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华侨试验区总体规划(汕头华侨试验区)

编者按——

202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关于支持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华侨试验区发展大数据产业、发展医疗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去年底,汕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华侨试验区要加快建设数字特区核心区,构建现代都市产业体系,打造“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高地。

政策支撑,目标清晰。成立7年多的华侨试验区如何发力?当前,汕头正谋划举办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作为国家级发展平台的华侨试验区有哪些优势?即日起,南方 华侨试验区频道推出《华侨试验区“数”写记》系列报道,走访试验区新兴产业项目和企业代表。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是很多人休息放松的小长假,但对于我们在机场一线工作的人来说,假期不休息是常态化的工作模式。”走进汕头华侨试验区,孙瑞正忙着跟进五一假期的各项工作。疫情防控、员工健康、动态调配……每项工作的背后,都朝着同一个目标——确保五一小长假航空地勤服务到位。

汕头市华侨试验区总体规划(汕头华侨试验区)(1)

近年来,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作为交通枢纽的机场,是疫情防控的“窗口”之一。

孙瑞是广东万事通航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公司,提出“科技 服务”的互联网理念,为机场和航空公司提供智慧航旅服务。从最初立足广东,到如今布局全国,该公司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12个机场,为国内4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2020年服务旅客达1.39亿人次,占全国旅客运输服务人次的16.2%。

疫情防控“不留空档”

近年来,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作为交通枢纽的机场,是疫情防控的“窗口”之一。如何做好防疫工作,考验着航空地勤的服务水平。

“在刚投运的新机场,我们项目提前部署,从进场理论培训,到跟班实操,再到各项综合保障演练,在确保各项服务符合机场服务标准的同时,也全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孙瑞说,在一些有国际航班的机场,公司对每一名员工采取闭环管理,严守防疫要求。去年,公司采取“7 7 14”的工作和隔离模式,部分在一线工作的员工甚至2个月都没有回家。而正是有了这样的严守,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1500多名员工至今仍零感染。

据孙瑞介绍,公司严格做好各项防控防疫工作,提前完成防疫物资的采购及领用申请工作,同时完善防疫物资使用规定及登记,排查梳理并做好重点岗位风险管控、工作现场通风消毒、员工宿舍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不留空档”。

汕头市华侨试验区总体规划(汕头华侨试验区)(2)

广东万事通航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严格做好防疫措施。

科技赋能地勤服务

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坐飞机出行成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和工作所需。民航局提出“四型机场”建设目标,以新技术、新理念为驱动,通过智慧化产品投入到实际运行的全流程提升优化。

“随着5G、AI、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民航行业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期。”在孙瑞看来,智慧型机场的变革,将加速机场、航空公司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变,航空业的数字化水平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增长转变。

对此,早在2019年,广东万事通航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就投入智慧运营系统的研发,通过地勤服务终端场景,研发了与机坪管理、旅客服务相关的15项软件系统,借助系统和服务有机结合,提高业务的操作效率和准确性,实现“科技 服务”的新概念地勤服务模式。

“我们致力打造一个高端、迅捷、高效的智慧航旅系统,成为互联网时代航旅地勤服务的行业标杆。”孙瑞表示,公司通过科技赋能,不断提升效率效能、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同时积极响应客户智慧化机场建设的需求,着力拓展智慧建设领域,于2020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

与此同时,广东万事通航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还积极与汕头大学商学院探讨搭建企业“云培训平台”,以产学合作方式,依托汕头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量身打造企业标准化、职业化的培训体系,提升公司服务水平和质量。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一系列完善的岗前培训、安全质控、生产调度、风险防控等管理体系,在国内地勤服务供应商已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效应,并跻身全国航空地勤服务十强企业和广东省航空地勤服务龙头企业。

【记者】杨立轩

【通讯员】陈妍彤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汕头市华侨试验区总体规划(汕头华侨试验区)(3)

【作者】 杨立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