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县骂人方言(西府方言捏过考证)

西府方言“捏过”考证西府,也叫凤翔府,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青铜器之乡”,也是“民间工艺美术之乡”,一般主要指现在的宝鸡地区,范围包括咸阳以西,北至彬县、中含武功、兴平、礼泉,西至宝鸡市境内四区八县西府不仅是个地理概念,更多的是历史韵味,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方山县骂人方言?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方山县骂人方言(西府方言捏过考证)

方山县骂人方言

西府方言“捏过”考证

西府,也叫凤翔府,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青铜器之乡”,也是“民间工艺美术之乡”,一般主要指现在的宝鸡地区,范围包括咸阳以西,北至彬县、中含武功、兴平、礼泉,西至宝鸡市境内四区八县。西府不仅是个地理概念,更多的是历史韵味。

凤翔府一直是西府的代名词,因为凤翔府自古就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民国时期,陇海铁路从此拦腰穿过,西府的行政中心才迁居宝鸡。

西府的很多方言,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其中,“捏过”这个词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西府人如果找某人“你见李四没有?”,邻居或者朋友说捏过才走,就是刚走。你问他“捏过”是什么意思,他就会告诉你,“捏过”是刚才、刚刚的意思。当你再问他,“捏过”为什么是刚才、刚刚的意思呢?几乎没有人能说明白。

其实,“捏过”是西府方言中具有重要文化特征的一个词。“捏过”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时间,就是刚才、刚刚的意思;二是礼节,说明西府很久以来,就有握手的礼节。凭什么这么说?听我细细道来。

中国古代人们多以双手抱拳(作揖)作为礼节,见面或者话别,都是抱拳。如有敬仰之人,还有跪拜之礼。但握手的礼节并不常见。比如在《水浒传》中,最简单的见面礼节是施礼,也就是作揖,姿态就是抱着拳向前举。适用的范围就是萍水相逢或者说双方初次见面的场合。比如《水浒传》第一回,王进路过史家庄,遇到门口一个庄客开门,王进对庄客就是施礼。第二回,九纹龙史进与鲁达在酒店相遇。鲁达起初不认识史进,只是看他长得高大魁梧,感觉像是一条好汉,于是鲁达就冲史进“施礼”。而史进也不认识鲁达,所以回礼也是“施礼”。

再进一步就是下拜礼。而比“施礼”要更重的礼节,就是“下拜”。《水浒传》里面经常在形容“下拜”礼节时使用“推金山、倒玉柱”的姿态描写(金山指的是膝盖,玉柱指的是腰)。因此,可以推断《水浒传》中的下拜大部分属于传统的下拜姿态,也就是屈膝跪地,左手按住右手,拱手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前。“下拜”的礼节属于重礼。在《水浒传》第二回,当史进第一次见鲁达的时候,下拜与施礼的礼节轻重差异,就表现得非常明显。起初史进鲁达二人互相不认识的时候,互相打招呼的形式就是施礼。而接下来,鲁达猜中史进是江湖上传说中的九纹龙,史进就很激动,因为这表示史进在江湖有一定的知名度。史进为了表示对鲁达赏识的感激,惺惺相惜,立即“下拜”鲁达,意思就是感谢鲁大哥知道我史进是个江湖好汉,鲁达也立即用下拜来回礼。《水浒传》并没有握手的描写。

但是,西府人却有握手礼。这就奇怪了?西府为什么有握手礼呢?“捏过”就是最好的证明。捏就是握手的动作。这不是简单的两个手指去捏一下对方。因为,两个手指头是捏,但不合常理。朋友之间要分手,用两个指头去捏对方,很唐突。一把手去捏对方,也不合理,因为无论是挥手还是抱拳,一定是一方伸手过去,对方也一定是伸手过来,握手话别。但,古代没有握手的说法,两手握在一起也是捏的意思。辞海中的捏,有握的意思。捏过就是握完手。握完手走了,就是捏过才走。因此,有人来找朋友时,就会说某某“捏过”才走,手还没凉呢。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概念。

这也完整而合理地解释了“捏过”的两层意思。一是时间,二是礼节。西府,真不简单。这才是文化。

解释的人是家严,张木匠,居凤翔府陈村西街村。姓张,名金生。

2022年6月7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