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上新了故宫(故宫今日为郑振铎办展)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小学课文《鸬鹚》,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新中国文物工作的开创者郑振铎先生的作品。今年恰逢先生诞辰120周年,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他捐赠的128件文物,以此纪念。

郑振铎上新了故宫(故宫今日为郑振铎办展)(1)

郑振铎上新了故宫(故宫今日为郑振铎办展)(2)

此次展览展出文物共计128件,是从郑振铎捐献故宫的文物中遴选出来。其中一级品9件,二级品87件。展览从“认识郑振铎”“陶俑入故宫”“余音”三个单元,讲述他的一生。

“陶俑入故宫”单元按照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时间顺序展出郑振铎捐赠的陶俑和陶器,弯身挥袖的女舞俑,绚丽斑斓的唐三彩马和骆驼等文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丧葬习俗,同时并体现出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交汇的场景,生动再现了古代社会前期的艺术面貌和时代特色。

“余音”单元以郑振铎撰写和编辑的《文学大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古明器陶俑图录》等14部重要作品为辅助展品,主要介绍郑振铎在文学史领域的杰出成果及对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博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郑振铎一生与故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49年以前,他以一己微薄之力为国家全力抢救战乱时期江南各大藏书楼的流散古籍,同时亦竭尽全力抢购古代陶俑,为国家保存了大量珍贵艺术遗产,不致毁于战火和流失异邦。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先生被任命为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局长。1952年,他将自己收藏的陶俑和陶器悉数捐献国家,后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郑振铎还主持讨论了故宫博物院的性质、方针和任务,将这座博物院定位为“文化艺术性的博物馆”。他捐赠的陶俑弥补了故宫旧藏品类的不足,促进了雕塑艺术的陈列和研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评价:“郑先生留给故宫的,绝不止那些精美的陶俑,更重要的是他对文博事业认真执著的精神,是永远令人感怀的无私的胸襟和超卓的识见。

其实不仅故宫,国家图书馆也获捐了一批郑振铎藏书。1958年,郑振铎因飞机失事罹难,他的家人根据他生前常讲的:“我死后,这些书全部要献给国家”这句话,将他一生视为第二生命的近十万册珍贵古籍藏书全部捐献给国图。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故宫现藏文物186万余件,除得自于清宫旧藏,另有一部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这些捐献品极大地丰富了故宫的馆藏。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围绕捐献主题先后举办了“朱翼盦先生捐献碑帖精品展”“郑振铎捐献陶俑特展”“马衡先生捐献文物特展”“章乃器捐献文物展”“孙瀛洲捐献文物精品展”“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等重要纪念展览,以表达对诸位先贤和捐赠大家的感念之情。

此次展览从2018年11月20日展出至12月20日,展期为期1个月,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入院后可免费参观。

记者 刘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RB00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