张濬、孔纬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现在自己要独断一次。

就像当年魏国皇帝曹髦亲自持剑讨伐司马昭一样,唐昭宗李晔也武勇了一次,当然,二者的下场差不多。

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不以责卿!”唐昭宗对杜让能说。朝臣不可信,宦官不可信,唯一能信任的只有李唐宗室成员了,你宰相就把调兵调粮的工作做好就行。

杜让能无奈,只得抱着必死的决心去为唐昭宗出兵做准备。

唐末李晔(欺负唐昭宗李晔最狠的李茂贞)(2)

【凤翔节度使李茂贞】

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是朱玫之乱时起家的,本来是一个普通将领,但在追杀与朱玫合谋作乱的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时立下大功,杀掉了李昌符,一跃升任凤翔节度使高位。

李茂贞根基算不上牢固,刚刚拿下的山南西道也要花功夫经营。李茂贞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并不是真正的想控制长安和唐昭宗,他只是想看看能从唐昭宗这里弄来什么好处,至少新打下来的地盘要名正言顺的拿到手中。毕竟朱玫前车之鉴不远,自己还做不到力压群雄,其他藩镇如果联合起来自己也承受不起。

凤翔与长安有地利之便,李茂贞可以很容易的把人派入长安,拉拢了大批朝臣和宦官,唐昭宗和杜让能的一举一动李茂贞都能及时掌握。

在李茂贞和一批投靠他的朝臣操作下,唐昭宗筹备出兵的军国大事长安满城皆知,每天都有数千“热心群众”在皇城门前抗议,“岐帅无罪,不宜致讨,使百姓涂炭。”唐昭宗更是愤怒,抓捕其中为首者砍掉脑袋,而长安百姓已经对这种兵荒马乱的日子有了充分的了解,“京师争避乱,逃山谷间”。

唐末李晔(欺负唐昭宗李晔最狠的李茂贞)(3)

(长安市民情绪稳定)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种情况下,唐昭宗仍然下定决心讨伐李茂贞。

景福二年八月,唐昭宗任命宗室亲王为帅,率长安城中仅存的五十四军神策军三万人出兵,打的旗号是送新任凤翔节度使上任,这可以算是规模最庞大、规格最高的上任队伍了。

队伍出长安城一路西行,刚刚到不远的兴平,就遇到了李茂贞和王行瑜的六万大军。神策军早已不是当年的神策军了,少数能打仗的精锐早就消耗的一干二净,现在军中只是一些新招募来的长安市井之徒,而李茂贞手中都是百战老兵。

于是,不等双方正式接战,“王师自溃”,李茂贞顺势进逼长安。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打仗的事情能如此玩笑么?

唐昭宗一生之中所受的最大磨难就是随哥哥唐僖宗出逃的两次,虽然道路奔波、生活艰苦,但至少没和敌军面对面过,都是见势不妙就在宦官和神策军簇拥下逃离长安。但现在李茂贞已经兵临城下,想逃出长安城已经没了可能。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当年僖宗还有蜀中或山南可逃,现在蜀中归了王建,山南、凤翔是李茂贞的地盘,又得罪了占据大唐龙兴之地山西的李克用,即使逃出长安也无处可去。

唐末李晔(欺负唐昭宗李晔最狠的李茂贞)(4)

(西安隋唐天坛——圆丘)

【宰相杜让能之死】

只好杀人让李茂贞满意吧,只要自己性命无碍,总有机会的,唐昭宗如是想。

于是,唐昭宗先是杀了“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等三个掌权宦官,名义是三人为鼓动自己讨伐李茂贞的主谋。宦官官位再高也是皇帝的家奴,家奴替家主受过顺理成章,至于李茂贞坚持要杀的宰相杜让能,唐昭宗还有一点点理智,想尽量保下来。

但李茂贞很坚决,不杀杜让能不退兵。

磨蹭了近两个月,当年十月,唐昭宗赐杜让能及其弟户部侍郎杜弘徽自尽,罪名是卖官鬻爵、聚敛钱财,当然,所有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经济问题后面往往有政治问题,古代就是如此。

李茂贞得到了暂时的满足,退兵回了凤翔,顺便带着凤翔、山南西道两地节度使的官位,爵位被从岐王进封为秦王。

李茂贞消化山南这块新地盘需要时间,并要借机看其他藩镇的反应。现在李茂贞已经知道,皇帝真的是个纸老虎,而且大多数藩镇对此无动于衷,这才有了后来的再次进逼。

唐末李晔(欺负唐昭宗李晔最狠的李茂贞)(5)

【新出炉的亲王和尚

唐王朝只是在开国时期有过吴王杜伏威、燕王罗艺两位异姓一字王,并且都被赐姓李,李茂贞虽然姓李但并非李唐宗室成员,算是第三个。(武周时期还有过几个姓武的一字亲王)

李茂贞光荣的成为了唐末异姓或非宗室一字亲王的第一个,加上后来的晋王李克用、蜀王王建、越王钱缪、梁王朱温,未来的五代十国格局基本已经确定。

(《新五代史》提及李茂贞之前为陇西郡王;《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无记载;《旧唐书》记载李茂贞之前为岐王,之后进封秦王。)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开始滥封郡王,可以说是帝国衰落的开始,现在开始放开了一字亲王的口子,更是明显的亡国之兆。

另一个参与者王行瑜不姓李,所以还只能暂时委屈一下继续当郡王,要求了一个“尚书令”的位置。但这个职位当年李世民担任过,唐代三百年基本上一直空缺,唐昭宗和几个宰相商量了一下,退一步赐号“尚父”。王行瑜于是光荣的成为了唐王朝三百年来李辅国、郭子仪之后的第三位尚父,“人臣之位,莫大于尚父”。

安史之乱以来,唐王朝一直没能彻底解决的主要是位于河北的河朔三镇,但毕竟远离关中地区,即使有变故也威胁不到长安城。现在李茂贞、王行瑜、韩建新三镇与长安近在咫尺,“妄一喜怒,兵已至于国门,天子为杀大臣、罪己悔过,然后去”,李茂贞等人可以愉快的进行吃饭、睡觉、欺负皇帝的活动了。

唐末李晔(欺负唐昭宗李晔最狠的李茂贞)(6)

(当年的汾阳郡王、尚父郭子仪)

【真正的孤家寡人】

宦官死也就死了,但杜让能的死影响很大。

杜让能是唐王朝传统官员的代表,又出身于京兆杜家这个起源于西汉、传承数百年的老牌世家,唐昭宗没能保住杜让能,就彻底失去了知识分子阶层和世家大族的支持。

唐王朝的士大夫阶层,自唐高宗李治时期就开始被削弱,不再具有制约皇帝错误决策这一最重要作用。杜让能一死,士大夫阶层更是与皇帝离心,投靠有王者之相的各路藩镇就成了必然,要为自己和家族谋求一条退路。

于是,朝堂上人在长安、心在藩镇的朝臣成了主流,朝廷一切事务都以李茂贞意见为准。加上黄巢起义之后各地藩镇再起,宦官势力也在杨复恭去后衰弱到了最低点,唐朝皇帝行使权力的三驾马车宦官、朝臣、地方将领三者尽去,唐昭宗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唐末李晔(欺负唐昭宗李晔最狠的李茂贞)(7)

发生在唐昭宗皇帝任期一小半的这个小小事件并非是唐昭宗悲剧命运的结束,后面还有十年更悲惨的日子,唐朝皇帝最屈辱的“天子九逃”后四逃需要唐昭宗一人去完成,当然,还要加上帝王之死的一幕。

同样,李茂贞既然走上了权臣篡位之路,当然也不会满足于一个一字亲王,后面还有挟天子令诸侯、奉王命讨不臣等重要步骤。

但唐末这场乱局并非只有李茂贞一个棋手,安静多时的实力派棋手李克用和朱温即将出场,他们才是唐末群雄逐鹿这场大戏的真正主角。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