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中考最高分是谁(东莞中考出了两个第一名)

东莞中考最高分是谁(东莞中考出了两个第一名)(1)

姓名:杨烜一 学校:东华初级中学 分数:762分

东莞中考最高分是谁(东莞中考出了两个第一名)(2)

姓名:胡湘仪 学校:东华初级中学 分数:750分

东莞中考最高分是谁(东莞中考出了两个第一名)(3)

姓名:邓雨诺 学校:东华初级中学 分数:755分

东莞中考最高分是谁(东莞中考出了两个第一名)(4)

姓名:刘双引 学校: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分数:756分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直建摄影报道)昨日,2020年东莞中考普高录取工作启动。今年东莞中考出了两个第一名,分别来自寮步中学和东华初级中学,两人分数均为762分。

作为全市初中人数最多的学校,东华初级中学今年有6451名学生参加中考,700分以上有1926人。东华初中(两区)总均分671分,超全市均分98分。

寮步中学可谓今年中考的一匹“黑马”,除了产生了一名全市第一名之外,还有一名学生总成绩在全市排第6名。

今年东莞中考全市总平均分约573分,比去年降低约30分。有学校负责人表示,今年中考试题相对去年较难,所以平均分有所下降,各学校录取分数线预计也会降低。

按照计划,8月7日将完成普通高中录取工作,8月8日公布录取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学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

姓名:杨烜一

学校:东华初级中学

分数:762分

杨烜一今年中考成绩在全市排第一。“分数在意料之中,排名却出乎意料,我发挥要比平时好。”杨烜一说

杨烜一在分享学习经验时说,最重要的是不能偏科。在他的中考单科成绩中,语文117.5分,数学115分,英语120分,可谓门门优秀。在理科学习上,杨烜一注重思维训练,他说,初一初二的学习压力不大,此时可以多挑难题进行训练,初三才能更有的放矢。文科方面,他认为要多看课本少做题,以防产生学习疲劳。

备考遇上疫情,宅家学习成为许多同学的难关。杨烜一说,在家学习期间他的时间反而更加充裕,学习也更自由。因为学习效率高,每天做完作业都能剩下几个小时自主安排。

跟大多数男孩一样,杨烜一喜欢篮球、游泳,还对辩论非常热爱。初一到初二,杨烜一总共参加了10场辩论赛,从班级、年级到学校,凭出色的口才进入决赛,最终收获了决赛的“最佳辩手”。他认为,打好一场辩论赛,需要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综合素质的考验。

学习有章法平时很自律

姓名:胡湘仪

学校:东华初级中学

分数:750分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我的学习方法其实也蛮普通的,最主要就是心态好。整个学习阶段我都很快乐,压力也不是很大,包括中考那段时间,心态都比较放松。”今年中考,胡湘仪的成绩是:语文118分、数学106分、英语119.5分。

她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特别是对数学。她说,106分是她初中阶段数学的最低分,“估计数学老师也会对我这个成绩感到吃惊”。

虽然胡湘仪自认学习方法很普通,但其实非常有章法: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做练习、跟同学探讨解题思路。“特别是理科,跟同学的交流非常重要,可以学习别人的方法。”胡湘仪还告诉记者,她看书非常广泛,“进入高中后要多读历史类书籍和人文类书籍,这些是我之前较少读的,以后要加强。”

胡湘仪还是一位非常自律的孩子,胡湘仪的妈妈说,即使是寒暑假,她的学习规划也做得非常好。胡湘仪对父母非常感激:“他们不会给我什么压力,经常会和我沟通交流,就像朋友一样。”

复习期间主动上交手机

姓名:邓雨诺

学校:东华初级中学

分数:755分

邓雨诺对中考这个成绩并不意外,初三阶段的3次模拟考试,他都是第3名,成绩相当稳定。

邓雨诺说他最擅长的科目是英语、生物和体育。“初二之前一直都有上英语补习班,到了初三主要是补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数学算是邓雨诺的弱项,邓雨诺认为,学习不能偏科,一旦有明显的“短板”,那考试就会在总分上吃亏。那如何将弱势科目赶上来呢?邓雨诺透露了他的秘诀:“比如数学,做题不在多,在于精。同时要善于思考,有自己的答题思想,最终会形成一套解题策略。”

邓雨诺说,在学习上,父母并没有过多干预。“其实我很喜欢玩电脑游戏,但父母也不会因此感到紧张,他们觉得只要我把握好度就行。”今年有几个月都是在家里上网课,他觉得这反而对自己有利。“在家里我可以自主分配时间,跟着自己的节奏走。”他自认比较调皮、贪玩,但有相当强的自控能力。上网课期间,为了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学习中,邓雨诺自觉将手机交给父母保管。

学习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姓名:刘双引

学校: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分数:756分

从小喜欢画画、看书的刘双引说,中考这个成绩符合她的预期,在考前的几次模拟测试中,她的成绩均在750分上下。

对于学习,刘双引有一套自己的理念:学习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她喜欢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一边学一边梳理知识点,进而消化理解。

这样的学习习惯养成离不开长期阅读的积累。刘双引说家里有很多书,妈妈也会经常从图书馆借书回来给她看。“看很多的课外书有助于打开思路,最后把知识都融会贯通。” 刘双引说,英文报纸、文学、社科、历史类书籍她都接触,其中最喜欢的是历史。

画画也是刘双引喜欢做的事,她从小学开始学画画,一直坚持到现在。初三时学习任务加重,她也没断了画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