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与集水井降水的区别(最浅显最直白的讲解)
当基地面标高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则必须采取人工降水措施,降水的方法有集水井降水法和井点降水法。
今天就为大家讲讲集水井降水法。
(1)集水井的工作原理
集水井降水也称基坑排水,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设置集水井,并在基坑底四周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抽走的一种施工方法(图1.2.4)。
特点为设备简单,管理维护方便,主要适应于土质情况较好,地下水不很旺的情况。
图1.2.4-a 集水井降水立面图
1-排水沟;2-集水井;3-反滤层;4-进水口;5-撑杠;6-竖撑板;7-撑板
图1.2.5 潜水泵
图1.2.6 离心式水泵
图1.2.7 泥浆泵
(4)流砂以及防治
1)动水压力
静水中有静水压力,动水中有动水压力。在地下水流同样也有压力,它在地下水动力学中称为“渗透压力”。当坑底和地下水面存在水头差,水在渗流过程中受到土粒的阻力(T),而水则对土粒产生一种反力(Gd),这种反力叫动水压力。动水压力Gd的大小与水力坡度成正比,如图1.2.8所示:
图1.2.8 动水压力原理图
(a)水在土中渗流的力学现象; (b)动水压力对地基土的影响
1、2-土颗粒
由上式可以看出,动水压力GD与水力坡度 I 成正比,水位差越大,动水压力越大,而渗透路程越长,动水压力越小。
2)流砂现象
产生流砂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大,而且动水压力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与土的重力方向相反。因此,土不仅受到水的浮力,而且受到动水压力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如图1.2.8所示。
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基坑,即发生流砂现象。即:
流砂宜发生在细砂、粉砂、亚砂土中。在粗大砂砾中,因孔隙大,水在其间流过时阻力小,动水压力也小,不易出现流砂。
3) 流砂的防治:
发生流砂的重要条件是动水压力的大小和方向。防止流砂的途径: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设法使动水压力的方向向下;增加渗流路线和截断地下水流。防止流砂的主要措施:
①在枯水期施工 ,减少动水压力;
②抛大石块, 以平衡动水压力;
③打板桩,增加水流途径,减少动水压力;
④水下挖土 ,平衡或减少动水压力;
⑤井点降低地下水位,使动水压力向下;
⑥搅拌桩或地下连续墙,截水,支承土水压力;
⑦采用冻结法施工工艺[1] 。
4)管涌冒沙
此外当基坑坑底位于不透水层内,而其下面为承压水的透水层,基坑不透水层的覆盖厚度的重量小于承压水的顶托力时,基坑底部便可能发生管涌现象(图1.2.9),即:
图1.2.9 管涌冒砂
1-不透水层;2-透水层;3-压力水位线;4-承压水的顶托力
式中:
H--压力水头(m)
h--坑底不透水层厚度(m)
rw--水的重力密度(1000kg/m3)
r--土的重力密度(kg/m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