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

前言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1)

图 | 邓小平与卓琳

1997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去世。在他去世之时,他的夫人卓琳悲痛欲绝,在泪眼朦胧中她仿佛想起来与丈夫携手半个世纪的点点滴滴......

在这段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婚姻中,邓小平卓琳夫妇一共孕育了5个子女,他们之中有3个北大物理学毕业,有一个发挥自己所长的画家,还有一个成为出名的“史官”。

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特色,他们的人生也各有各的精彩......

延安相遇,组成美满家庭

邓小平的夫人卓琳是一位出生于云南宣威的大家闺秀,她的父亲则是闻名天下的宣威火腿创始人——浦在廷。

优越的家庭条件,让卓琳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她也成为了当年云南女学生中考上北大物理系的第一人。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2)

图 | 学生时代的卓琳

在卢沟桥事变后,卓琳毅然投身于革命,历经千辛万苦前往革命圣地延安。

就是在延安,在邓小平好友邓发的撮合下,卓琳认识前来延安开会的邓小平。

刚开始,卓琳由于对邓小平不了解,拒绝了他的两次求婚。被拒绝后的邓小平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主动,亲自去找卓琳谈。

在邓小平的真实与诚恳面前,并没有结婚打算的卓琳被打动了。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3)

图 | 邓小平与卓琳

在延安杨家岭毛主席的窑洞前,邓发、张闻天等好友们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

办完婚礼后,由于前方战事紧急,邓小平便带着新婚不久的卓琳离开延安,来到了太行山根据地。

由于形势原因,卓琳留在总部妇女会工作,邓小平在前线打仗,夫妻俩很少见到。

直到1940年,卓琳被组织调到了邓小平身边,两人才开始朝夕相处,不用饱受思念之苦。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4)

图 | 战争时期的邓小平

随着长时间的相处,邓小平和卓琳夫妇也建立起了专属于两人的相处模式和默契,开启了未来几十年的相濡以沫。

无论是富有还是贫困,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夫妻还是战友,无论战争还是和平,这份感情都没有变过,他们都陪伴在彼此身边,不离不弃.......

良好家风,成就5个奇才

1941年,嚣张的日军对华北地区进行疯狂进攻,邓小平也处于最忙碌、最艰苦的时候。

就是在这一年,长女邓林出生了。由于战情紧急,在她出生的第七天,邓小平夫妇就不得不把她送往老乡家在寄养。

等邓小平卓琳夫妇再次见到邓林之时,小小的她已经是营养不良,还患上了很多病。

这让邓小平夫妇心疼不已,为了革命,他们还是没有把女儿带在身边,只得把她送往了延安保育院。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认识了很多“干妈”,也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虽然在战争胜利后,邓林获得了好的治疗,但身体状况也难以与同龄人相比。

也就是在这种特殊而又艰苦的成长经历,让邓林学会勇敢坚强,勇于承担生活上的责任,并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去做出成绩。

长子邓朴方出生于1944年。因为他出生后卓琳奶水不足,也只得把他送往老乡家中寄养。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5)

图 | 邓小平夫妇与邓林、邓朴方

邓楠出生于抗日战争胜利那年,由于内战爆发,父母继续忙于战场之上。

所以,邓林、邓朴方、邓楠都是在战争的炮火下出生的孩子,生下来也都被送往老乡家中抚养,在老乡的奶水和小米粥的喂养下长大。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邓小平带领部队打到哪里,卓琳就把家安在哪里。

在邓小平指挥淮海战役期间,卓琳经常会在战事的稳定时候带着3个孩子在屋顶上晒太阳,洗澡。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6)

图 | 邓小平夫妇、刘伯承夫妇与孩子们在一起

虽然皮肤晒黑了,这样的习惯却有利于身体健康。

在西南工作的时候,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卓琳通过各种渠道及努力,建了学校,由她担任校长。

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卓琳首先做的就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当时邓林和邓朴方只要调皮,就会遭到校长妈妈的训斥。

邓林身体不好,个头也矮,卓琳并没有搞特殊,而是把她安排到教室的最后一排。

这个时期,幼女邓榕和幼子邓质方也相继出生了。

回到北京后,邓小平成了副总理。

女儿邓楠好奇问邓小平:“爸爸,在四川的时候,大家叫你首长,到了北京后,他们应该叫你什么?”

邓小平笑道:“脚掌啊。”

他从来没有和孩子们讲过自己的官职,孩子们也不知道他的地位。

邓小平对自己的孩子也从不娇惯。他让邓林、邓朴方、邓楠这3个稍微大点的孩子上寄宿学校,而且每个星期从学校到中南海的路途中,他让孩子们自己做公交或者骑自行车上下学。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7)

图 | 邓小平与邓朴方

建国初期,由于家里的孩子多,经济并不是很好,邓小平的5个子女穿得都很朴素。往往都是小点的孩子穿大点的孩子留下来的旧衣服,如果衣服破了就会让卓琳补补,然后接着穿。全家所穿的毛衣毛裤也都是卓琳亲手编织的。

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品德教育,邓小平夫妇十分重视。

邓小平每个学期都会看孩子们的成绩单,对于每个孩子的优势、劣势、性格、特点,邓小平都牢牢记在心里。

次女邓楠回忆:“父亲教育我们很少讲大道理,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虽然看分数,但更希望我们能学到知识。比如父亲经常让我们帮他查字典,这就培养了我们爱查字典的习惯。”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8)

图 | 邓小平夫妇与邓榕、邓质方

邓小平在法国的时候养成了看足球比赛的爱好。解放后,只要有球赛,邓小平就会挤出时间带着孩子们去看。

除了足球外,邓小平喜欢听京剧,他自己去看戏的时候经常也会把孩子带上,让孩子们在国粹艺术中徜徉,既能了解到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还能提高文化水平。

京剧中很多美好而又诗意的词句,孩子们长大后都还记得。

在长女邓林的记忆中,父亲邓小平从来没有打骂过他们,如果他们几个有了争执,邓小平会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你们出去解决!”

在他们几个闹得有些不成样子的时候,邓小平说过最严重的话就是:“胡说八道”。他觉得这样就算是把孩子们给骂了。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9)

图 | 邓小平

对于教育孩子,作为北大学霸的卓琳自然也不落后,常常给孩子们灌输知识。虽然孩子们寄宿,大多数时间在学校,但是孩子们只要回家吃完饭,卓琳就要孩子们围着餐桌坐在一起,给他们讲授各种各样的知识,比如:核裂变的过程、连锁反应等。

即使年纪小的邓榕和邓质方听不懂,卓琳也会要求他们加入。

除了讲授知识外,卓琳更喜欢孩子们进行讨论,大点的邓林、邓质方和邓楠经常会互相议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长时间这样坚持下去,邓家的餐桌也慢慢成了孩子们的“知识自由谈”。

可能是受到卓琳是北大物理系学生的影响,她5个子女中,邓朴方、邓楠和邓质方都选择了学习物理,而且都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

邓小平夫妇经常给孩子们讲太行山的战斗生活,讲太行山的老乡与特产,尤其是解放后出生的邓榕和邓质方,邓小平对他们讲的会更多。

对于具体的事情,由于邓小平工作繁忙,他也会放手让夫人卓琳教育孩子们。

卓琳曾经对5个孩子说过:“以后你们5个都能成才,都有了自己的谋生手段,在工作岗位上奋斗,做出点成绩,妈妈高兴,你们的爸爸啊,会更高兴。”

邓小平夫妇都希望孩子们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卓琳就会给他们安排一些课外的活动,比如郊游、参观博物馆和图书馆、看电影等。

卓琳也会给孩子们安排一些劳动,比如浇花、种菜、做家务等,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生活能力。

由于邓小平喜欢打桥牌,卓琳就自己先学会,然后教孩子们。一家人在闲暇之余打打桥牌,既是一种消遣,也培养了感情。其中,邓朴方和邓楠打得最好,还成了父亲邓小平的好搭档。

邓小平卓琳夫妇并不是善于健谈的人,也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并不是只在嘴上或者理论化的,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经历和爱来影响孩子们。

在关键时期,邓小平夫妇对子女们的教育就更加严格了。邓小平把还在读书的邓榕和邓质方叫回家里,让他们在家学习。

家中的平静,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10)

图 | 邓小平夫妇与继母夏伯根

生活困难时期,邓小平夫妇经常会在少量的生活费中节约出来,去贴补孩子们的生活。

在这个大家庭中,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是年龄最大的人。虽然她不是邓小平的亲生母亲,但却一直用心地照顾这个家庭和邓小平的孩子们,在困难时期也不例外。

夏伯根跟着邓小平夫妇到了江西,一起面对生活困境。为了改善生活,她会在院子里开荒种菜、养鸡。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11)

图 | 卓琳与继母夏伯根

正是夏伯根在这个时期的坚定支持,邓小平夫妇和孩子们将她视为自己最尊敬的人。

每当卓琳去扫院子的时候,邓小平也都会在卓琳身边跟着,帮着她一起扫。

这段时期,为了孩子们的工作和生活,沉默低调的邓小平多次给中央写信。邓小平的幼女邓榕说:“父亲除了为孩子以外,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多的信。”

当伤残的邓朴方被送往江西时,虽然他的到来给父母奶奶增加了家务负担,但更多的是欢乐。

那时,邓小平夫妇经常白天去劳动,晚上一起照顾孩子。

邓小平经常给邓朴方擦身,洗澡。天气好的时候,邓小平也会陪邓朴方出去晒太阳,聊天,帮他调节情绪,让他勇敢面对生活。

多年后,邓朴方感慨道:“父亲在任何时候都是不畏惧,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很开朗。和父亲在一起,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的一生都很重要。”

在困难时期,邓小平从来没有要求过他的孩子能为他做些什么,他却不求回报付出了对家人子女全部的爱。

这就是人间最朴素的爱,可能就是这种弥足珍贵的爱和亲情让一家人成为彼此最有力的支持,勇敢地携手走出困境。

当形势变好后,邓小平经常对卓琳说:“我们连累了孩子们,今后,我们要对他们更好。”

在孩子们的婚姻问题上,邓小平和卓琳很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他对夫人卓琳说过:“我信任孩子们。孩子们喜欢什么人就是什么人。”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12)

图 | 邓小平全家福

当时邓林作为大龄剩女还没有找对象,邓小平因为长女的婚姻问题还给毛主席写过信。

虽然邓小平那时忙于工作,但他仍然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他非常喜欢孩子,疼爱关心家里的每一个孙辈,当他外出时,如果条件许可,也喜欢带上孙辈。

邓小平虽然是国家的领导人,但更是邓家小家的一个大家长。虽然他一生都在为党、国家及人民奔波,但也从来没有忽视过对子女的教育。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13)

图 | 邓小平和孩子在一起

正是因为他的爱与包容,邓家也形成了艰苦朴素、乐观向上、尊老爱幼、和睦有爱等优秀的家庭作风,在这种家风的滋养下,邓小平的5个子女也在他们各自的人生中去活出自己的特色......

传奇人生,活出各自的精彩

长女邓林虽然从小在颠沛流离中长大,但却十分听话懂事,她善良朴实,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在母亲卓琳的影响下,邓林从小对艺术就有着极大的兴趣,她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央美院。

邓林擅长书法与绘画。她的书法有着自己特有的风格,虽然不加雕琢,但却有着书法的淳朴及真实。她的绘画虽不专注于技巧,但却十分注意画的内涵与意境。

邓林崇拜自己的父亲,并且从来不加掩饰。他认为父亲虽然伟大,但也是普通人,有着喜怒哀乐,这才是他最真实的父亲。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14)

图 | 邓林与父母在一起

身为伟人的长女,邓林却从没因为自己的身份提出过特殊要求,而是进入自己所喜欢的领域,并努力奋斗,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艺术家。

如今,邓林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一级画师,由于工作出色,她还担任了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副理事长,常任理事。

她坚守邓家家风,用她所擅长的书画奋斗在自己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长子邓朴方幼年跟随父母南征北战,养成了坚韧朴素的性格。整个中学期间,邓朴方十分低调。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15)

图 | 邓朴方

据同学回忆,那时的邓朴方经常穿着一件很旧的蓝色衣服,骑着自行车上下学。如果不是因为成绩格外优秀,同学们都不会注意他,更不知道他是邓小平的儿子,这让他的老师和同学们很有感触。

高中毕业时,品学兼优的邓朴方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同时也确立了以后要当一个科学家的梦想,以后要为国家原子弹的发展做贡献。

然而,一场变故让一切发生了改变。就是因为在这场变故,让他失去了健康。

虽然生活一度让邓朴方失去了勇气,但在家人的鼓励下,他还是勇敢地站起来了。在一个偶然的契机下,邓朴方开始致力于中国残疾人事业。虽然他高位截瘫,只得在床上工作,但仍在努力,将残疾人事业做到极致。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16)

图 | 邓朴方参加活动

他创办了残疾人基金福利会,成为中国残联的名誉主席,而后又获得了“联合国人权奖”,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这个荣誉。

就这样,在邓家家风的熏陶下,邓朴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强者。虽然被困于小小的轮椅,但却心怀天下!

次女邓楠,比哥哥邓朴方晚出生一年。她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长大后也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

虽因特殊环境耽误过几年,但也没有心生不满,因为困难的境遇让她变得更加勇敢。

在返回北京后,邓楠就一直在中国的科技领域工作。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实现了哥哥邓朴方的梦想。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17)

图 | 邓楠

邓楠曾经担任国家科委政策局副处长、副局长,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司长等多个职务,在退休之后,她仍然关心国家的科技发展,尽心尽力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贡献。

当贵州天眼建成时,她曾深情地说:“天眼的建成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与科技水平,意义重大,令人振奋!”

幼女邓榕,是邓小平5个子女中最出名的,这主要与她所从事的行业有关系。

邓榕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在父亲晚年外出访问时,她一直陪伴在身边,是父亲最有力的帮手。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18)

图 | 邓榕

她虽然没有担任很重要的官职,但却是记录父亲生活的“史官”。

邓榕将跟随父亲的经历写成了《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不仅具有史料研究价值,还深受读者的喜爱。

同时她又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涉足政界,致力于国家与国际上友好关系往来。

邓小平的5个子女(邓小平的5个子女)(19)

图 | 邓小平与邓质方

幼子邓质方和哥哥姐姐们相比,是最低调的那个。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又去美国留学。回国后,他又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选择经商。

邓小平晚年的时候,退出了政治舞台,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他的5个子女也在属于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释放着不同的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