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台班底解说(草台班子VS专业剧团)

一说到“草台班子”,人们第一反应是贬义词。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草台班子”诠释为“演员较少,行头、道具较为简陋的班子,常在县市城郊接合部或乡镇、行政自然村演出”。其实这种说法不尽全面,应该补充的是,传统意义的草台班是自编自演的民营团体。

事实上,这样的戏班子在旧中国随处可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戏改”, 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国营剧院、剧团,一些地方民营戏班子几乎看不到了。而在百里水乡兴化,除了江苏省各地的13家专业淮剧艺术团体来兴演出外,每年还有若干个草台班子在传承淮剧文化,仅兴化本地就有“兴化市城东镇杨琦淮剧团”“兴化市王建东淮剧团”“兴化市王飞淮剧团”等,他们常年服务于农村,为草根百姓演出。

草台班底解说(草台班子VS专业剧团)(1)

当今农村民俗庙会盛行,每个大、小庙会几乎都要搭台唱戏,而草台班子人员少、费用小,出场演出费只要3000元左右。而专业剧团出场,演职人员多,他们除了下乡公益性演出外,一般服务农村庙会费用需6000元左右,从而形成了“草台班子热”“专业剧团冷”的现象。除了乡镇和较大行政村邀请专业剧团而外,较小的自然村一般都是邀请“草台班子”为庙会演出。

切开淮剧艺术发展的断面,不难发现,它与徽剧、京剧有着相互的影响,也可以说直接受益于徽剧、京剧而得以繁荣。

相传清代顺治(1644-1662)年间,安庆刘四徽班东征泰州、句容、兴化等地,又传清末一山西总督曾带徽班三十余人回原籍湖垛(建湖)。不久,徽班遍及苏北里下河和盐淮城乡。明末清初,古邑昭阳戏剧活动频繁,呈现出一派喜人的繁荣景象。苏北各地的戏曲班社(草台班子)纷纷来到兴化城乡搭台演出,他们有的在庙台、有的则搭墩打围子演出,每逢喜庆或为酬神、还愿时,都会有草台班子来此演唱。

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字子田,又字幼植,著名经济学家、考据学家)曾请草台班子来家中唱过堂戏。特别是城区东营街画家王承业(字继声)在民国十五、十六年间家中也唱过堂戏。

草台班底解说(草台班子VS专业剧团)(2)

民国期间,兴化城乡均有不少戏楼、戏院和草台,让飘香在百里水乡的草台班社登台献艺,这些戏楼、戏台多数是建在庙宇正殿前南边,坐南朝北当时均为木砖结构。清末民初,有一些草台班社来兴演出,如城区都天庙、城隍庙戏楼,艺人徐公美、徐公明及“腊红子”等班社均在兴化演出过《天语花》《临江驿》等戏。定慧寺曾有小凤凰等班社在此演出。在城区老西门外,至今还保存一座残缺破漏的家庭戏楼,该戏楼为明代著名文学家、中原才子宗臣所建。清代名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经在兴化竹横港(今竹泓镇)生活过,当地人曾发现郑板桥所作的《乡村演戏词》八首,这也反映了当时水乡兴化农村中的草台班子搭台唱戏的真实场面。

活跃在百里水乡兴化的草台淮剧,古称“香火戏”,属“傩”的一支,“傩”本是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起源甚早。兴化地处江淮之间,古代巫风盛行,本是民间歌舞活动和传统习俗。做“香火会”,内坛以唱神书为主,外坛以表演武技为主,念唱中伴以锣鼓来渲染气氛,通过“香火会”这种形式达到逐疫、驱邪、禳灾、祈年、纳吉、降福的目的。在充满神秘色彩的法事活动中,由做会的唱忏礼拜、击鼓起舞等表演,由此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戏曲形式的文化形态,被称之为“香火戏”(淮剧)。

晚清至民国初年,百里水乡的“神戏”特别盛行,求雨、治蝗唱求神戏,庄稼生长唱青苗戏,丰收后唱酬神戏逢香会唱会戏,集市、船市唱行会戏,富户有喜庆唱庆贺堂戏等。当时,仅兴化城乡就有30多个草台班底常年演出,这些班底多数在寺庙内边演出,也有少数草台班底在村庄广场搭墩子、打围子为草根百姓演出。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化徽、京班底转变为“江淮淮剧团”来到兴化城区胜利剧场演出,当即被兴化县文化主管部门登记改名为“兴化县淮剧团”。其时,该团演职人员中还有人会唱徽调。在百里水乡的大地上,如今农村的“都天会”“东岳会”“龙王会”“关帝会”“签司会”“三元会”等大小庙会举办时,都会有来自上海、两淮(淮阴、淮安)、盐阜和里下河的专业剧团和草台班子为广大农民传递淮剧文化,奉献出一道道精美的淮剧大餐。

草台班底解说(草台班子VS专业剧团)(3)

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兴化,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其灿烂辉煌的文化积淀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扎根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戏剧文化与传统庙会有着悠久的历史。百里水乡庙会盛行,全市28个乡镇街道1500个行政村中,有230多家内容不同、规模大小不等的传统民俗文化庙会组织,这里的庙会一旦举办都要邀请上海、两淮、盐阜以及里下河专业淮剧团或“草台班子”搭台唱戏,进场演出,且演出就是五天左右。这种淮文化传承与民俗庙会联谊现象不仅居苏中、苏北之首,而且在江苏省内外实属罕见,同时也为苏北各地的“草台班子”带来了庞大的演出市场和生存空间。戏曲文化与民俗庙会是两者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戏曲文化则以庙会为载体、以平头百姓为平台、以酷爱人群为动因,融文学、艺术、娱乐为一体,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文学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

戏曲文化,特别是淮剧文化借助民俗庙会这个平台延续发展。曾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兴化城区只要听说有专业淮剧团演出,城郊举家出动的大有人在。1995年10月8目,笔者在原人民影剧院门前,遇见来自城郊垛田新民村的一家三口,他们为能看上泰州市淮剧团演出的大型传统淮剧《天要下雨娘要嫁》而顶着细雨,苦等退票,竟以20元一张的价格等了三张退票,得以入场。离开场还有40分钟,就陆续有观众蜂拥而入,演出时每次鼓掌喝彩都在点子上。为什么其他地区风光不再的地方戏,却在兴化非常火热?一位淮剧资深人士介绍说,兴化是最早的淮剧发祥地之一,这全得益于淮剧扎根本土的缘故。

如今,淮剧这个土生土长的家乡戏已经从过去的田头、庙宇、街头唱到了舞台、剧院,从苏北的农村唱到了江南的名城大埠、从“草台班子”转换成专业剧团,传统淮剧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中,淮剧音乐发展也发生了变革,形成了“都市淮剧”和“乡土淮剧”两大类,但是两者都是同一层面上的两个不同侧面,是两个个性鲜明的艺术形态,是相辅相成的。淮剧是苏北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非常能体现苏北里下河地区,特别是盐阜、两淮的地域特色。

近几年来,兴化市有关部门为了传承传统文化淮剧,吸收了一批淮剧幼苗,将他们送到扬州艺校学习,为今后的淮剧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普及传统文化淮剧还得从娃娃抓起,让它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让观众人群由中老年向年轻化方向转移,进而使积淀着苏北人民厚重精神财富的淮剧艺术能够始终拥有鲜活的现实生命,常盛不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