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文学水平(论福楼拜在小说艺术中的创新)

   巴尔扎克逝世七年之后,在法国公众质疑他是否后继有人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消释了该猜疑,震惊文坛。圣勃夫看到了“新的文学的标志”,马克思之女艾琳娜则认为该小说“在文坛上产生了类似革命的效果”。1880年5月8日福楼拜去世后,布吕季耶尓说道:“法兰西小说史里,《包法利夫人》是一个日期,它点出了某些东西结束和某些东西开始。”诚然,福楼拜的小说在艺术上不仅突破了现实主义艺术,形成了属于福楼拜本人的独特风格,而且他所创立的“客观性艺术”影响了左拉、龚古尔兄弟等自然主义作家。本文认为,福楼拜的小说对历史视角有一定的弱化,不去渲染历史的宏大,他采取的叙述语言客观冷静,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不同。下文将以《包法利夫人》为例,从冷静客观的叙述风格、描写对象的寻常平庸和准确精炼的语言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福楼拜小说艺术的创新。

福楼拜文学水平(论福楼拜在小说艺术中的创新)(1)

   一、客观冷静的叙述风格   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作家退出小说”的表现,他将自己从作品中剥离出来,一行一页,一字一句都没有提及他本人的观点和意图,他将自己藏匿在作品的幕布后面,创造出了一种被学界成为“纯客观”的“客观性艺术”。本文认为这一艺术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不臧否人物,让事实说话   通常来说,包法利夫人会被认为是一个失足的女人,但福楼拜又不仅仅把她写成一个坏女人。在以往的小说中,写女人因为爱情和负债而绝望自杀的相似故事比比皆是,但在福楼拜的笔下,却因之而引发轩然大波,被毁谤为“败坏道德、诽谤宗教”,究其原因,是福楼拜在小说中不对主人公的遭遇做出判决,也不对其进行赞誉或诋毁,只是冷冷地陈述造成已有现象的深层原因,让事实来开口,让读者去倾听。表面上的不置一词,细节中的客观分析是他最大的艺术手法的创新。   在对包法利夫人的描写上,福楼拜写她从小受农民父亲的疼爱,接受了高等的贵族教育,变得浪漫不切实际,在偷情的过程中,凭借着自己的想象投入,狂热得叫鲁道尔夫瞧不上眼,她以小说里的模式来过生活,为体验感情而爱莱昂,甚至不切实际想要与之私奔,可以说,包法利夫人依靠着对“风雅”生活的幻想,干下了不少过失,甚至她的生活仅仅是沉溺于物质的欲望和情欲的欢愉,她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只是一个乡镇医生的妻子,不懂得如何生活。但是,福楼拜在对包法利夫人的整个塑造过程中,只是冷冷的、无动于衷地叙说着她的一切,既不指出她的过失,也不道明她的弱点,更不批评她的虚荣与不切实际,对于这个他说着“包法利夫人,就是我”的人物,福楼拜没有一句臧否的言语。而读者读到了什么呢?鲁道尔夫诱惑她,在小说第二部第八章中,伴随着农业评比会的推进,鲁道尔夫对包法利夫人的勾引就进一步;商人勒儒敲诈勒索她,一直让她赊购、签期票,一步步套光了她丈夫的薄产;情人在有难时抛弃她;公证人纪约曼先生无耻地趁人之危,想要占她便宜……福楼拜对于包法利夫人的遭遇冷静客观地进行剖析,不动声色地把“正人君子”与“不正经女人”对比起来,“任何写照是讽刺,历史是控诉”,每一个细节都有着作者的客观分析,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什么比福楼拜的这种平淡叙述更能体现对人物的判断了。   (二)采用小说人物的视角叙事   《包法利夫人》没有采用全知全能的万能视角,而是对视角的可见范围进行了限制,采用了小说中人物的限知视角叙事,作品是场景的展开。在描写包法利夫人和她的先生夏尔去侯爵家参加晚宴的所见所闻时,叙述者的视角就是包法利夫人的视角,她的所见即是读者的所见。   福楼拜认为,“最美的东西,永远是真实的”,因此,他的小说人物视角使读者很难去概括一个主题,在小说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场景的展开,他同时重视人物心灵的再现,比如小说第二部第5章中描写包法利夫人在产生了与莱昂私奔的念头时的心理,从一开始的“再没有什么比这儿更乏味的了”、“她瞧着他,厌恶之余又感到可笑”到其后的“她想道”、“特别使她恼怒的是”、“她感到”等文字的使用,看起来都是比较外化的,但却是人物的深层内心,而这一系列的活动又是以她的心理活动,即人物视角展开的,带着人物当天不耐烦的味道。福楼拜的这一创新,是对此前的巴尔扎克等人再现的面面俱到的精细描绘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三)以白描手法塑造人物个性   在塑造人物个性的努力上,福楼拜尽力排除了一切个人的主观因素,而是运用白描手法,仅仅经由人物的行动和极具个性的言语在表现他们的个性。比如说他描写鲁道尔夫的花花公子的特征,使用地手段是鲁道尔夫说的一段令人生厌的、发冷的语言:“可怜的女人!她准是在渴望爱情,像案板上的鱼渴望水一样,只要我说上三两句挑逗的话,她准会爱上我,我敢肯定!她会很温柔!很迷人,对,只是将来怎样甩掉她呢?”而在写公证人纪约曼先生的可恶嘴脸时,则是通过他的行动和语言,走投无路的包法利夫人来恳求他的帮忙,“他吃着嫩牛肉,喝着茶,他的下巴往回收,碰到天蓝色领带……他古怪地笑着,有几分谄媚,也有些难以捉摸”,对包法利夫人的诉苦无动于衷;当包法利夫人设法取得他的同情时,“他还在继续吃着,但整个身子都转向了她,他靠她这样近,膝盖都碰到她的靴子上”,他动着坏脑筋,“他伸手握住她的手,贪婪地印上一个吻,然后放在他膝上;他一面轻轻抚弄她的手指,一面絮絮叨叨地说着讨好的话”、“他的手在她的袖口里往上移动,要去捏她的臂膀……一股强烈的愿望使他无法抗拒……他一把搂住她的腰”,纪约曼好色、卑鄙、无耻的浪荡本性都在平白无奇的白描中暴露无遗。   福楼拜认为小说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透彻地理解现实,通过典型化的手段忠实地反映现实”,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福楼拜对生活的观察是非常敏锐透彻的,他发现了人物深处的复杂行为动机和没有暴露的本质,却只是冷静客观,实事求是地剖析,这是《包法利夫人》中对小说艺术的一个非常伟大的开拓!

福楼拜文学水平(论福楼拜在小说艺术中的创新)(2)

   二、描写对象的寻常平庸   《包法利夫人》写作的年代,七月革命的风暴已经平息,既没有之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也没有社会交替引起的巨大变化,一切都处在相对稳定的平庸之中。往昔的思想家、斗士等英雄人物都仿佛在一瞬间无用武之地,活动在这一时期的,是再平凡不过的寻常平庸之辈,过着鄙陋可厌的实际生活。   “如今该唱唱别的歌了。”在福楼拜笔下,以往作家所常写的英雄人物被生活中寻常平庸之人取而代之。包法利夫人是一个农家的女儿,梦想着传奇的爱情,实则只是一个乡镇医生的妻子;鲁道尔夫是一个乡绅,但是道德败坏;莱昂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见习生,自私怯懦,叫人看不起;夏尔是一个乡镇医生,志无高远,老实巴交……每一个人都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他们有的追求成功却又浅薄庸俗,每一个都没有特定的标签可以定义,甚至不乏庸人自扰。   最典型的包法利夫人嫁给了无雄才大略、谈吐平板的包法利医生,乡镇生活平庸、单调,包法利夫人在其中觉得抑郁苦闷。在面对“偷情”之后的自责时,她也尝试去扮演一个贤妻良母,却只感到对生活的厌倦,对爱情的渴求。她有很多弱点,犯下了许多过失。总而言之,福楼拜竭力塑造的包法利夫人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她既寻常,又平庸,但她却是一个完美的文学形象。   莫泊桑曾经说道:“《包法利夫人》中,每个人物都是一种典型,都集中了同类人物内在气质的各种特点,因而成为这一类型最逼真、最突出的形象。”不可否认的是,包法利夫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原型,但却远远超过了真人真事的范畴。可以说,福楼拜他写的可怜的包法利夫人的矛盾苦痛,总而言之,福楼拜竭力塑造的包法利夫人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她既寻常,又平庸,但她却是一个完美的文学形象。

福楼拜文学水平(论福楼拜在小说艺术中的创新)(3)

   三、准确精炼的文本语言   福楼拜认为:“离开文本无作品”,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这可以解释为,福楼拜要在作品中寻求最好的艺术形式。在《包法利夫人》中,绝少夸张,极少形容词的堆砌,福楼拜的行文准确、精炼,简单、平实,往往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个人的形象。比如他写做女儿时的包法利夫人的天真烂漫,“她把杯子送到自己嘴边,由于他的杯里几乎是空的,她得仰起头来喝,她头往后仰,嘴唇往前突,脖子伸得长长的。在她什么也没喝着时,她乐得笑了起来,她从两排细白的牙齿间伸出舌尖,一点一点地舔掉杯底的酒。”这段描写文字简洁流畅,质朴鲜明,一个调皮活泼的女孩子形象跃然纸上。再如他写夏尔与爱玛新婚时的心理活动时,则这样写道:“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结婚时的情景……她感到有些凄凉,就像一座家具都搬空了的房子。在他那给喜宴的热气扰得昏昏然的脑子中,这些温馨的回忆和愁闷的心思绞在一起”,这时的言语充满了物是人非的哀伤,夏尔心中的愁闷很容易引起共鸣,韵味十足。   《包法利夫人》文字锤炼到让人叹服的地步,农业评比会是包法利夫人失足的关键点,这种五光十色的场面,他两个画面同时进行,却紊而不乱,万余字篇幅,既交代了故事情节,也刻画了鲁道尔夫的花花心肠。   综上,福楼拜对传统现实主义观念的突破,在文本结构和叙述方法上颠覆性的创新,都是他在小说艺术上的创新。他的种种创新的实践,使得他在法国文学史上被看作是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之间承上启下的作家,甚至因为冷静客观的叙述风格而被一些评论家称作是现代小说的先驱。这些都奠定了福楼拜在法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地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